- 2021療癒瑜伽師資班22天
前言
今年年底的師資班,由於多數人較喜歡連續22天的密集上課,所以教室從善如流,決定舉行2021的22天TT,以往師資培訓的經驗指出,22天密集的效果最好。
去年,同學遠從國外回來參加,其中一位同學前些日子捎來令人開心不已的消息,她說困擾她二十多年的腰痛總算好了,其實她去年來台北受訓22天,前後簡直判若兩人,體態改善很多,整個人氣色變得更好,但陳年腰痛還是有賴她回去按我所教的,自己慢慢療癒才行。就在她的努力之下,腰痛很神奇地獲得改善,我想,她開竅了,可以療癒好自己,將來教學時就能療癒別人。
另一位同學,在受訓時,告訴我鼻塞數十年的症狀,竟然在上了不到一星期的課,改善了。她說,她總算聞得到人味了,在公車上,在擦身而過的路人上,在街頭飄來的各種奇怪的味道,她說這話時,興奮的表情,讓我以為看到了吸血鬼來上課,呵呵呵,因為她非常開心。
師資班,不是在教動作,而是在教你如何提升氣血,改善健康。動作必須在架構是正確的狀況下才能逐一練習,若練習多年,但臉皮法令紋明顯,手背的青筋也暴突,白髮就像秋芒一片不斷冒出來,這就表示練習並沒有練到形而上的境界。
回春,身體回春,各種感官的敏銳度就會上升,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感。眼不花,耳不背,四肢靈活,腸胃好,睡得著,這些就是練習療癒瑜伽的重點,因此我們歡迎對自我療癒有興趣的同學加入2021年的師資培訓行列。
但要提醒各位的是:
若只想一受訓完就能授課賺錢,或是只想拿文憑者,請打消此一念頭,切勿報名。但,一心想要在22天改善自己身體,同時也希望將來能幫助別人者,歡迎一起來療癒。
師資培訓報名簡章
2021 Judy Yoga療癒瑜伽師資培訓
培訓時間:2020 12/26日-2021 1/16日 (22天),9:30-18:00
地點:台北教室 近南京復興站
培訓重點:透過療癒瑜伽的教學,讓身體重獲健康。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PvAfHiih258EEozp7
教學內容
1:先學會認識身體,觀察是否出現氣血虛弱的現象。
2: 重視基礎動作,認真做好細節。體位法自然水到渠成。
3:重視呼吸,吸氣提會陰,氣滿胸廓,吐氣腹縮將氣血帶至百絡。自然達到養生之道。
教學步驟
一 基礎篇
1 透過學員做個案分析,在培訓的過程中,學員的身體就是一本活的解剖學。
2 認識基礎解剖學
3 認識經絡學
4 認識筋膜學
5 認識動作與體位法的關聯
二 應用篇
2-1 前臂療癒–扳機指 · 腕道症候群 ·腕關節扭傷
2-2 上臂療癒–高爾夫球肘 · 網球肘 · 五十肩
2-3 肩背療癒–肩頸痛 膏肓痛
2-4 頭頸療癒–頭痛 顳頷關節痛 過敏性鼻炎 偏頭痛
2-5 腹背療癒–便祕 腸胃不適 腹部無力 腰痠背痛
2-6 骨盆療癒–彈響髖 經痛 不孕 髖關節不利
2-7 膝蓋療癒–膝痛 膝無力 膝蓋屈伸不利
2-8 足底筋膜療癒–小腿靜脈曲張 小腿抽筋 足底會刺痛
2-9 下半身步態療癒–O型腿 X型腿 下半身冰冷
2-10 對症療癒之瑜伽動作編排
一 基礎篇 | 療癒重點 | 解剖學重點 | 體位法重點 |
報到 上半身療癒概念 |
認識上半身 主靈活度 認識下半身 主穩定度 |
溫習心血管循環重要性 介紹呼吸系統 上半身解剖學概論/上 |
練習療癒型拜日式/進階版 練習呼吸法 練習啟動會陰來加強橫膈膜的運動 練習如何擴張呼吸的體位法 |
認識氣血 | 認識氣血 認識呼吸及循環 |
介紹人體氣血觀念 西醫人體的重大系統 介紹解剖學動畫軟體 |
練習療癒型的拜日式/簡易版 練習拆解體位法 |
上半身靈活度 | 透過體位法找出痠痛點 | 認識肩關節 上半身解剖學概論/下 |
練習馬步雲手 溫習內核心訓練 練習氣血提升的體位法 |
手、腕VS 前臂、肘 |
扳機指 腕道症候群 腕關節扭傷 |
認識前臂的解剖學,包括:手指、 手掌、手腕、前臂。 | 練習單一關節單一肌肉,從手指、手掌、手腕、前臂的動作。 再逐一練習複合關節動作,最後練›習手部體位法 |
上臂 肩關節 |
肩痛 肘痛 手臂無法上舉後伸等 |
認識上臂的解剖學,包括肘、上臂之二頭三頭 認識複合式肩關節/上 |
練習肱二頭及肱三頭的運動 練習手臂之坐姿體位 練習手臂伸展體位法 |
肩 旋轉肌袖 上背、胸 |
五十肩痛 膏肓痛 |
認識複合式肩關節的解剖學/下 學會從手臂動作去找出受傷的肌肉 |
練習肩關節六大運動 練習肩胛肩六大運動 練習利用軀幹帶動手臂的體位法 |
頸部 頭部 |
頭痛 顳頷關節痛 過敏性鼻炎 偏頭痛 |
頭部解剖學結構 認識頸部練習禁忌症 |
練習臉部放鬆技巧 練習頭部筋膜放䯳技巧 練習頸部的放鬆伸展技巧 |
背、腹肌群 內核心訓練 |
背痛 腹部抽筋 肚子沒力 便秘 |
認識背肌、腹肌解剖學 認識內核心肌群 |
練習背肌及腹部的放鬆 練習伸展腹背的體位法 練習丹田力量 練習以丹田來帶動手臂動作 |
上半身療癒瑜伽 | 五十肩 膏肓痛 胸悶 |
維持手三陽及 手三陰氣血暢通 | 練習療癒瑜伽四大步驟:放鬆、伸展、教育、強化 |
療癒動作編排 | 學習如何編排主題式療癒課程,例如:針對五十肩、胸悶等症狀設計療癒課程 規劃課程重點:放鬆、伸展、教育、強化 |
||
二 應用篇 | 療癒重點 | 解剖學重點 | 體位法重點 |
第一階段考試 | 考試+檢討 | ||
報到 療癒概念 下半身概論 |
認識氣血 認識呼吸及循環 |
介紹人體氣血觀念 西醫人體的重大系統 介紹解剖學動畫軟體 |
練習療癒型的拜日式/簡易版 練習拆解體位法 |
走路步態分析 | 解析如何正確走路 | 認識走路三大關節髖、膝、踝的重要性 步態分析 矯正幼兒走路技巧 |
練習山式,體會足弓與山式關聯 練習正確走路,體驗髖膝踝關聯性 練習夾磚,訓練內收肌群的力量 |
足部 vs踝關節 |
足底筋膜炎 踝扭傷 腳背青筋 腳冰涼 |
足部及踝部解剖學介紹 足與全身穩定的關聯性 認識足弓與背痛的關聯 按摩腳底技巧 |
測試山式穩定度 分析身體重心與底面積的關聯 判斷不同體位法對足踝的影響。 介紹高弓足及扁平足對站姿的影響 |
小腿 vs膝關節 |
腿肚抽筋 膝痛 靜脈曲張 |
小腿肌肉解析 背部筋膜 小腿VS心血管循環 腔室症候群 |
小腿與前彎及深蹲的關聯 小腿與踝/膝的關聯 透過小腿的療癒來強化心臟功能 |
大腿 vs膝+髖關節 |
膝蓋痛 髕骨軟骨軟化症 |
介紹髕骨與膝蓋軟骨的重要性 膝蓋運轉機制 |
深蹲、站姿、戰士式、金剛跪對膝蓋的影響 |
骨盆 vs髖關節與脊椎 |
大腿抽筋 坐站吃力 髖有聲響 |
大腿股四頭肌 膕膀肌 內收肌群 外展肌群 |
站姿訓練 大腿肌肉的伸展及強化訓練 骨盆靈活度及正位訓練 髖關節與後彎互動性 |
下半身練習 | 下盤穩定度 腿部血氣 腿部靈活度 |
上病下治,下半身循環與心臟之心血管關聯、肌力訓練、用腰帶動腿部訓練 | 練習用腰走路 練習空中抬腿 練習腿部單一關節單一肌肉的動作 練習複合關節動作 練習拆解體位 |
下半身療癒瑜伽 | 靜脈曲張 膝痛 |
心血管循環 體循環、肺循環 足部與人體律動關聯性 |
練習療癒瑜伽四大步驟:放鬆、伸展、教育、強化 |
療癒動作編排 第二階段考試 |
學習如何編排主題式療癒課程,例如:針對靜脈曲張設計療癒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