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椎動脈看頸椎

你知道一粒頭有多重,大概有五六公斤重,約略等於小玉西瓜,去掉頭蓋骨及顏面骨部分,光是腦組織部分大概是一點三四公斤重.頭很大,很頭痛,就是指頭裡面壓力很大,感覺整粒頭都要爆掉,尤其有頭痛經驗的人就會明白,那種血管腫脹或是神經抽痛的感覺,很難過.

有時,頭痛並不是腦袋裡的問題,很多時候問題出在脖子,脖子的長短粗紅及肌肉的彈性在在都決定腦部的健康品質,脖子的問題有時和肩膀有關,因此常是肩膀有問題,頸部就會跟著一起出問題.還好,肩膀的問題又和脊椎有關係,脊椎一歪,肩膀就會內縮,做下犬式就會做成四角鼎立的姿勢,背也駝了,肩關節無法回到順位上.

雖然問題很多,但還不致於要人命,除非,各位做了一件很可怕的事,一就是天冷練習時不重視暖身,二是做肩立式時,不先做矯正胸椎的動作以及肩關節先歸回順位,這兩個小動作可以幫助你的頸椎維持正常的弧度.至於頭倒立式那就學問更大了,頭倒立之前先學會以下幾件事:

一,懂得利用uddiyana bandha的力量,腹部要hug in感覺肚臍貼到脊椎裡.

二,胸郭要張大,兩側的前鋸肌要充分運用,也就是要懂得ujjai呼吸法 ,知道要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深沈穩定的呼吸.

三,肩頸不用力,儘量放鬆,讓血液運行流暢

四,頭頂地時,可由前窗也就是頭蓋骨上的冠狀縫和矢狀縫交接處,不懂,就是平常女生戴髮箍的正中間的位置.

五,若頸椎過直或是過彎,那頂地點就不見得在前窗,必須依生物力學的角度在前窗及後窗中間找一適當平衡點,當然最重要的是先改善頸椎的不良曲線.其正常曲線應是續發性彎曲,從側面看其弧度是朝前.

為什麼要注意這麼多的細節,那是因為人體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動脈稱為椎動脈( Vertebral artery ),在進入頭部的枕骨大孔時,是先緊貼著第一及第二節頸脊椎,並在第一節頸脊椎上作出既迂迴又特殊的行徑【如圖】。

這就是令人感到害怕的原因,因為它不是直直而上,而是往後再往前再進入到頭部,所以這就像是賽車跑道或是山路的之字公路一樣,容易因為路線不良而出車禍,血管容易因為頸椎的錯位而變得過度拉扯或是彈性變差等,因此當第一及第二節頸脊椎受創傷時,椎動脈會因而作出收縮返應,減少血液輸往腦部,便會出現頭痛( Headache ),頭暈( Dizziness )或中風( Stroke )的現象。

頸椎是所有脊椎裡最靈活,也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它是身體所有的神經線路,除了部份副交感神經外,都必須經過它們才可以與腦部聯繫。也是容納著最多神經線路的脊椎骨。其所產生的活動角度、幅度和模式都是最大和最複雜,沒有其他脊椎可與它們比擬。

所以,練習瑜伽有關頸椎的體位法時,請務必小心款待頸椎,一旦受傷,最慘的就是中風了,其次就是終生受慢性疼痛之苦.以下報導,在研習營都曾提過,尤其是天冷時,在美髮院仰頭洗髮,稍一不慎,就有中風的危機,會不會太誇張,你心想?這種事發生機率不高,但什麼時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很難講,就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罹癌的可能性,誰都不想成為受害者,唯有多充實醫學知識,在練習的當下,有覺知,才能深切感受到身體的對話.

天冷了,再次提醒各位同好,練習時請保持溫暖的室溫,空氣對流要好,記得練完時,要大休息,讓身體慢慢恢復正常.

參考資料

天冷仰頭洗髮,中風!

2008/01/07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醫師建議仰頭洗頭不要洗太久。

這幾天天氣突然變冷,中風倒下的病人明顯增加,其中不乏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人。神經內科醫師指出,有婦女到美容院做頭髮時,仰著頭洗髮洗太久而穾發中風;也有人脖子夾著電話筒連續講1個小時候後,突然倒地,讓人防不勝防,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中風高危群,一定要多留意身體變化,遠離危險動作。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表示,今年衛生署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高居第二位,是年逾65歲老人的最大死因。不過,他強調,近年來中風病患已有年輕化趨勢,未滿45歲的年輕型中風,已占所有中風病患的8%,不宜掉以輕心。

和一般老人中風型態不一樣的是,這些正值青壯年的中風病患,常因某些危險動作而倒下。新光醫院神經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就說,美國最常見的是頸部不當整脊所引發的傷害,這是因為頸部有4條重要血管經過,一旦不當施力扭壓,血管就有剝離之虞。

連立明說,腦僅佔全身重量的2%,耗氧量及血流量卻佔全身的15%及20%,這些血液全由內頸動脈、椎動脈、右頸總動脈及頭臂動脈等4條通過頸部的重要血管供輸,可見這些血管的重要性。

問題是,國人對此了解不多,因此常見因頸部血管受傷而導致中風的個案。 他舉例,婦女到美容院做頭髮時,往往仰躺在椅子上洗頭髮,結果有人就因仰躺姿勢不對,加上洗太久,頸部血管長時間被骨骼壓迫而局部阻塞,導致中風。另有位年輕的上班族女性,偏頭夾住電話筒,邊工作邊講電話,一講就一個多小時,結果講著講著就中風了。連立明表示,這也是血管遭頸部骨骼壓迫太久所造成的傷害。

「一定要善待你的脖子!」許重義多年來就碰到不少頸部血管剝離中風倒下的年輕病患,有人在游自由式時,頭頸部左右換氣擺動過於激烈而癱在游泳池內;也有卡車司機突然扭頭看後視鏡,一個不小心就因血管剝離而倒下。

judy補充:頸動脈剝離,是急診醫護人員的惡夢,我最常半夜被挖起來做檢查,就是像這種,很可怕,死亡率很高,不可不慎.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中風患者,許重義再三提醒高危險群,務必寶貝自己的脖子,別做太激烈運動。上美容院時,寧可採頭往前傾的姿勢洗頭。此外,頸部別接受不當整脊,也不要用脖子夾著電話筒聊不完。最重要的是,一發覺不對勁,應立即就醫,如此才能把傷害減至最低。

硬膜血管破 推拿傷脊成癱 中醫判賠963萬

【2008/01/05 聯合晚報】

更新日期:2008/01/03 04:39  王己由/台北報導

擁有碩士高學歷的卅二歲蔡姓男子,七年前因為肩頸酸痛,前往建成中醫看病,並接受推拿,沒想到,卻因此改變了一生,因推拿不當,脊髓硬膜血管破裂,造成四肢癱瘓猶如植物人般生活。台北地方法院審理這件醫療糾紛案,判決建成中醫和診治醫師王靜修,應連帶賠償新台幣九百六十三萬餘元。

蔡姓男子,原本可以求償的金額,包括醫藥費、減少勞動損失、精神慰撫金、看護費用等,合計共一千二百八十四萬九千多元。不過,法官認為他早在八十二年就有相同病症的就醫紀錄,且在前往建成中醫診治,也發生下肢無力的情況,卻未將這些重要事項告知醫師,才使王靜修當作一般筋肉拉傷治療,導致四肢癱瘓,蔡本身也有過失,該負四分之一的責任,只能求償七成五。

本案發生在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晚上,家住台中縣沙鹿鎮的蔡姓男子,在台北上班期間,因肩頸痠痛,前往北市和平西路的建成中醫醫院就診,經中醫師王靜修診斷為頸部扭傷及拉傷,同時開立熱敷、推拿的處方後,就交由陳姓助理進行推拿。 蔡在接受治療完畢返家後,因熱敷推拿後,仍未見改善症狀,且在當晚因頸部劇痛無法站立,就自行到藥房購買肌肉鬆弛劑服用,由於未見效果,又到北市中心診所掛急診,經急診醫師開具止痛針注射後,仍有四肢微麻的症狀而留院觀察,住院期間,因接續出現血壓降低、心跳減緩及四肢癱瘓的症狀,遂轉院台北榮總緊急進行手術,榮總判定為脊髓硬膜血管破裂,已導致四肢癱瘓。

蔡認為建成中醫涉及疏失,雙方協商不成後,三年多前,他提出本件民事訴訟求償,強調自己四肢癱瘓是因不當推拿所導致,具有因果關係。法官審理後,認為王醫師在針對肩頸、脊椎等部位為醫療處置時,有負有防止損害結果發生,或者避免風險產生的高度注意義務,且有盡詢問義務的責任。王在診療時,未盡詢問義務,可認定王醫師涉及過失。 法官認為,建成中醫是王醫師的僱用人,依照民法一百八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須共同賠償蔡某共九百六十三萬六千七百九十二元。

 

《頸椎綜合症》 中醫師 林文彬編

頸椎綜合症又稱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包括頸椎骨刺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病變。由於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部脊髓、或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一系列的綜合症候群,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致大小便失禁,癱瘓。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心慌等相應的臨床症狀。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採用非手術療法,其中以推拿療法最有效,也是最為患者所接受。

〔解剖生理〕

頸椎共有七個,椎間盤六個,椎管和椎間孔由椎體和椎弓組成。第一頸椎又稱寰椎,沒有椎體、棘突、和關節突。形似環形,由前弓、後弓及兩個側塊構成。前弓的後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突相關節。側塊上面有一對關節凹,與枕骨髁相關節,下面有一對下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上關節面相關節。第二頸椎又稱樞椎,其特點為自椎體向上伸出一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前弓後面關節面相關節。

八對頸神經和第一胸神經分別從椎間孔穿出。在枕骨與第一頸椎之間,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之間既無椎間盤又無椎間孔,第一、第二頸神經根離開脊髓後並不通過椎間孔,而直接沿椎體進入分佈區。因此,第一、第二頸神經很易遭受直接外傷。同樣第一、二頸神經也不存在受椎間孔壓迫的可能性。其他五個頸神經均通過椎間孔。

椎體關節互相連接,這些關節包括兩個關節突間關節,一個椎間盤和兩個鉤椎關節。頸椎的關節突間關節的位置接近水平,穩定性較差,一但椎間盤發生萎縮性退變,椎間隙變窄,關節突間關節囊鬆弛,就容易發生椎體滑脫,從而使椎間孔變窄而產生神經根刺激症狀。

鉤椎關節,臨床上稱 Luschka關節,在下五個頸椎體之間,由椎 體上面兩側緣向上突起的鉤狀突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緣的陷凹所構成。關節的周緣有滑膜囊包繞。此關節病變可引起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導致頸椎病的症狀。

頸椎的椎弓根較短而細,因此椎骨的上、下切跡較為狹窄,兩者深淺也近似。相鄰椎骨的上下切跡組合形成椎間孔,頸椎的椎間孔為斜位的骨性管,呈卵圓形,其縱徑大於橫徑。經過椎間孔內的神經根僅佔椎間孔的一半,故椎間盤萎縮的病例如不併發椎體滑脫而僅有椎間孔縱徑變小時,神經根並不受任何壓迫。如果患者併發椎體滑脫,  椎間孔橫徑變小或椎間孔內骨贅增生,韌帶肥厚,關節囊腫脹,神經  根鞘袖腫脹時則可出現神經根壓迫症狀。

頸椎橫突由椎弓和椎體相連合成,其根部有一圓孔,稱橫突孔或椎動脈孔。椎動脈在前斜角肌內側起自鎖骨下動脈,在頸總動脈的後方向上升,進入第6~1頸椎的橫突孔,於寰椎橫突孔上方穿出,在其側塊部拐彎向後方,經枕骨大孔的外緣進入顱腔,行於延髓腹側,在腦橋下緣,左右椎動脈合成一條基底動脈,分枝至小腦、腦橋、延腦、大腦枕葉及內耳。故當頭轉向右側時,右側的寰椎關節為肌肉所固定,而左側的寰椎下關節面則向前下滑動。故當頭向右側轉動時,

左側的椎動脈可發生扭曲,致使管腔變窄,甚致完全閉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頭暈,噁心,猝倒等。

〔病因〕

一、外因

(1) 急性頸椎外傷 頸椎的外傷性輕度骨折,輕度移位或頸部的

嚴重挫傷,頸部的鞭索傷害及伸展傷害等,造成椎間盤、韌帶、後關

節囊等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促使頸椎發生代償性增生,如直間接壓

迫神經、血管,就產生症狀。

(2) 慢性勞損 與長期從事的職業工作有關,例如刺繡、縫紉、

騰寫等長期低頭工作者,可引起頸部關節囊、韌帶等鬆弛乏力,從而

加速頸椎的退行變而逐步產生症狀。

(3) 風寒濕邪 素稟體虛,或年老氣衰,腠理不密,氣血虧損,

筋骨失於濡養,風寒濕邪易於侵襲,痹阻經絡、酸痛不仁。

(4) 鄰近部位的瘡腫 如咽部的乳蛾、喉癰、頸後部的對口、偏

對口等急性瘡腫,熱毒壅滯,紅腫作膿,可波及到鄰近頸椎,引起小

關節的潮紅、滲出、韌帶鬆弛等變化,又由於疼痛使部份肌肉痙攣收

縮,引起頸部疼痛、強直、斜頸,甚至頸椎半脫位等。

二、內因

(1) 先天畸形 頸椎隱裂、頸體融合、頸肋椎管狹窄等各種先天

性畸形,一般到40歲後發病,因中年以後繼發骨質增生、黃韌肥厚時

,就誘發或加重椎管狹窄的症狀。此說明先天畸形引起的頸椎病症狀

常與年齡、勞損、風寒等因素有關。

(2) 肝腎虧損,筋骨衰退、椎間盤退變是本病普遍的內因。

以40~55歲之發病率最高。

〔病機〕

頸椎椎間盤一般從30歲後開始退變,椎間盤的退變從軟骨板開始

,軟骨板逐漸骨化,其通透性逐漸降低,這樣造成髓核逐漸脫水,以

致纖維化,椎間盤厚度變小,椎間隙變窄,脊柱穩定性下降,因而使

後關節囊鬆弛,關節腔減小,關節面易發生磨損而增生;同時鉤椎關

節面也因間隙變小而易發生磨損,造成關節突增生;由於前縱韌帶、

後縱韌帶的鬆弛,使椎體穩定性下降,從而促使椎體發生代償性增生

;因椎間盤厚度下降,使椎間孔上、下徑變窄,使各增生部位更易壓

迫神經、血管而產生症狀。

頸椎增生可發生在後關節、鉤椎關節和椎體。由於增生部位的不

同,可發生各種不同的症狀。椎體前緣增生,一般無特殊症狀,少數

病例可出現對食道、氣管的頸前刺激症狀;椎體後緣增生,使椎管前

後徑變窄,可出現脊髓壓迫症狀,稱頸椎病脊髓型;鉤椎關節側方增

生,使椎動脈受到壓迫,稱頸椎病椎動脈型;椎體側後方、後關節前

緣或鉤椎關節後增生,使椎間孔變小,可出現頸叢或臂叢的神經根症

狀,稱頸椎病神經根型;後關節增生伴半脫位或對椎動脈的刺激,可

出現交感神經症狀,稱頸椎病交感神經型。

頸椎增生而產生症狀,有兩種情況,一是增生物直接壓迫神經、

血管;二是增生物間接壓迫神經、血管。後一類佔頸椎病的絕大部分

。增生物對神經、血管的間接壓迫,是因為頸部過度或不協調的活動

,使增生物對其周圍軟組織過度刺激而發生局部的損傷性炎症,因炎

症水腫而發生間接壓迫;頸部受寒,使局部肌肉痙攣,血供減少,造

成增生物對其周圍軟組織的過度刺激而發生局部損傷性炎症,而出現

症狀。

此外,頸椎與臟器及疾病的關係見表一。

表一 頸椎骨與臟器的關係

┌──┬───────────┬──────────────┐

│椎骨│供應部位 │神經受壓後果 │

├──┼───────────┼──────────────┤

│C1 │頭部血管、大腦垂體、面│頭痛、週期性頭痛症、神經過敏│

│ │部、腦部、中耳、內耳、│、精神恍惚、怠倦、眩暈、健忘│

│ │交感神經系統 │、失眠、高血壓 │

├──┼───────────┼──────────────┤

│C2 │眼神經、耳神經、額頭、│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重聽、耳│

│ │竇、舌、乳突骨 │鳴、耳痛、暈眩、眼盲、斜視 │

├──┼───────────┼──────────────┤

│C3 │顎、外耳、面骨、牙、三│神經痛、神經炎、痤瘡、濕疹 │

│ │叉神經 │ │

├──┼───────────┼──────────────┤

│C4 │鼻、唇、口、耳、咽管 │乾草熱、卡他性炎、增殖腺炎、│

│ │ │耳聾、失聰 │

├──┼───────────┼──────────────┤

│C5 │聲帶、頸部腺體、咽 │喉炎、嘶啞、咽喉炎 │

├──┼───────────┼──────────────┤

│C6 │頸部肌肉、肩部、扁桃腺│頸部僵硬、上臂疼痛、扁桃腺炎│

│ │ │、百日咳、哮喘 │

├──┼───────────┼──────────────┤

│C7 │甲狀腺、肩、肘滑囊  │滑囊炎、傷風、甲狀腺症狀 │

└──┴───────────┴──────────────┘

〔症狀〕

(1) 神經根型 又稱痹症型、即頸臂綜合症,病變在C5 以上者

可見頸肩痛或頸枕痛及枕部感覺障礙等;在C5 以下者可出現頸部僵

硬,活動受限,有一側或兩側頸、肩、臂放射痛,並伴有手指麻木,

肢冷,上肢發沉,無力、持物墜落等症狀。臨床上又可依主訴及症狀

的輕重不同,分為疼痛型、麻木型、萎縮型三類。

疼痛型:發病較急,頸、肩、臂、手等均感覺疼痛、酸脹,肌

力和肌張力也有所減弱,大多是一側發病。患者頭部可微偏向患側,

以求減輕症狀。咳嗽可有震動痛,夜間症狀加重,睡眠時常自動採取

較合適的臥位,如取側臥位患側在上等。

麻木型:發病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輕度疼痛

。麻木區以前臂及手為主,夜間症狀較明顯,白天可無症狀。皮膚的

痛、溫覺減退,肌力和肌張力均正常。

萎縮型:患側上肢肌力減弱,大小魚際肌肉萎縮鬆弛,肌力明

顯減退時影嚮活動,造成殘癈,但無疼痛、酸麻感覺。

(2) 脊髓型 又稱痿症型,脊髓受壓者,可出現上肢或下肢,一

側或兩側的麻木、酸軟無力、頸顫臂抖,甚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

全痙攣性癱瘓,如肢體沉重、活動不便、步態笨拙、走路不穩,步履

蹣跚易跌倒,最後無力行走,以致臥床不起,甚致呼吸困難,四肢肌

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並可出現髕、踝陣攣和

病理反射等錐體束症。脊髓型頸椎病多無頸部酸痛,活動受限不明顯

,故易於忽視或誤診。可結合頸椎X光片、肌電圖、椎管碘油造影,

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以提高診斷準確性,X光片常見椎體後緣骨贅增

生及椎管前後徑縮小,可在14~12mm以下。

(3) 椎動脈型 又稱眩暈昏厥型,椎動脈型頸椎病可表現為頸肩

痛或頸枕痛、頭暈、噁心、嘔吐、尤以位置性眩暈為特點,偶有突發

暈厥、猝倒、持物落地等。常見眩暈伴有偏頭痛,同時出現或交替發

作,呈脹痛或跳痛,可合併有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臨床症狀。上述

諸症常因頭部轉動或側彎到某一位置而誘發或加重。

(4) 交感神經型 又稱五官型,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而出現枕部

痛、頭沉、頭暈或偏頭痛、心慌、心悸、胸悶、肢涼、膚溫低或手足

發熱,四肢酸脹等症狀,一般無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個別病例也可

出現聽、視覺異常,或眼瞼無力、眼脹痛、易流淚;或耳鳴、聽力下

降;或咽部不適、有異物感、易噁心;或皮膚多汗少汗、血壓忽高忽

低等。

(5) 落枕型 又稱頸型,以頸項疼痛為主要表現,多發於一側頸

項部,類似落枕,有時壓痛點可觸及條索狀鈍厚改變,一般認為中年

以後體質漸弱,肝腎之氣漸失,如兼有氣血虧虛或外傷、勞損等因素

,則可導致關節囊鬆弛,韌帶鈣化,椎間盤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

頸背疼痛反復發作,因此有人稱此型為韌帶關節囊型頸椎病。常因睡

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感受風寒、或扛抬重物、頭頂重物等誘發。症狀

發作時頸項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轉,但不沿周圍神經幹的

走向傳導。個別病例合併有眩暈或偏頭痛,每次發作三、五天後,可

有一段時間的緩解。

(6) 混合型 在臨床上,常見同時存在兩型或兩型以上的各種症

狀,亦有伴發高血壓、低血壓、吞咽困難等症狀,稱為混合型頸椎病

上述各型以神經根型及落枕型較多見,其餘各型較少見。但對於

痿証、眩暈等患者要注意鑒別是否頸椎病所引起。

〔診斷〕

患者的年齡,有無外傷史,主訴,症狀等,都是診斷的依據。

體格檢查時,先觀察頸部外形,個別頸椎病患者可因頸背部肌肉

痙攣緊張而輕度強直,個別患者頸部輕度側彎,可使對側椎間孔擴大

,從而緩解神經根的壓迫。

觸摸頸椎時,以第七頸椎棘突定位,向上觸摸以確定棘突的位置

,檢查棘突有無壓痛,棘突兩側有無條索狀硬結或壓痛等。

頸部活動功能檢查時,囑患者做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左右側

彎等動作。觀察活動是否靈活,功能有無阻礙或受限。

正常的頸部活動範圍是:前屈時下巴可接觸到胸骨鎖骨關節區;

後伸時鼻與前額的平面幾近水平位置,但檢查時應要求病人挺直腰,

並防止胸脊和腰脊的活動。在前屈及後伸之間的活動範圍通常是130°

,測量時可讓病人的牙齒中咬住一根壓舌板來做指針。側屈再加上輕

微聳肩會讓耳朵接觸到肩膀,正常的側屈範圍是45°,可在牙齒間緊

咬一根壓舌板當作測量指針,在頸部椎關節粘連時,側屈動作可能喪

失。患者頸部若不向前屈曲則無法完成側屈曲動作,表示寰椎與樞椎

及寰椎與枕骨的關節可能有障礙。旋轉的正常範圍是各80°,壓舌板

可再用為測量指針,在頸部椎關節粘連時,轉動通常受到限制而且疼

痛。

在臨床檢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患者的頸椎生理前突減少或消失

,頸椎變直,後伸受限。神經根型患者頸後伸或向病側彎曲時,上肢

和手部出現放射性麻木和疼痛。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壓頂,叩頂試驗

陽性。在相當頸椎4~5,5~6或6~7平面,頸椎棘突病側可找

到明確的壓痛點,並出現上肢放射痛。對比兩側上肢,病側二頭肌、

三頭肌萎縮、肌力減退、病側握力下降(肌力分級見表二),反射減

弱,受壓神經支配區皮膚感覺減退(神經學階層見表三)。

表二 肌力分級表

┌─────┬─────────────────────────┐

│肌力等級 │ 運動程度 │

├─────┼─────────────────────────┤

│5-正常 │ 對抗重力及充份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4-良好 │ 對抗重力及部份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3-尚可 │ 對抗重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2-不佳 │ 除去重力後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1-微弱 │ 具有輕微肌肉收縮現象,關節並無活動。 │

├─────┼─────────────────────────┤

│0-無 │ 無肌肉收縮現象。 │

└─────┴─────────────────────────┘

表三 神經學階層

┌───┬────┬────┬────┬────────┬──────┐

│神經根│椎間盤 │肌肉 │反射 │運動 │感覺 │

├───┼────┼────┼────┼────────┼──────┤

│C5 │C4~C5│三角肌 │肱二頭肌│肩外展運動 │上臂外側 │

│ │ │肱二頭肌│ │屈肘作用 │ │

├───┼────┼────┼────┼────────┼──────┤

│C6 │C5~C6│肱二頭肌│肱橈肌 │腕伸直運動 │前臂外側 │

│ │ │伸腕肌群│ │ │拇指及食指 │

├───┼────┼────┼────┼────────┼──────┤

│C7 │C6~C7│肱三頭肌│肱三頭肌│腕屈曲運動    │中指(不一定)│

│ │ │屈腕肌群│ │指伸直運動 │ │

│ │ │伸指肌群│ │ │ │

├───┼────┼────┼────┼────────┼──────┤

│C8 │C7~T1│手內在肌│ │指屈曲運動 │前臂內側 │

│ │ │屈指肌群│ │ │無名指及小指│

├───┼────┼────┼────┼────────┼──────┤

│T1 │T1~T2│手內在肌│ │指外展、內收運動│上臂內側 │

└───┴────┴────┴────┴────────┴──────┘

<特殊檢查>

一、臂叢牽拉試驗:患者頸部前屈,醫者以一手抵住患側頭部,

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牽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為陽性,提示臂

叢神經受壓。

二、壓頂試驗:患者正坐,醫者用雙手重疊按壓患者頭頂,並控

制頸椎在不同角度下進行按壓,如引起頸項痛和放射痛者陽性,說明

頸神經根受壓。

三、叩頂試驗:患者正坐,醫者用拳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如引

起頸痛並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為陽性,提示頸神經根受壓。

四、神經學階層肌力測驗:

(1) C5:

三角肌和肱二頭肌是C5 神經支配的肌肉中最容易檢測的兩條肌

肉,三角肌純粹由C5 控制,肱二頭肌由C5,C6共同分佈。三角肌

由三部份肌肉組成,前三角肌使肩屈曲,中三角肌使肩外展,後三角

肌使之伸直;三角肌的三個動作中以外展最有力。

肩外展運動測驗(三角肌):站在病人後方,穩定其肩峰,另一

手放在肘部的近端,要求病人手肘屈曲成呈90度後外展其手臂,當患

者手臂外展時,逐漸加強對此動作的阻力,直到測出病人所能克服的

最大阻力。

肱二頭肌屈肘作用測驗:肱二頭肌是肩及肘的屈肌也是前臂的

旋後肌,測驗時應站在病人的前方,稍微面向受測肘部。以手握住病

人的肘後方鷹嘴突,穩定其肘關節近端的上肢部份。其前臂應保持旋

後姿勢以防止其他肌肉之替代作用幫助肘屈曲運動。要求病人緩緩屈

曲其手臂,當他彎曲至45度時,開始增加阻力,測其所能克服的最大

阻力。

(2) C6:

橈側伸腕長肌及短肌由C6神經控制,尺側伸腕肌由C7神經控制

。肱二頭肌由C5及C6共同控制。

腕伸直運動測驗:測驗腕部的伸直運動時以醫者的手置於病人

手腕的背側,手指圍繞住他的手腕以便穩定其前臂。然後要求病人伸

直其手腕。當手腕完全伸直後將醫者的手掌置於其手背上,用力施力

,以圖使其手腕不能維持伸直的姿式。正常情形下應該無法使之屈曲

,同時應測驗對側來做比較。

注意,提供伸直力較多的橈側伸腕肌是由C6 神經控制,尺側伸

腕肌由C7控制,如果C6神經控制缺如而C7 健在,則手腕伸直時會

偏向尺側。反之,於脊髓傷害時C6完全無損而C7缺如則會偏向橈側

(3)C7:

肱三頭肌,屈腕肌,伸指肌等主要由C7 控制。

肱三頭伸肘作用測驗:肱三頭肌是主要的伸肘肌,測驗時在病

人手肘近端將其上臂穩定後,要求病人將他屈曲的手臂伸直,當他伸

至90度時開始對其動作給予阻力,直到測出他能克服的最大阻力。施

予的阻力應持續並且穩定,不得具有跳動式、推壓式的阻力,否則無

法提供正確的評估。肱三頭肌的力量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使病人利用

柺杖支持他自己的重量。

腕屈曲運動測驗:屈腕肌群有橈側屈腕肌與尺側屈腕肌,橈側

屈腕肌由C7 神經控制,是這兩條肌肉中較重要者,它提供腕屈曲運

動大部份的力量。尺側屈腕肌主要由C8 神經控制,所提供的力量較

少,但於屈曲運動時可當作轉軸用。

腕屈曲測驗時,先要求病人握拳以排除屈指肌使腕屈曲的作用,

然後穩定其手腕,要求病人將其握緊的拳頭屈曲。當病人手腕屈曲後

,握住病人的手指並圖使其手腕無法維持屈曲的姿式。

指伸直運動測驗:指伸直運動由C7 神經控制,測驗手指伸直

運動時宜先將其手腕固定在中位,要求病人屈曲其指間關節,指間關

節屈曲可防止手掌本身肌肉代替伸指長肌的功能。同時要求病人在近

端指間關節屈曲之下伸直展其掌指間關節。然後醫者將手掌置於近端

指節之背面,用力使勁,企圖使該指節屈曲。

(4) C8:

屈指肌群由C8 神經控制,屈指肌群有屈指淺肌,屈指深肌,手蚓

狀肌。屈指深肌使遠端指間關節屈曲,手蚓狀肌使掌指間關節屈曲,

這兩類肌肉在手的尺側者由尺神經控制,在手的橈側者受正中神經控

制。如果C8 神經根受傷,整個屈指深肌即變無力並且所有屈肌群均

發生次發性軟弱。但是,如果是周圍性的尺神經受損,僅無名指及小

指感到無力。屈指淺肌使近端指間關節屈曲,它僅受正中神經控制,

C8 神經根受傷及周圍性正中神經傷害均會使之受影嚮。

指屈曲運動測驗:測驗手指屈曲運動時,要求病人屈曲其手指

上的所有三組關節,即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遠端指間關節。然

後彎曲醫者的四指扣牢在病人四指上,試圖板開他的指節使之無法屈

曲,評估此項測驗的結果時,應注意那組關節無法抵擋醫者的板開動

作,正常情形下所有的關節均應能夠保持屈曲。

(5) T1:

手指外展和內收運動測驗:手中所有小肌肉均由T1 神經控制

,測驗手指外展運動時要求病人展開已伸直的手指,然後壓合每對手

指以圖使之靠攏,仔細觀察其中任何一對是否出現明顯無力現象並測

驗另一隻手以供比較。測驗手指內收運動時要求病人併攏其已伸直的

手指,然後試圖將其手指分開。也可在病人已伸直的手指間夾一張紙

,然後嘗試將之拉出,以此方法測驗手指內收肌運動。病人夾紙的力

量應與對側手指從事同一動作加以比較。

五、麻木區的測定

(1) C5:

C5 神經的感覺區是上臂外側,由肩部到肘部為止。三角肌的外

側部份純粹屬於腋神經的感覺區,這塊位於C5 皮節內的感覺區有助

於指認C5 神經根的一般傷害及腋神經的特殊傷害。

(2) C6:

C6 神經的感覺區是前臂的外側面,C6 傳送前臂外側面(即橈

側面),拇指,食指,及一半中指的感覺。

(3) C7:

C7 神經傳送中指的感覺,由於中指的感覺有時可能也由C6 神

經及C8 神經傳送,因此並無可作為結論的C7 感覺測驗。

(4) C8:

C8 神經傳送無名指,小指及前臂內側(尺側面)遠端一半的感

覺。小指的尺側純粹屬於尺神經感覺區(此神經主要來自C8),因

此測驗此位置最具有效果。應同時測驗對側以供比較,並將病人感覺

程度依正常、減弱(感覺遲鈍)、增強(感覺過敏)、或消失(感覺

缺失)加以分級。

(5) T1:

T1 神經傳送前臂內側(尺側)上半份及上臂內側的感覺。

六、X光片檢查

對頸椎病患者進行X光片檢查時,可拍攝正位片、側位片、斜位

片,必要時拍攝側位過伸過屈位片。正位片常顯示椎間隙變窄,鉤椎

關節增生等;側位片可見頸椎生理弧度變淺、反張、成角、中斷,椎

體或關節突相對滑脫,椎體前後緣增生,椎間隙變窄,項韌帶鈣化等;

斜位片可見骨刺突入椎間孔,使椎間孔前後徑變窄。

總結觀察頸椎X光片時要注意事項如下:

(1) 頸椎生理弧度的改變:正常頸椎呈前凸的弧形彎曲,頸椎病

患者的生理弧度可減小、消失、變直、甚至呈成角、反張的彎曲等,

此多由於頸項部疼痛,椎間盤變性等所引起。

(2) 椎體邊緣骨質增生:多見於頸五、六、七椎體的前後緣之上

下角,後緣的骨質增生較前緣的骨刺更易引起症狀。

(3) 椎間隙變窄:多數是一個椎間隙變狹窄,也有兩個以上的椎

間隙同時變窄,可與相鄰的無明顯變窄的椎間隙相比較。椎間隙狹窄

可因髓核變性、纖維環彈力變弱、髓核突出等引起。

(4) 椎間孔的變化:因椎間盤變窄、生理弧度改變、小關節增生

或錯縫、鉤椎關節骨刺等,都可使椎間孔變形、變小,斜位片上可見

到唇形骨刺伸入椎間孔,椎間孔前後徑變窄等。這些變化是引起頸臂

綜合症的重要因素。

(5) 韌帶鈣化:項韌帶可出現條狀或片狀鈣化,前縱韌帶及後縱

韌帶亦可出現點狀鈣化。韌帶鈣化提示頸椎的椎間盤已發生退行性變

,同時也可看做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可增強頸椎的穩定性。

(6) 椎體排列異常:椎體和關節突向前滑脫等。

以上是頸椎病患者的X光片主要變化,每個患者的X光片上常具

有上述變化的一項或多項。但頸椎病的症狀輕重,與X光片上的變化

並無一定的關係。此外約有90%的五十歲以上的正常人都有不同程度

的頸椎椎體增生,這是正常的退變現象,如無典型的臨床症狀,一般

不屬頸椎病。因此X光片所反應的陽性改變必須結合臨床檢查才有診

斷價值。

〔類症鑑別〕

在臨床診斷時,頸椎病必須與脊髓神經根腫瘤、脊髓空洞症、頸

椎結核、類風濕性脊柱炎,原發或轉移性腫瘤、頸肋前斜角肌綜合症

、鎖骨上窩腫瘤等病相鑒別。

(1) 落枕型頸椎病與落枕的區別:落枕以青壯年居多,無外傷史

,很少反覆發作。落枕型頸椎病多發於三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部份患者常有外傷史,症狀常持續不癒或反覆發作,X光片可見頸

椎部退行性變。

(2) 神經根型頸椎病與肩關節周圍炎,頸肋、前斜角肌綜合症的

區別:肩關節周圍炎多發於五十歲以上,體虛少動的患者,疼痛以肩

關節為主,夜間靜止時自發性疼痛加劇,關節功能逐漸受限,活動到

受限區域後出現疼痛。病情嚴重時,可出現肩三角肌萎縮,但這種萎

縮要比神經麻痹、結核病等所致的肌肉萎縮症狀較輕。

頸肋與前斜角肌綜合症兩者症狀類似,以青壯年發病率較高,肩

帶失去肌力而使患肢下垂,後伸或提重物時病情加重,疼痛自頸根、

肩部向上肢遠端放射性串痛。交感神經異常伴隨手部出汗增加,或有

皮膚過敏、燒灼麻木等異常表現。若壓迫鎖骨下動脈,會出現上肢皮

色蒼白或青紫、手部發冷變白、麻木、脈弱或無脈,橈動脈失去。完

全的血管阻塞,有時伴隨血栓及栓塞,可能導致指尖的壞疽。患側頸

根部有硬物隆起,鎖骨上窩可能變淺,肌肉萎縮主要表現在前臂及手

部小肌群,可能有小魚際或大魚際的衰癈。

(3) 椎動脈型頸椎病與癲癇、美尼爾氏症的區別:椎動脈型表現

的眩暈常與體位變動有關,如突然轉頭或仰視時可加重發作。個別暈

厥猝倒者,可於行走時突感下肢無力而坐倒,此時神志仍清醒,坐倒

後很快又感下肢肌力已恢復,可自行站立,繼續行走,此點可與癲癇

症區別。美尼爾氏症發病時常伴有耳鳴,病情輕重與耳鳴成正比,反

復發病的間隔越來越長,常留有不等程度的耳聾,逐次加重,而眩暈

減輕。

(4) 脊髓型頸椎病與頸部腫瘤的區別:脊髓型頸椎病起病緩慢,

兩下肢症狀出現較上肢為早,然亦有同側上下肢發病者。治療休息後

可以緩解,形成時好時壞,病情逐步加重的過程。而腫瘤一般無間歇

病程,症狀呈進行性加重,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大體一致,且較嚴重

,然而脊髓型頸椎病的運動障礙相對顯著,感覺障礙輕微。腫瘤的X

光片特徵為椎弓根變形,其間距增寬,椎間孔擴大,或有椎旁軟組織

腫塊陰影。而脊髓型頸椎病的X光片顯示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椎管

前後徑狹窄小於14~12mm。

(5) 結核:有全身乏力、體重減輕、低熱盜汗等臨床症狀,X光

片除有椎間隙明顯變窄外,椎體邊緣模糊不清,有骨質破壞是其特徵

(6) 類風濕性脊柱炎:又稱僵直性脊椎炎,主要表現為脊柱僵硬

不靈活,圓背畸形,各方運動均受限,最後頸項強直,後期脊柱X光

片呈竹節狀改變。

(7) 脊髓空洞症:常合併於某種發育畸形,如胸廓異常,脊柱狹

窄,頸肋等,發病年齡較早,約20~30歲,病程發展非常緩慢,有長

手套或半掛式全掛式脊髓節段型分離性感覺障礙區,下肢呈弛緩性癱

瘓。

〔治療〕

在明確診斷基礎上,用推拿療法治療頸椎病多可收到良好療效。

但手法須輕柔和緩,決不可粗暴猛烈而急驟地過度旋轉或曲屈頭頸部

。臨床上由於不適當的手法治療而引起的醫源性殘疾仍偶有發生。

一、手法治療

用手法治療本病的作用在於擴大椎間隙及椎間孔,使椎體滑脫復

位,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腫脹,分

解粘連,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的血液供

應,促使病變的組織修復。

(一)舒筋手法

治療原則是疏筋活血,理筋整復,多採用滾、按、揉、擦、搓、

拿捏、點壓、彈撥、拔伸、旋轉等手法。每次推拿治療應以患者有舒

適感為宜,故手法要揉和穩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適的感覺。應做到輕

而不浮、重而不滯,使力量向深層滲透,以獲得良好效果。

理筋手法對落枕型頸椎病的療效最為快速,手法結束,症狀即可

顯著減輕。對於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也有一定療效,脊髓型見效較慢

,有時效果不顯著。

患者正坐,醫者先在穴位上按揉:落枕型可取風池、天柱、肺俞

、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肩貞等。神經根型可取肩翏、肩腢

、曲池、手三里、合谷、少海、神門等。椎動脈型可取百會、太陽、

大椎、風府、合谷等。此外,壓痛明顯之處及條索狀硬結部可重點施

用按揉手法。

然後,醫者站於患者背後,用滾法放鬆頸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

肌肉,時間約五~十分鐘,再用拿法,拿揉頸項部並配合推橋弓,推

肩背部。隨後做頸項部拔伸法。臨床上常用的拔伸法有兩種:一種是

醫者站在患者背後,兩前臂尺側放於患者兩側肩部向下用力,雙手大

拇指頂在風池穴上方,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引起患者頭暈。其餘四指

及手掌托起下頜部,並向上用力,前臂與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把

頸椎牽開,邊牽引邊使頭部前屈、後伸及向左右旋轉。

另一種拔伸法是囑患者正坐,醫者站於患側,右肘關節屈曲並托

住患者下頜,手扶健側顳枕部,向上緩緩用力拔伸,並做頸部左右旋

轉活動;另一手拇指置於患處相應椎旁,隨頸部的活動在壓痛點上施

按揉法。最後,提拿兩側肩井並搓患肩至前臂反復數次。

(二)頸項斜板矯正法

斜板法有很多不同的手法,有很多學者亦提出了不同的應用手法

,不過在做斜板法矯正之前,應先做X光片的檢查,此外若發現有下

述情形之一者,應避免施行手法:

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

有風濕性關節炎,而且其椎間孔很小者。

有頭暈和偏頭痛的頸椎病患者。

肌肉痙攣而舒緩困難者。

病人仰臥或坐姿時,後仰其頭部或旋轉到極限時有頭暈、嘔吐

,或眼球跳動者。

未先做理筋舒筋手法者。

1﹒寰樞椎的斜板矯正手法

(1) 以右側受限為例,患者仰臥,醫者站在床頭,左手托住病人

的下顎,右手扶住病人的枕骨,其食指放在C1 的橫突上,向左(即

健側)旋轉到最大極限後,再以輕快的瞬間爆發力向左(即健側)板

動,聽到「喀啦」聲後即可,但不必強求有聲。

(2) 板動的角度以2°~5°為宜,起過5°易造成傷害。

(3) C1,C2頸椎的矯正,不必採用鎖定的手法,病人的頸椎保

持中立即可。

2﹒C3-C7 頸椎的斜板矯正手法

C3-C7椎的矯正需要鎖定技巧,就是使被治療的關節群中,作

用力只作用於其中一節有問題的關節,而不致強行動到其他鄰近的關

節,這些鄰近的關節必須用鎖定法保護。鎖定法有二種,即關節面並

靠鎖定法與韌帶張力鎖定法。應用前、後屈,側彎,和旋轉的混合動

作以獲得適當的鎖定。如頸部向右側彎,向左旋轉,使右排的關節面

緊靠,左排產生縫隙,則右側被關節鎖定,左側被韌帶鎖定,此時要

做的是以關節面鎖定法鬆解右排關節或以韌帶鎖定法鬆解左排關節。

要注意的是,鎖定之處是在受限的神經根的上一個椎體的棘突上。

(1) 臥姿矯正法(以右側受限為例)

病人仰臥,醫生站在床頭靠右側(患側),以左手托住病人下顎

,並以前臂及肘支撐其頭部。右手食指橈側面掌指關節處,抵住異常

頸椎關節的上面椎體關節突,並輕輕的左推形成右側彎。當右手食指

向左推感到阻力時,即將病人的頭向左旋轉,當旋轉的扭力帶動病人

頸部肌肉到達食指時,即順著右手臂方向(小面關節平面),瞬間施以

頓力板動之,聞「喀啦」聲即完成矯正,但不必強求有聲。旋轉度以

不超過5°為限,以免造成傷害。施頓力時要注意右臂與小關節面平

行,手肘幾乎要碰到患者右肩,向前上方也就是對著左前額的方向施

力。

施行上述手法後再用本法,患者仰臥,醫生站在床頭輕握患者

頭部兩側,雙手輕輕將頭右旋,並將頸部向左側彎,左手食指的方位

與前述同,醫生將手中的頭輕轉幾下,試著感覺正確的位置,在轉動

中施以頓力忽然增加短促的旋轉與側彎角度,使右排的滑囊產生縫隙

(2) 坐姿矯正法(以左側受限為例)

患者正坐,醫生面對患者,以左手掌扶患者頸右側,右手置於

太陽穴與臉頰,將頸右側彎,左旋轉。以左手中指協助將力量局限在

要矯正的關節的上一節,施頓力板動,以加速右側彎及左旋轉,聞聲

即可,但不必強求有聲。

患者坐姿,醫生站在左側,以左手撐他的右頰,右掌環扣頸後

部,中指壓在右側的關節突上,大拇指壓著左乳突,以左手控制左旋

轉,右手控制右側彎。

(3) C3~C8神經根異常的矯正法(以左側受限為例)

病人仰臥,醫生站在床頭,並將左手食指橈側掌指關節處抵住要

矯正的關節的上一個頸椎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後和枕骨後。

將病人的頭慢慢抬起,頸後的肌肉會被慢慢拉緊。當拉緊的感覺到達

食指時,就停止向上抬頭。此時左手食指輕輕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

的側彎,當左手食指受到阻力時,側彎停止,完成鎖住。在食指緊緊

頂住棘突時,雙手抱住病人的頭向右旋轉到極限,向著小面關節的平

面方向,瞬時施以頓力,聞聲即完成矯正,但不必強求有聲。

二、牽引治療

傷科匯篡.旋台骨篇轉載陳氏秘法曰:凡頭從高處墜下頓縮者,

先用消風散或住痛散加麻藥服之,令患人仰臥,用布巾帶兜住下頦直

上。可見古代對頸部急性損傷已普遍應用布帶牽引治療。現代人對頸

椎病的治療,頜枕牽引也是較普遍和常用的手法。

頜枕牽引之著力點在下頜及枕部,故名頜枕牽引,俗稱頸椎牽引

。可分坐位牽引及臥位牽引兩種。對多數頸椎病患者有效,但也有少

數反應不佳者。

在牽引時,下頜的著力點常大於枕部的著力點,若牽引使頸部輕

度後仰,則頸椎後部常得不到鬆解,以致影嚮療效。牽引時使頸部輕

度前屈,至少是直線位較易見效。

牽引重量可以從小重量開始,坐位牽引可用2~3公斤,如無反

應可逐漸增加到5公斤,臥位牽引可從5公斤開始,最重不宜超過10

公斤。要注意患者由於頸部疼痛,項棘肌痙攣,牽引時未能完全放鬆

頸部肌肉,則不見效。同時要注意避免損傷顳頜關節。

三、功能鍛練

對於頸椎病可經由太極奉、外丹功等做全身性的鍛練,也可用頸

項的功能鍛練,以增強局部肌力,滑利頸椎關節,緩解症狀。

(一)哪吒探海(前伸探海)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雙手叉腰。

(2) 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左前下方,眼看前下方約2公尺處,似向

海底窺探一樣。

(3) 還原。

(4) 頭頸前伸并側轉向右前下方,眼看前下方。

(5) 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二)犀牛望月(回頭望月)

(1) 預備姿勢:同上。

(2) 頭頸向左後上方盡力轉,眼看左後上方,似向天空看望月亮

一樣。

(3) 還原。

(4) 頭頸轉向右後上方。

(5) 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頸部慢慢轉動,轉動時需

稍用力,轉回時亦需慢慢轉回。

(6) 上身及腰部不要轉動,轉頭時下頜微向內收。

(三)霸王舉鼎(雙手舉鼎)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與肩平寬,兩臂屈肘,雙手虛握拳,平

放胸前,高與肩平。

(2) 兩拳逐漸鬆開,掌心向上,兩臂柔和地向上直舉,眼隨兩掌

上舉而向上看。

(3) 兩手逐漸下降,下降時掌漸握成虛拳,手指稍用力恢復預備

姿勢。上舉時吸氣,下降時呼氣。

(四)仙人推碑(轉腰推碑)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臂自然下垂。

(2) 向左轉体,右手成立掌向正前方推出,臂與肩平,左手握拳

,抽至左腰際抱肘,頭向後轉,眼看左後方。

(3) 向右轉体,左手變立掌向正前方推出,臂與肩平,手掌伸直

,右掌變拳,抽回右腰際抱肘,眼看右後方。手掌推出時吸氣,手掌

收回時呼氣。動作要緩慢,手腕稍用力,臂部不要僵硬,兩腿立定不

動。

四、針灸治療

針灸有行氣活血,和絡止痛,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治療本病對

改善症狀及減輕疼痛有良好的療效,各地學者有不同的針法及取穴。

不過,大抵說來,根據病因及臨床症狀的不同,本病在中醫上分為痹

阻型、瘀阻型、肝腎不足型三種,。

(1) 痹阻型 治則宜袪風散寒、舒經通絡,穴取風府、風池、天

柱、外關、合谷、列缺、大椎、落枕、後溪等。進針得氣後用提插捻

轉瀉法,留針20分鐘,針後艾條灸每穴五分鐘。

風府、風池、外關,祛風通絡;風府、大椎,通調督脈之陽氣,

以祛寒濕等陰霾之邪;天柱配後溪,以疏通太陽經經氣;列缺、落枕

,是治頸項強痛的經驗要穴,且十總穴有頭項尋列缺;列缺有主治頭

項疾患的作用。

(2) 瘀阻型 治則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穴取天柱、大椎、身柱

、膈俞、曲池、陰郗、陽溪、後溪等。進針得氣後用提插瀉法,留針

20~30分鐘。

膈俞,血之會穴;陰郗,為心經之郗穴,心主血。瀉此二穴,能

起活血化瘀之作用;大椎、身柱,疏通督脈之經氣;天柱、後溪,疏

通太陽經氣,且督脈太陽經均循行頸項,故共奏行氣通經之功,為治

頸強的要穴;曲池、陽溪,通調陽明經經氣。

(3) 肝腎不足型 治則宜滋水涵木、調和氣血。針刺用補法,穴

取肝俞、腎俞、血海、膈俞、氣海、申脈、懸鐘、髀關、足三里。

補腎俞、血海、膈俞,滋陰血濡筋


  • 留言者: judyyog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1-08 00:57:14

給先前想訂書的網友:
那本anatomy yoga因為同學反應熱烈所以剩不多,再加上,有心想訂
的同學都沒回信給我,所以我無法在第一時間確知意願,因此,只保留有
親自連絡並留下地址的同學,先在此向向隅的同學說一聲:歹謝.
但,博客來也有,一本638元,也很便宜.
judy


  • 留言者: 小V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1-08 10:53:30

Judy您好,這篇文章真是及時雨,因為我最近正在看中醫,治療頸椎壓
迫. 這篇真是大全阿!!感謝
另外請教,若是頸椎過直該怎樣處理? 我好像就是越來越flat….


  • 留言者: jenny
  • Email: jennysklin@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01-08 20:48:53

Judy: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effort sharing thes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us. Though I seldom
reseponse to you I am really touched by your hard
work that is so helpful to our life. I almost see
your web-site everyday and I think many other yoga-
lovers do, too.
Thank you for you bring us so much and wish you be
always happy and healthy.

Jenny


  • 留言者: sarvik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1-09 11:08:59

樓上朋友所言,也是大家的心聲,感恩judy老師!!!
請教老師:
美尼爾式症患者,在練習體位法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或禁忌?
那些體式較適合有此病症者練習?
謝謝妳!
sarvika


  • 留言者: Kobie
  • Email: Kobie135@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1-27 01:05:02

Hi Judy,

很高興發現你的網站
全都是很實用的資料
多謝你在此分享

對於一個初學瑜珈的我來說
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鍛鍊
因的我頸椎已有鈣化
同Sarvika一樣也有美尼爾式症
亦有耳鳴,低血壓,慢性鼻炎,手部因扭傷形成的囊踵
還有一對嚴重的扁平足
不過,這沒有令我對練習瑜珈卻步
我單單練Tree post
便練了七十多堂,雖然站立時只有短短的30秒
但那是莫名的喜悅
而低血壓,在我上了不到20堂的瑜珈,
血壓便回升至我兩年來從未有過的70/100

我希望有一天
亦可以站在瑜珈導師墊上
和別人分享我在瑜珈路上的點滴
真的很高興發現這裡


  • 留言者: judyyog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1-28 08:27:26

sarvika ,Kobie

美尼爾氏症是一種現代人的疾病,好發的真實原因,不明,但會造成患者
暈眩等症狀,有時看到的世界就如同梵谷的畫作一樣,是漩渦,有點天旋
地轉的感覺,一動就會全身不舒服,甚至會吐等等.
主要原因是淋巴管液滲出,造成耳內失衡.一個人要能立足於地,學問是
很大,要有眼睛及手腳的本體感以及耳朵和大腦等一起工作,才能確立
人體可以在各種體位法中處於平衡的狀態.(先前,曾有專文介紹)
瑜伽,對此症最大的幫助是促進人體循環系統的暢通,以及放鬆身心的
壓力,無形的壓力.
但,不當的體位有可能會加重其症狀,如倒立及肩立等反轉系列,必須審
慎練習,要有覺知的心,在做每一個當下,留意呼吸,放鬆再深入,深入再
放放鬆.
最後,祝大家平安
新年快樂,瑜伽同修們的健康就是我個人最大的喜悅
ps:不好意思,這麼晚回覆.
一起努力吧,瑜伽,比醫藥還要棒,真的,若不是,我也不會想要離開醫療
體系,若不離開,現在也己是主管級人物了,哈~~~
judy


  • 留言者: papago
  • Email: papago88888@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2-14 15:37:32

Dear Judy,
我是YOGA愛好者,接觸YOGA逾5年了!但去年底醫生囑咐不可運動,連
YOGA都不行,因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而且脊椎4,5節幾乎快連在
一起了! 請問真的無法做YOGA嗎? 或是有那些動作該避免?
請解惑,不勝感激!


  • 留言者: judyyog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2-17 23:20:26

papago
因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而且脊椎4,5節幾乎快連在
一起了,你提到的狀況還蠻嚴重的,若你真想練瑜伽,你要有覺知,一定
要避免肩頸的動作特別是頭後仰及肩立式及倒立或是反轉系列就是以
肩頸著地,腳部在上的動作都要避免.
瑜伽,是放鬆的技巧,是透過呼吸及專注在放鬆身心,你現在需要找到一
個好的老師指導,才有機會愈練愈好;或許有可能會愈來愈糟.
你現在會有手麻的狀況嗎
judy


  • 留言者: papago
  • Email: papago88888@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2-20 13:00:33

Dear Judy,

很感謝妳的回應.
已盡量避免那些動作了.
目前右手食指與中指有一點兒麻

papago


  • 留言者: judyyog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2-20 22:21:58

papago
你的手指會麻有可能是腕道症候群,手腕被一條很有名的神經給壓住
了,叫”正中神經”所以手指才會麻,但也可能是頸椎神經受壓迫所
引起,二者症狀很像,必須要醫師診斷.
若是腕道問題,那你不要做要用手掌撐地的動作如下犬式,手倒立式
等等,必要時戴護腕連大姆指那種.祝平安
judy


  • 留言者: papago
  • Email: papago88888@gmail.com
  • 網址:
  • 日期: 2008-02-21 16:25:10

Dear Judy,

謝謝您詳細回答!感恩喔!:)

papago


  • 留言者: Jessi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0-22 22:55:12

老師您好!
那像我如果做頭後仰的動作,會感覺頭頂脹脹的感覺,是正常的嗎?
例如蛇式,或弓式。麻煩您,謝謝。


  • 留言者: judyyoga
  • Email: you_loveyoga@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8-10-23 15:05:09

dear:
蛇式,或弓式的頭後仰,是往上往後伸展,而非整粒頭往後掉,應該是會
感受到頸部有被延展的感覺,頭頂,若太麻,當然不太好,表示有點點折
頸或充血,記得這些動作的重點在開胸和伸展脖子.
judy


  • 留言者: Roy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1-25 17:16:02

Ligamentum Nuchae
Pronunciation
(lig-a-men-tum nyO-chA)
A broad, fibrous, roughly triangular sagittal septum
in the back of the neck, separating the
right and left sides. It extends from the tips of the
spinous processes of all the cervical
vertebrae to attach to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external occipital crest. Caudally it is
continuous with the supraspinous ligament.

上周剛好學到項韌帶,查了老師文章,

【從椎動脈看頸椎】
項韌帶可出現條狀或片狀鈣化,韌帶鈣化提示頸椎的椎間盤已發生退行
性變,同時也可看做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可增強頸椎的穩定性。

【2008Aadil系列一:用下犬式檢測倒立】
像是倒立和耳朵的定位其實關聯不太大,倒和項韌帶ligament
nuchae的鬆緊有很大的關聯。,它是頸部許多肌肉的附著處,很重
要,它會影響頸椎的曲線及柔軟度。

Roy

分類: 脊椎/骨骼,Bone。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