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心情手札,Feeling

療癒瑜伽與葉克膜醫師

療癒瑜伽,老師你會教和上回一樣的東西嗎?

聽到同學這樣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同學是以動作來確認這堂課值不值得上,瑜伽=體位法,這種觀念深植人心,難改.於是乎,很多人練習多年,手腳仍然冰冷,氣血仍然不足,可是體位法講的頭頭是道,動作也很到位.

同學們,可能不明白,身體是全世界最精密的藝術品[……]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心血管+神經+癌症,Hear,Nerve,Cancer, 瑜伽哲學,Pholosophy, 脊椎/骨骼,Bone, 體位法分析,Asana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

善待細胞是健康第一步

今天早上看了discovery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節目,以往讀到的細胞核,DNA,RNA,全都躍然於腦中鮮活起來,用動畫加上情節果真令人印象深刻,目不轉睛盯著病毒從進入人體的細胞開始逐一過關斬將,用各種狡滑和機智騙過人體的免疫系統,最後侵入細胞的核心,將病毒碼置入DNA中以一個細胞為黑暗基地大[……]

Read more

分類: 呼吸,Breathing, 心情手札,Feeling | 標籤: | 發佈留言

人生,一場永無休止的戰鬥?

一個認真過生活的女生,認真求學,認真學習瑜伽,人生很短,要用十倍速的力量來完成今生想做的使命.她是一個拚命三娘,四十歲的當口,看見同事突然猝世,完全沒有任何跡像.她更努力地過生活,十倍速是不夠了,老師,我應該要用超光速完成我今生想做的事.

在她身上,我看到很多專業人士的影子,也看到過去[……]

Read more

分類: 待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標籤: | 8 則留言

你在跳瑜伽,拚體位法嗎?

昨天來了個同學,身材很好,那是你看到的.一般人只會看瘦不瘦,乳房大不大,腰細不細,腿粗不粗,身材好的定義,是以視覺的審美感來界定.

實際上,她的身材危機四伏.她自己也很清楚.她一舉手,眼尖的我在鏡中就提醒她,在瞄了一眼她的腳背,唉,狀況不好,整體循環和氣血都欠佳,如下:

1她集中[……]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標籤: | 2 則留言

一個瑜伽狂熱者的來信

Judy老師您好:

我學瑜珈大概五六年了。一開始接觸瑜珈就令我深深著迷,它像是嗎啡一樣令人上癮,無法自拔,我想,如果它是一種宗教,我無疑是它虔誠的信徒。

持續好久的時間,如果工作允許,我幾乎一星期有六天會去上瑜珈課。一開始愛上Ashtanga,太多的Chaturanga讓我手臂變得粗壯(對一個女生而言實在蠻困擾的!!),加上進階動作常需要很強的肌力,尤其是核心的力量,但這正是我最弱的部分。在上伸展課程時發現自己的柔軟度比一般同學好,Ashtanga的挫折感加上Stretch的成就感,我開始愛上伸展瑜珈,而陰瑜珈也是我愛的課程之一,因為它真的能讓我完全放鬆。

這樣瘋狂的沉溺在瑜珈的世界裡,直到我發現右膝的疼痛已經使我連簡單的瑜珈動作都沒辦法做,我才驚覺它的嚴重性,對一個Yogaholic而言,因身體的病痛而無法繼續練習是件多麼殘忍的事!!透過同事的介紹我去求助彭士峰醫師,沒錯,就是在Judy Yoga教授AK的彭士峰博士,目前我仍在接受治療中,也因此中斷瑜珈課程一個月了。

學生時代只在國中的健康教育學過人體的構造,粗略的概念讓我對彭醫師的診斷結果也理解有限,大致上是:

1:關節與關節之間過度磨擦加速軟組織的老化( 鈣化)

2:頸椎第三節&右骨盆錯位

3:檢測發現我伸展過後的肌肉較伸展前無力

4:肌筋膜受損(令我驚訝的是,不只是右腳受損,而是全身!!)

5:韌帶可能因為不當的扭轉而有撕裂傷,嚴重甚至可能斷裂

彭醫師說他無法斷定這些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是啦!他又不是神,也不是和我朝夕相處的人,怎麼有辦法斷言呢?!),但推測多少跟不當的瑜珈練習有關(天啊!瑜珈是我的神,說我是因它而受傷,這叫我情何以堪!太丟臉了吧!!不過即使我多麼不願意承認,聽完彭醫師的解釋,其實我心裡多少有點底了。)

他說他對瑜珈沒有太多的研究,所以很難明確告訴我甚麼動作不適合我做只是告訴我不要過度伸展讓關節過度摩擦等等,還說練瑜珈時不要跟別人比較,做到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即可,練瑜珈最重要的是練心,不在於體位法要練到多厲害等等。

其實我上課一點都沒有要和同學比較的心態,那些柔軟度較高的動作我是真的沒有勉強在做,是經過幾次練習就自然能做到的。曾經有個老師告訴我們,每次做動作要做到自己最大的極限,儘可能做到自己最大的伸展;而當你在課堂上做到比一般同學還極致的伸展,老師的一句”very good”會讓你更確定自己做的動作是對的。而且,當你筋骨拉開了,更大的伸展才會有肌肉拉扯到的感覺,可能因此口味會變得愈來越重吧!

但彭醫師卻說,拉鬆的韌帶更脆弱,更容易斷裂,這怎麼跟我在瑜珈課學到的觀念正好相反,陰瑜珈老師說伸展關節能強化結締組織。嗯~會不會是因為韌帶拉鬆了,更大的角度才能讓我有伸展的感覺,也因此關節扭曲的角度太大造成關節很大的壓力甚至受傷……

於是,我非常的confused,怎樣才叫過度的伸展?我要怎麼去判斷我做的動作對不對?什麼動作不適合我做?而怎樣的動作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傷害?,我很擔心這次病痛醫好了,不當的練習又會讓我再次受傷,我很想知道之前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所以我上網google,試著尋找是否有關於瑜珈運動傷害的文章,於是找到您的blog,又意外發現我的醫生竟然在您的瑜珈教室開班授課。真的好巧!而且發現原來他這麼專業,我這才放下心相信他可以將我醫好,嗯~真是不好意思!我的確在初期對他的醫術懷疑過。唉呦!畢竟這自然醫學對台灣絕大多數人而言確實是個陌生的醫療方式嘛!!

話說回來,其實之前我就曾不小心溜進您的樂活瑜珈醫學網站,當時覺得 哇!!這些文章也太專業了吧!是給醫學系的人看的吧?!所以馬上就默默地飄走……而這次不同,因為有所求吧,所以逼著自己耐著心去拜讀。我找到彭醫師提到的肌筋膜,當時第一次聽他提到這名詞時我真是一頭霧水,看了您的文章似懂非懂,實在不確定我理解的對不對,又看了幾篇您上AK的心得,一堆專有名詞加上沒看過實際的構造,對於沒有受過基本醫學常識的我真的有點難懂,但我深知我必須要了解這些。畢竟,說實在的,一般大型的瑜珈中心,一個班級可能有好幾十個人一起上課,老師根本無法照顧到每個人,而且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會仔細地講解每個動作,常常我們需要自己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去摸索,有時還不見得摸對了呢!而仿間大部分的瑜珈書也沒能深入的探討。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免重蹈覆輒,我一定得增加自己這方面的知識才行。

因為看了您介紹”瑜珈解剖書”,於是我昨天特地去書店逛逛,我買了但目前還只停留在第一章,大概翻了一下後面的內容才發現,哇~明明瑜珈是這麼好的運動,因為它幾乎可以鍛鍊到身體的每一吋肌肉,真的很了不起,但反觀我自己,真是汗顏,竟然練到讓自己受傷,哎呀!總之都是因為無知造成的……我又翻了一些其他相關的書,人體解剖之類的,實在難懂又無趣。

所以才想到回來寫這封信跟您求救,我想我應該從基本的東西學起,但不知從何開始,看到您那邊開很多課,可否麻煩您給我一些建議,我應該從哪方面課程開始入門,預計何時開課?另外,有沒有什麼書可以參考而且適合我的程度呢?

最後,謝謝您耐心的看完這封信~

Namaste!

2010/6/5 yifangchan

————————————————————————————————————————————-

Dear:

你並不是第一個寫這麼多感慨的話給我的人,並不是第一.所以,每每看了,心都會很疼,瑜伽老師的養成過於浮濫。只懂體位法,只懂這個流派的好處,不看經典,不重視靈性的修行,更不懂的是,尊重每個學生的身體,尊重的背後代表著一個瑜伽老師的專業能力,它不是指體位法編排的是否流暢,學生的感受是否舒服,它指的是,瑜伽老師的瑜伽醫學專業能力是否足夠。

請記得,不是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倒立,也不是每個人都要學會劈腿.瑜伽是在學會平衡,身心處在中庸之道.

請不要把瑜伽變成一種狂熱,那是一種偏執,心的偏執.

“While I thought that I was learning how to live, I have been learning how to die.”

你以為你在學習生存,其實你在學習如何死亡。

Leonardo da Vinci達文西

文藝復興巨擎達文西的一番話,現在讀來,仍然深刻。Dear,你是練過頭了。在心的方面也是,心太狂野了。建議你,要學會讀經典。重温瑜伽的八支精神,好好明白Yama、Niyama,再來才是Asana….但最後三支最重要Dharana,Dhyana,Samadhi。

瑜伽的精神就像一顆大樹,有八大重要精神The eight limbs of Ashtanga Yoga are:

自律Yama – code of conduct, self-restraint

他律Niyama – religious observances, commitments to practice, such as study and devotion

體位法Āsana – integr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

生命能量控制法Pranayama – regulation of breath leading to integration of mind and body

感官收攝Pratyahara – abstraction of the senses,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of perception from their objects

專注Dharana – concentration, one-pointedness of mind

冥想Dhyana – meditation (quiet activity that leads to samadhi)

三摩地Samādhi – the quiet state of blissful awareness, superconscious state.

請想想,身為一個瑜伽瘋狂者,曾花多少時間在專注及冥想上.長期執著在體位法的操練,讓關節及韌帶因過度操練而引發病痛,病痛正是此時的你最好的老師,它教你學會緊急剎車,從現在這一刻開始,要好好學會感恩,感恩身體,感恩一切人事物。否則,心是永遠不會覺醒。因為身體長期以來都默默忍受無知心靈的摧殘……但,現在是很好的機會,重新認識身體。

若你有興趣瑜伽研習營,可先看這一兩個月整理的上課重點心得。瑜伽醫學研習營Level One/Two/Three是設計給對瑜伽有興趣的人所上的課。但目前已開課了,下回有空可以報名參加。相信我,你會愈來愈好!真的。瑜伽不是一門宗教,也不是你的神,你所追求的是體位法,是一種幻象,它具有二元對立的本質,具有走向毀滅與分解的趨勢,體位法的好與壞與內在的平靜是完全不同的,有時真正高難度的體位法是靜坐,就是盤坐,練習大腦放空,那種無形的體位法才是最難練的,學會控制自己的心緒傾向吧。

往往在上課結束時,一聲NAMASTE──是指向你內在的神性本質致敬。走回內在的神性,那才是瑜伽,所有的體位法都在訓練你學會放下,學會放慢生活的步伐,不要執著任何表象的事物,往回走,走到心靈的最深處,那是這一世生命初來乍到的地方。

加油!很開心,你寫這麼長的一封信給我。如果,願意,可否將信公布在部落格,我想你一路走來的心得,可以讓很多仍執著於體位法的人,有一個警醒的機會。

唉~這也是我為何潛心寫瑜伽醫學部落格的原因。有時,寧願自己的眼睛不要那麼地明亮,只要專心地教體位法編得流暢,在整堂課中,讓學生有挑戰自我極限的快感,只要做到這些,基本上就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但,受過醫療專業訓練的覺知力,令我有第三眼的能耐,可以感受到每個人身體特質的不同,若練習方法不對就會發生可預期的傷害,但有時苦口婆心仍不敵學生心中那股好勝心。謹以印度聖雄甘地的話共勉之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活著,就好像明天即將死去。學習,就好像你能永遠地活著。

Mahatma Gandhi quotes (Indian Philosopher, internationally esteemed for his doctrine of nonviolent protest, 1869-1948)

加油,你一定要幸福呵。有空來教室上課吧,或是來聊聊天也好。

祝平安

遊走雲水間的Judy

[……]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標籤: , , | 發佈留言

父親心肌梗塞的陪病手扎


老爸要出院了,真是可喜可賀,今天是周四,前晚他老人家一夜沒睡,因為前三四天隔壁住進一個新病人,用呼吸器,年紀也很大了,我先生說:狀況不好,可能撐不了多久,我看了也有同感,沒想到,那個晚上,狀況極糟了,九九九,7011九九九,在全力急救無效之下,人,當晚就走了.

老爸,在旁邊躺著,看著一個人活著進來,躺著出去,大概心裡也不好受,我想,還是快快出院好了.
今晚去看他,他老兄竟然還想懶在醫院,因為怕一回去,老媽不會照顧他,老實說媽是少一根筋,或許兩根好了,但絕不會見死不救.....除非民視八點檔在播,否則大部分的時間是非常清醒著,因為看她可以碎碎唸一拖拉庫的陳年往事,就絕對相信她的腦袋好得很.但,老爸就是太細心了,心思很細,想很多,又不說出來,這兩個人從年輕就是絕配,就像是冰和火一樣,還好,隨著年紀增長,雙方的丹田都沒力,對罵的力道也不如以往,現在家裡說話最大聲的,就是孫子,孫子最大.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感覺對,很重要,但比感覺更重要的是,雙方的保容和默契,知道對方要爆發了,就趕快閉嘴,或是遠離現場,學學胡適,當河東獅吼時,就到外頭轉轉,就這麼轉轉,一輩子也就這麼過了.

很少生氣但只對小牡羊座發瘋的Judy

12/14/2009

爸爸的狀況愈來愈好,我的心情也跟著輕快起來了,親人之間的情感有時就像一條細線一樣,會無時不刻地牽動內在最敏感的那條神經,那是心的延伸,是骨肉相連的印記.

記得有一回,在九份,六歲的兒子一溜煙地就竄入人群中,逆向奔跑,九份彎彎曲曲的街弄,的確是玩躲貓貓的好地方,他以為這樣可以讓姐姐坃興大發,和他大戰一場,但確沒想到,我當時,看到他消先在我的眼前那三秒鐘,簡直是世界末日的到來,頭腦一陣空白,心跳停止,血壓升高,我大喊著:安古,去追你弟弟,快.....

於是,小六的老大也消失在人群中,我在原地十分惶恐,不知該不該也去追這兩個小孩,但萬一先生回來找不到我們三個中的任何一個,那麼全家就會完全走散,在九份熱鬧的人潮中,我發現自己很無助,後來,再也無法等待,於是我也追了過去,但無論我如何尋找,總是看不到他們姐弟的身影,心....涼了一大截.

我摀著胸口,努力地呼吸著,保持冷靜,回到原來的地方等待...我心裡浮現千萬種畫面,我已經有心裡準備會被眾人如何的咒罵著,我不會還嘴,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一時的疏失,讓小孩走失,那種痛,比千刀萬剮還更心痛.在那當下,我體會到心是如何地冷..如何地絕望,如何地無助.

一切都失去意義.這個世界雖然仍在運轉,但對我而言,世界已經被毀滅,存在,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我可以體會先前電視新聞,一個單親媽媽養了三個小孩,在看完午夜場2012的凌晨,發生大火,三個小孩搶救不及全死在火場裡,唯一,一位倖存者,就是媽媽.她,當時喊著小孩,也急著查看著火點,就在幾秒鐘不到的時間,大火已吞滅了三個小孩,只有她一個人逃出,有人問她:為何不先救小孩,只顧自己逃命?

我想,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幸福的,因為他沒有在火場逃生的任何經驗,但這個幸福的人的這一句話,可能是壓死這個媽媽最後的求生意志.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著孩子們平安地成長,即便要犠性性命換取孩子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死,何足惜,但求死得其所.死亡,只是肉體的告別,對於有靈性的修行者,死亡就像是提早下了車站一樣,人生還有其他的旅程要展開.

父親,本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漢,但自從兒孫滿堂後,他的求生意志十分旺盛,他想健康的活下去,想看看兒孫們長大成人,但面對疾病的來襲,他又痛苦不堪,時時呻吟,常常嘟嚷著:今晚恐怕是過不去了.看著父親痛苦,心也會揪在一起,看著父親像小孩樣要人哄著學走路,又是氣又是笑,想當年,他老兄生氣時常穿軍鞋踹我們,那個一知死活地敢頂嘴,一定沒命!!

現在,我卻像照顧小嬰兒一般地撫摸著他的額頭,輕柔地幫他按摩全身,老小老小,果然如此.
希望自己老了以後,仍能到處走動走動,不會倒立,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要人生有三好:
吃得好,睡得好,拉得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父親快出院了,下周會寫新的文章,感謝大家的關心.

Judy

-------------------------------------------

心,真的很重要,練習瑜伽就是在練習如何控制思緒的浮動.

這是看不到的心.要練習讓靈台清靜不受八風影響,很難.

但看得到的心,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由血肉交構而成的重要器官,讓它能快樂的工作,也很難.

自從,父親自上星期二心肌梗塞之後,我對心就有了多重的體認.

很多人練習瑜伽,就是為了獲得健康,這是最基礎的要求,但所有的健康,都必須要有一口氣的存在,那口氣必須由心臟來供應.

父親因長年抽菸,所以老了,氣喘,每每爬山就會體力不支,但近一兩年,則是走不遠,走快一點,就很累....該死的我,一直都相信這是氣喘引起的,他這十年都在長庚看病拿藥,面對這種老病患,有時診斷模式會形式化.氣喘,其實並不是他會喘的唯一原因,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他的心臟血液供應出了問題,冠狀動脈阻塞,五條有三條都阻住,另兩條支離破碎,所以,他會喘會走不遠.

有時,我會想起,王建煊前些日子說的話:

父親一輩子辛苦,哪有機會出國觀光,出國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夢,但是他真的不想出國玩嗎?他當然也想去看看,這不用問,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我們做子女的,為甚麼就顧自己觀光,未替老人家安排一下呢?沒錢嗎?沒時間嗎?父親老了不宜遠遊嗎?都不是,坦白說,是因為他有個不孝的兒子,不但不孝,也欠智慧,因為聖經箴言10:1說「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

想到這件事,我每次都會忍不住流淚,我似乎看到父親想開口說:「兒子,帶我一起去好嗎?」的樣子,父親離世快20年了,後悔來不及了!後來我陪母親出國觀光,以免再有遺憾,美國、日本、韓國、大陸都去過了,可是現在母親94歲了,沒有體力來享受出國觀光的樂趣了,還是來不及了!

我想,我是愚笨的,心思仍不夠周慮,仍無法體會父親在埋怨時體力不支時背後真正的原因,現在才知道心血管的阻塞已是非常嚴重,還好及時發現,仍有強求的空間.
昨天夜裡,在加護病房,看到父親從昨中午一直開到晚上六點多才出來,他的面容很平和,像是睡著了一樣,問一下護士,她說半夜應該會醒來,希望,他醒來之後,一切喘的問題可以改善,那怕只是一點點,他也會很開心,雖然,這回他真的很開....心....,但他的心願很小,就是不要再喘了.
他說:開心臟,不會怕,只要不喘,我一切ok啦
天呵...八十歲的他,最後那一句是用英文...可見,這位老人家真的是豁出去了,因為他不想在六歲小孫子前面丟臉,因為身為爺爺的他,問小孫子怕不怕開刀,結果,這位天兵說:有什麼好怕,膽小鬼才會怕....我是超人耶^^
面對超人,父親頓時神勇起來,大聲說:爺爺,一點也不怕!!!
呵...老實說,還是心裡毛毛的,我看得出來....

對了,各位的長輩若有胸痛的經驗,要切記一定要檢查一下心臟的功能,若沒有但愛吃油炸物的人,也最好做一下心血管檢查,我大嫂的二舅,貴為署立醫院院長,壯年,沒過世,不要想太多.在一次健檢中,發現冠狀動脈也是五條阻三條,所以及時開刀撿回一命,最可怕的是,他...沒有任何症狀,就像前幾天猝死的港星陳鴻烈,潘迎紫的前夫,在拍片片場猝死..這是最令人錯愕的結局.更錯愕的是,若這些身體藏著未爆彈的人,是你的學生.....那後果,恐怕更難想像.

其實瑜伽教學一點都不簡單....若真的明白一些事....

再次祝各位平安,我要去探病了

judy

[……]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發佈留言

八八水患~阿禮部落的求救

那天,很意外,收到一封長長的信,是Level 2的畢業生寄來的。

香玲,一個很美的名字。

她寫了一封長長的信給我,比她的學習報告還要認真。讀完這封信後,雖然事情很多,又有一堆文稿待寫,但,心中始終忘不了她在信中提到的阿禮部落--遠在屏東霧台的人間桃源;但如今卻慘遭莫拉克水患肆虐被迫遷村的魯凱部落。 想到魯凱族,就令人想到超級星光大道的梁文音,她的歌聲,美如天籟。她,正是魯凱族人,一個以百合花為象徵的部落,在魯凱的文化裡,唯有勇敢的獵人及良善的女子得以配戴,百合花在此象徵著勇氣及榮譽。

 為了更深入了解阿禮,上網查了許多資訊,才發現原來阿禮的訊息無所不在.

而如今,神的旨意,讓生命彼此有了重疊,感謝香玲的來信.

其中一則有關村長唐輝次,在大洪水來臨之夕,臨機立斷,要求每一個村民撤離家園安置在安全點等待救援,事後證明,在阿禮下方的小林村因應變不及,而慘遭幾近全村滅村的命運.村長的英勇行為,令人敬佩.他的機智來自細心的觀察,因為他發現這次颱風來襲,雨勢下得太過可怕,可能會發生危險,趕緊挨家挨戶的叫大家趕快撤離,終於保住全村六十八名居民的生命!全村倖免於難,村長功不可沒。而他,正是阿禮村的村長。

另外一則也很感動人心的新聞是,直升機一一撤退村民,有四人留守到最後一批,分別是古秀惠,包泰德及包春男及麥俊雄等四人,他們處置部落裡食物、牲畜放生、挨家挨戶把積水倒掉避免蚊蟲聚積後,再搭機下山,這些動作是因為他們堅信,有一天他們會回來重建家園,「我們一定會回來」在他們最後一眼凝視家園時,心裡縱有萬般不捨,但也更堅定回家的決心。其中古秀惠及包泰德兩人,是阿禮村青壯年外流人口中,唯一願意重返家園,開設民宿蘇木古,協助部落發展的中堅份子.而如今,重建家園的重擔也將落在這群有心人的身上.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但洪水無情,在水患過後,留下的僅剩殘垣殘壁,面對破壞的家園,他們無法居住,目前雖被政府被安排住在八軍團,衣食足以溫飽,但身上流著原住民血液的他們,仍想回到山上,面對競爭激烈人心複雜的平地社會,他們的心就像老鷹離開了天空,魚兒離開了大海,雖得以苟活,但心中永遠找不到歸屬感。

靈魂,永遠無法得到安息.山,是祖靈的家,也是他們未來的家.

回家的路,需要你我的努力,可以出錢也可以出力,相信你的付出,會在所有阿禮村村民的心中,留下幸福的迴響。以下就是香玲的信及香玲的朋友,一位阿禮部落的年青人所發出的一封求救信,

----------------------------------------------------------------
judy你好:

我是姚香玲,去年曾上過你的Key muscle。小瑜也是我介紹的學員,不知你還有印象否?今有一事相託,因你的網站每天都有數百人點閱,想借助你的網站刊登前一封信之內容。

轉寄給你的信,是我的重訓教練所發出的信,他的家鄉→屏東縣霧台鄉阿禮部落,一個美麗非常的村莊,部落內全都是魯凱族人,魯凱族人在台灣約有1萬2千名, 屬少數族群。今因88水災重創了部落,唯一的道路台24線坍方,致使回家的路不知何時,住了好幾世代的村莊要遷村不容易,且當初逃出時,身上都是孑然一 身。想想我們是多麼幸運的一群ㄚ!

既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大家就應互助。幫助一群遇到天災,無奈無助的人,捐款或捐物資都可,物資方面例二手衣服、鞋子、棉被等。
想知道了解阿禮部落,可上網觀看。http://blog.yam.com/chlin_tw/category/767263  。這是一位遊人留下的美麗鏡頭。
阿禮部落格→ http://blog.yam.com/ADIRI

為何他們要自救?

因各界的捐款到他們部落上的並不多,且有層層關卡,時間上也會有所拖延。雖今要全部遷移到國軍營房居住,但因不是長久之計,最後他們還是 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根,只是重回重建的路,都需一筆資金。所以若你能刊登尋求幫助的內容,讓更多人看到,我想多少會有直接實質性的幫助!至於捐款收據,鄉長 會開立證明,以利捐款人明年申報所得稅。在此我先代此阿禮青年跟你說謝!

po上文章之時,可把上列的2個網站po上,好讓大家更了解此部落!

若你能幫上這個忙,對阿禮部落來說,也是大恩大德ㄧ件,我相信族人會對你感恩的!
非常謝謝!
最後祝闔家平安!
 
香玲2009/8/29

我們需要你的幫助 請你伸出援手

匯款專戶
戶名 阿禮村里建設基金 郵局局號 0071136 帳號 0011371
匯款請註明88水災及姓名電話住址(這是鄉公所原本就發放的帳戶,因88水災故用此帳號募捐,請一定註明88水災。)
聯絡電話︰羅春男0928942612 (阿禮村村幹事)
捐贈物資請寄屏東文化園區管理局
聯絡電話:
包仙妹 0933-245381         0933-245381 (阿禮部落婦女聚會所)
歐春梅   0919-965819         0919-965819
葉秀英   0912-719435         0912-719435(阿禮部落婦女會代表)
缺的物資:
1.各種罐頭:玉米/肉類/麵筋……
2.老人家和小孩的奶粉奶瓶
3.睡袋,二手衣物,男女免洗內褲
4.洗髮精、沐浴乳、衛生紙、牙刷牙膏等個人盥洗清潔用品
5.簡易急救藥品 (優碘/ok繃/生理食鹽水/紗布繃帶膠帶棉花棒…那些)
需要阿禮村簡易名冊請聯絡杜雪芬0938868058

有捐款到我們帳戶的朋友,不好意思,因為簿子在霧台鄉公所內,等道路通後我們才能知道詳細資料,你需要的證明我們需要久一點的時間才能寄到你的手上,請耐心等候。謝謝。

來自於莫拉克颱風受災的村莊求救信
Dear my all friend
這是一封是來自於莫拉克颱風受災的村莊求救信.我的家園遠在屏東縣霧台鄉阿禮村的原住民部落.因為颱風導致我們全村必須要緊急撤離.
颱風過境不僅摧毀我們村莊.許多住宅被土石流摧毀.土石鬆動阻斷唯一的道路.我們等不及政府的幫忙.等待政府支援之際.我們更需要你們的幫忙.希望社會捐款來幫助我們重建.
我們迫切需要你的支持.希望你們可以發揮愛心.幫助我們重建家園.這不是私人帳戶.而是我們村莊自救會的所設立之帳戶.捐款後村長會開立證明.並公開款項所用之處.
戶名:阿禮村里建設基金
郵政局號  0071136      帳號  0011371  請註明:88專戶
連絡人:0928-942 612   電話:羅春男
謝謝….請大家幫忙.有錢請盡一份心力.或是幫忙轉寄.
ps:圖片裡的木雕是蘇古木的老板娘的作品,有很味道,是一位croter攝影大哥拍攝的.

美麗的阿禮部落,只剩追憶
2009-08-20 20:02:47 TVBS 吳御曄 
重災區小林村的上方,其實有個原住民部落「阿禮」,很巧在這次風災前一個禮拜,金鐘導演溫知儀剛好到這邊取景,小小的村落和教堂美景,甚至連遠方的六龜全都入鏡,雖然阿禮部落的居民在風災後,全都安全撤離,但村落裡的建築和自然景觀,現在只能在影片中回憶。

小教堂加上小小的平房,這裡就是阿禮部落,也就是重災區小林村的正上方,這些美景,現在全部都只能在影片裡面才能看到,88水災前一週,因為「娘惹滋味」 拿下金鐘獎的導演溫知儀上山取景,卻替這個小部落,留下最後影像。演員北原山貓:「感觸最好的就是,他們那種熱情,看到我們拍戲,會過來幫忙,那種精神。」
這一幕主角內心戲的場景,斷崖的那端就是這次同樣被重創的六龜,其實阿禮部落就在小林村的上方,因為風景優美,被國片相中,來這邊拍攝取景,小小部落裡面 雖然只有居民不多,但卻是當天附近, 唯一成功全村撤離自救的村落,人都平安,但是村落裡面,只剩下這座教堂,沒被崩塌的土石淹沒。
北原山貓:「跟他們聯絡的時候還好,還找到他們,原地重建,就是我們原住民的想法。」

還是想回家,就算昔日家園只剩下影片裡面的吉光片羽,但阿禮鄉民還是堅持要回到自己土地落腳,美麗的阿禮部落,只剩下影片可以追憶。
新聞來源:TVBS

我們還要再回去!
中國時報【林和生、潘建志/屏東報導】
「我們還要再回去!等路通了,就算只能走路,也要走回家。」阿禮部落最後撤離的四位村民,十四日處置部落裡食物、牲畜放生、挨家挨戶把積水倒掉避免蚊蟲聚 積後搭機下山,這些動作被視為替族人回家鋪路。昨天直升機最後一架次,撤離阿禮村民古秀惠、包泰德、包春男、麥俊雄,他們在全村撤退時自願留在家鄉善後。 古秀惠說,阿禮永遠是我們的家,等路開通了,族人都想回去,為此後續事宜不能馬虎。
包泰德解釋,原本十四、十五日是豐年祭,家家戶戶準備有豐盛食物,無奈風災來臨族人撤退,為不讓糧食腐爛引來蚊蠅,他們自願留下來處理。
四人挨家挨戶巡視,把食物做適當處置,更將牲畜放養,避免牠們餓死,還將屋內積水倒掉,巡視後才安心下山。
有兩位伊拉部落居民龍連吉、馬信富,在八月初上山整地,因沒攜帶通訊設備,不知道颱風消息,直到八日當天風雨交加,龍連吉說,所有回家的路都被洪水阻斷,本來以為活下來機會渺茫,最後幸運脫困全靠上帝幫忙。
馬信富則說,這幾天躲在樹幹、石頭下,迂迴走三天、三夜才到阿禮,靠著事先準備糧食度日,越過幾個山頭才看到人影,能再次見到親人,兩人都紅了眼眶。
 
村長機警急撤民 阿禮部落一個沒少
 作者:蔡珮芸   |   更新日期:2009/08/13
 受地形影響,屏東縣霧台鄉的阿禮村,連直升機都無法降落,正當大家都擔心村民安危時,外面的親友收到村裡傳來的簡訊,全村68位村民全都平安,一個 都沒少,原來是村長唐輝次,颱風來時發現雨勢下得太過可怕,可能會發生危險,趕緊挨家挨戶的叫大家趕快撤離,終於保住全村居民的生命!
終於等到這一刻,直升機緩緩降落,到達安全的地方,雖然驚魂未定,卻也欣喜自己可以安全獲救!阿禮村民:「我很高興下來了!我看到村莊都好想哭喔!我來這邊好高興!」
仔細紀錄,每個名字都相當重要,阿禮災民能夠全數獲救,第一功臣就是他,村長唐輝次,颱風當天他發現雨勢太大,可能會發生意外,當機立斷,挨家挨戶叫大家快逃。阿禮村民:「這次村長表現得非常傑出,他第一時間把人員疏散到活動中心,以至於這次沒有人員傷亡。」
其實,村長不僅徒步呼救每個人,也心繫村民的身家財產,將村民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後,和幾個年輕的村民,冒著生命危險,把受災的畫面拍攝下來,紀錄這可怕風災摧毀家園,所帶來的震撼!
村長唐輝次:「這是做村長應盡的責任,就盡量安慰我們的部落,不要緊張,平安就好,因為我們都是基督徒,我們也全部交給上帝。」
把一切都交給了上帝,篤信基督的阿禮部落,靠著村長的正確判斷,還有村民們團結一心的自救,讓全村的人都順利脫困,雖然家毀了,只要活著,重建家園的希望永遠不會消失。

屏東阿禮部落
去年年底與今年年初有機會,擔任中華電信基金會〝數位好厝邊〞的偏遠部落寬頻計畫的隨行攝影紀錄,從台北來到屏東的霧台的阿禮村,對於這個在地圖上屏東深處的村落感到非常的好奇與一點點小小的不安。當車子從山地門一路往上,經過入山檢查站,一路大山圍繞著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車程,經過幾個坍方地點,才來到阿禮村。
一進到阿禮村,先是被四面環山風景震撼住了,再來就是村長的魯凱族語廣播,魯凱族語回蕩在山間,絕對是一種度外仙境的氣氛。

阿禮部落身處深山,在我們這次趟訪前,只有室內電話可以通聯,手機與我們一般生活習以為常的ADSL或是手機訊號都沒有到達阿禮,而我們這次的目的就是將寬頻還有電腦送上阿禮部落。

阿禮部落因為人口外流的關係,村裡大多是老年人,年輕的孩子因為學校都在山下,所以都到山下去住了,但是村裡頭有一對青年夫妻是特地從都市回到阿禮來,他們開民宿,希望可以替自己的部落做些什麼。民宿叫做『穌木古』,老闆包泰德與老闆娘古秀慧親手一木一磚打造起來的,老闆娘不僅有一手好廚藝,並且繪畫木雕樣樣都行,老闆娘謙虛的說只是興趣讓我們汗顏不已。而且熱心於社區事務老闆娘自己出了一本『阿禮風』的刊物,裡頭介紹阿禮村的風光文化,而且還號招阿禮的歸鄉遊子成立「阿禮部落營造勞動合作社」幫助阿禮爭取很多資源,像這次寬頻可以深入偏遠的阿禮,也是老闆娘爭取來的,這樣的行動力,讓我們這些什麼都急的都市人好像都跟不太上(是說我自己拖半天才寫上來)。

老闆娘古秀慧說,其實阿禮村四周有許多非常珍貴的天然資源,她就指著對面山腰的一條道路,那原本是要通往魯凱族聖地小鬼湖(註)的路徑,因為林務局山林保護政策,路壞就不在修了,車子不能過,卻成了最佳了森林步道。『穌木古』民宿開門就可以看到大山,想要逃開都市煩囂是絕對非常好的選擇,而且手機收不到訊號降低焦慮感,哈!但是現在網路通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親自來看看(民宿有兩間房,要去先問路況喔!)。

阿禮村簡歷–

阿禮村約為三百五十年前,由好茶分出而創立,位於井步山東北山腹,標高約1000公尺處,阿禮村自建社後便從未遷徙過,因此是屏東縣境內最居深山、海拔最高的村莊。往昔阿禮村與鄰近的魯凱族(Rukai)與排灣族(Paiwan)部落皆友好。民國39年間,有部分村民遷移至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及金峰鄉的嘉蘭村。本村為前往魯凱族(Rukai)聖地小鬼湖的前哨站,屬於山地甲級管制區。阿禮村曾設有阿禮國小,但因部落人口外流嚴重,廢校已久。本村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村中種有櫻花樹及楓樹,每到花開季節,非常美麗,極適合賞櫻及賞楓。本村以往曾以出產長跑選手而著名。資料來源《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catalog.ndap.org.tw/?URN=1805560
本文及圖片來自http://www.wretch.cc/blog/croter/16850021

[……]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發佈留言

八八水災需要您的幫忙

Dear all:

今年的八八水災比起八七水災更令人感同身受,八七水災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歷史名詞,但八八水災卻是許多人生命中的浩劫.

一場無情的風雨將我們最摯愛的親人困在人間煉獄裡,那悲慘的畫面透過SNG的畫面傳送到每個人的心中,人心是肉做的,心靈是相連的,雖然不相識但身上流著同樣的熱血[……]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發佈留言

道~游於藝:認識姜一涵與孫超

今早看報,看到兩篇文章,極佳,願與各位分享.

道,存在大自然裡,而藝術家則能透過游於藝的方式,將其精髓顯露出來,文字有其局限性,但藝術的創作卻打破這個桎梏,它令觀者及創造者達到一種心靈交契的境界.

瑜伽,也是一門藝術,是內在心靈與外在心靈的對話,不需要學問的加持,也不需要高難度體位法的幫襯,需要的是一顆臣服至上的心,一切來自因緣合和,一切終將歸於塵土,在空的境界中,看見永恒不變的真我.

隱地和席幕容,一直是我心嚮往之的文壇前輩,文字簡潔,筆墨間涵藏著人生的道理.呵,真正的人生就在開門七件事,就在尋常日子裡,記得有老師曾說過,瑜伽的練習不在教室,在百般聊賴的生活裡,如何約束一顆由七情六慾的心所起的變化,重點在約束,重點在yama,niyama,即使不練習asana,pranayama也一樣可以進入samadhi的境界.這句話,令人震撼,凡夫如我者,是如此無知.

愈飽滿的稻穗,頭愈低垂.

年歲愈長,體會愈長,願各位能學習以下兩位主人翁的精神,在求學的路上不斷精進,但千萬要記得,老子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問,只是階段,終究是要割捨著.藝術家與工匠的差異,也正在此.

返璞歸真.回歸嬰兒狀態 我的老師姜一涵  
隱地  (20090314) 

          生命皆奇特。當我們年老時,回頭看自己的人生,所有和我們相遇的人,每個人皆有其神祕、獨特之處。在長長或短短的人生路上,我們都難免有挫折、軟弱之時,幸虧總會遇到一些扶助我們的貴人。

     我的生命史上,也和大家一樣,有過幾位貴人,譬如我最初的長官-曹建中和李世雄先生,還有我入文壇之後,遇到的林海音和王鼎鈞先生,但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貴人應該是我的老師姜一涵先生。 
     姜老師不但是我的貴人,在我看來,他也是一個奇人,他的毅力和生命力之強,令我驚嘆! 

     我雖生在上海,卻是鄉下長大的孩子。六十年前的中國農村,幾乎是文盲的社會,所以直到十歲時來到台灣,我還不識一個大字。因為進學校進得晚,等我讀初中時已經十六歲了。 
     就是在十六歲那年遇到姜一涵老師,他是我初中三年的導師,也是我的國文老師。 

     那是民國四十二年,我從台北的女師附小畢業,因為跳級,數理跟不上,考不上台北的一流中學,考進了比較偏遠的新莊實驗中學。三年初中,是我生命中最苦悶的黑暗期,那時父母因經濟困頓離婚了,我跟著失業的父親,經常餓一頓、飽一頓,而一個十六、七歲的孩子,正在發育期,最需大量食物,透過周記和作文,姜老師瞭解了我生活的窘境,那時,他自己剛從師大國文系畢業,二十七歲,未婚,住在新莊中學的宿舍裡,下課,他常叫我到他宿舍,說一些勉勵我的話,也教我如何投稿,以便賺取一些稿費,多少可以改善我的生活。 

     那時,為了賺錢,放學後我打工替人送煤球,也利用寒暑假兼賣晚報,我還記得,當時的大華晚報社址在館前路,我從報社拿了報紙前往新世界和紅樓戲院前的廣場叫賣。

     生命皆奇特 

     姜老師其實只比我大十一歲。但在當年,老師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座山,我每天仰望著他。三年中,無時無刻不在聽他說話,他培養了我的寫作興趣,老師除了教我們國文,也時常和我們談畫,原來那時他已拜國畫大師黃君璧為師,研習山水。我還記得無論作文比賽或書法比賽,誰在班上贏得前三名,或代表學校到校外參加比賽,如果贏了名次,老師就會送我們一幅他的畫作,作為獎賞。 
     姜老師在新莊初中前後教了四年。民國四十六年,他轉到台北建國中學任教,教國文,也教美術,也是在那時候,姜老師已經先後獲得全省教員美展第一、二名的大獎。 
     生命皆奇特。姜老師的人生之路更是異峰突起。一般人,當了老師,然後結婚、生子,繼續教學生活,接著退休,進入老年生活之後,就變成家庭裡的一個影子。姜老師不一樣,他的生命是不停挺進的浪潮,一個浪頭翻過一個浪頭,像爬山似的生活,一坡比一坡高,剛翻過一個山頭,他又繼續往另一個更高的山頭出發了。據說,大學畢業時,全班四十五人,他是倒數前三名之一,經過五十六年馬拉松式的奔馳,他已經遙遙領先了!他常說,人生是百米賽,又是馬拉松賽,一秒鐘都不能鬆懈。看來姜老師是天生的馬拉松冠軍。 

     須臾不離地修…… 

     做了十年中學老師,姜老師立即改變自己的身分,重新當起學生來,他考入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文大畢業後,留校任講師並兼修博士學位。民國五十三年九月,姜老師三十八歲,和同為畫家的朱瑗師母結婚,育子女二人。女兒是畫家,兒子是電機工程師。
 
     民國五十八年,姜老師四十二歲,得到洛克斐勒基金會之助,赴美國堪薩斯大學美術系任研究員,後轉入普林斯頓大學美術考古系,潛隱了十年。 
     這是姜老師的十年美國時期,一九七九年返國,任教於文化大學,一年後前往香港珠海學院任教,在來來往往奔波於台港和美台之間,姜老師為的就是貫徹他「遊訪」和「行腳」的機會。姜老師一生主張「動」和「悟」,藉步行鍛鍊身體,他每天一大早就起來行走,走路帶給他快樂,他的許多人生思索,也都是在走路時「悟」出來的。 
     姜老師總是精神奕奕,想來,他是在勵行他「要有自己一套」的人生哲學。姜老師就是我心目中的「老少年」,他練太極拳、也做氣功,甚至還研究易經美學,他是一位永遠的追求者。我在研讀老師許多本著作中,找到一句最令我欣賞不已的話:「只追求真理,不佔有真理。」 

    這真是了不起的思想。一個人如果自以為找到了真理,從此守著「自以為是」的「永恒真理」,從此喋喋不休,這個人除了「固執」、「腐朽」……還剩什麼呢? 

     姜老師說:「我唯一有的一點點,就是須臾不離地修……」修什麼呢?除了修道修德,修福慧之外也要修悲情和世情。悲情就是贖罪、懺悔意識;世情則是倫理情懷。 

     「追求」和「修行」是老師不老的兩大法門。即使因心瓣膜病變,在台中榮總動刀大手術九個小時,病前病後昏迷接近三周,一旦痊癒重返人間,姜老師立即於病榻上以錄音方式完成三本書稿:《易經美學十二講》(典藏)、《中國繪畫美學》和《近代西方繪畫美學》。
     
       有刷就不老

     老師於民國九十二年心臟換金屬瓣膜至今已近七年,從七十六到八十三歲這一段期間,他前後隨團至汕頭大學訪問,參觀廣州市美術館,訪美遊歐,並到山東各大學講學,同時先後在台灣各地舉行書畫巡迴展,至東華大學、靜宜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校擔任駐校藝術家,至今仍每天工作十小時,近年更以「青山」為署名,我想,姜老師老早發現,年邁者的生命方向不僅是「往前走」,他更擁有年輕人無法體會的「往後走」的能量,人過八十之後,要以今日的我、超越明日的我,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要以明日的我尋找昨天的我──重新找回兒時的一顆赤子之心,等於找回自己生命的本真,回歸來時的嬰兒狀態。 

     我自己只是一個寫作者,對於繪畫至今仍是門外漢,今天,蒙姜老師不棄,他要我在他的畫集前面寫幾句話,所以敢斗膽答應,主要我始終記得,當我還是他新莊初中的學生時,他就一直要我們經常去美術館看畫,有些畫好壞我們完全看不懂,老師就對我們說,不要管懂不懂,只要碰到畫展就去看,看久了,你自然就能分辨一幅畫的好壞了。 

     姜老師的國畫就像他的人,那麼的充滿生命力,無論他的字或畫,彷彿有一股熊熊燃燒的火,你一看就知道這字畫後面的主人有一顆充滿活力的靈魂,但在他豪邁作品的另一端,有時也傳來一種安靜和寧靜的力量,是的,這就是我的老師,他亦秀亦豪,亦莊亦諧,所有偉大的藝術家,都是一座矛盾綜合體,在其內心永遠有著糾葛和靈肉的掙扎,正如易經裡的哲學:人生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有丕也有泰,必須要有智慧去面對。

我的老師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又有一個不老的軀體,於是一路走來像個老頑童,在人間四處「游於藝」──他玩得不亦樂乎,除繪畫、書法外,他對文學、建築、健康學、性愛甚至我們所穿衣服的顏色,他全有興趣,透過易經,他更說了許多我們聽得懂和聽不懂的話,我真是服了我的老師,但願我也和他一樣精力充沛,做一個終身創作不停的人,做個終身的馬拉松參賽者。男人永遠需要一張桌子,無論在桌子上畫畫、寫字或創作,不管做什麼,人總要有兩把刷子,不停地「刷」,這個人才永遠不會老!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9031400316+11051301+20090314+news,00.html

姜一涵,號青山,1926年出生於山東昌邑 
 
1953年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士 
1963年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史碩士 
1969年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史博士候選人
1969-1970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 
1970-1980 美國普林斯頓美術考古系研究員
 
經歷  
1980-1990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所教授兼系所主任 1981 香港珠海書院客座教授 1996-1999 東海大學美術系客座教授 2001 山東大學客座教授 
曾任教育部美育委員 曾任考試院典試委員 
 著作 
籌印中,

東方美學之「玄」「妙」—易經美學 
西方近代繪畫美學十講 
中國繪畫美學十講 
1964,蕙風堂/石濤畫語錄研究 1981,聯經 /石濤畫語錄句解義疏、元代奎章閣及奎章人物  2000,蕙風堂/書道美學隨緣談 
2005,典藏藝術家/易經美學十二講  2006,台中市文化局/【萬古長空】姜一涵的中西美學觀畫冊集
 
繪畫創作從傳統山水入手,中年以後走訪世界著名大學、大博物館,興趣擴及西方繪畫、雕塑、建築之研究。書法方面則從研究于右任、齊白石開其端,其思維方式走方直、理性之路,以調適期浪漫、激情,故能優於古典、浪漫之間,而表現為渾厚、雄強之風貌。 
http://www.hueilan.org.tw/lectures/yi-jing/jiang-yi-han.htm

萬 古 蒼 穹  
席幕蓉  (20090314) 

     儘管他對釉料的研究與實驗成果,在國際間備受推崇。可是,如今的孫超還是日日勤進不息,每一次的試驗都是全力以赴,好像每一次窯開後的揭曉,都是可以令生命發光發熱的時刻……
        在生命裡,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要面對的無數關卡。 

     在創作上,也是如此。 

     每個創作者,恐怕都必須不斷地去克服這種種障礙。在穿越無數大大小小的關卡之後,才有可能成就自己心中所期許的志業。 

     面對藝術家的生平資料,作為旁觀者,我們常常喜歡試著做些分析和討論,我們會說何者可能是創作的根源,以及,又是何者影響了他的風格等等,好像人生的種種與作品的呈現脈絡,都是可以了解並且可以預期的。 

     但是,一年又一年地過去,眼見有許多我們曾經驚為天人的創作者逐漸退隱,或者逐漸褪色,失去他們原有的真誠和熱烈,卻獨獨只有極少數的幾位還在這條長路上努力前行,在這個時候,就不是任何的分析和討論可以說得清楚的了。 

     是的,在這裡,應該蘊含著一些我們難以參透的天機吧! 

     此刻,面對孫超,面對他的八十回顧大展,我其實很難形容那種驚艷之感。 

     此刻,孫超的人生和他的作品已經合而為一,互相滲透,互相輝映,正如他手下的陶土與釉漿一樣,經歷了高溫與冷卻的種種關卡,成就了藝術上令人驚歎屏息的巨匠之作。 
     一方面是歷經滄桑的嚴酷淬煉,一方面又是渾然天成的華美純真。 

     就像法國國家研究院藝術院士艾柏特.非侯(Albert Feraud)所說的那句評語:「他抓住了一片天空,放在盤子裡。」 

     然而,究竟是孫超揀選了一片天空,還是萬古蒼穹揀選了孫超作為祂的代言人呢? 

     這十幾年來,我有幸成為孫超的鄰居,兩家之間只隔著一條迂迴的山路,車子繞行不到十分鐘,就可以駛進他的大院子。園中有他痴心養護的好幾株「大樹棄兒」(因為人類的無情而被棄置於道旁的巨木),也有朋友攜來寄養的新苗,全都是欣欣向榮的狀態。 

     藝術家的深情,出自於對大自然的敬重,也更由於自身所曾經歷過的顛沛流離,進而窺視到萬物更深層的內裡。 

     法國的藝評家馬偕(Nathalie Cottin Maquet)曾指出:「孫超表現了自然中最不易感覺出的那股脈動。」 
     正是如此。 
     無論孫超給他自己的作品加上什麼樣的標題,其實都只是引導我們去觀賞的一絲絲線索而已。真正充滿於畫面上的,總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力量,或如狂風,或如微雨,因而有時會衝撞進我們的胸懷,有時卻是一種柔潤無聲的滲透……。 

     這就是我們平日最不易感覺出的那種深藏於大自然中的脈動,孫超在他的作品中飽滿呈現。 

     然而,這些畫面,卻完全不同於繪畫者的運筆揮灑,總是能即刻顯現,無論和自己的期許是否相符,一切的答案馬上就在眼前。孫超的作品卻還要經過更長久的時間與更嚴苛的考驗。 
     那是極為繁複和艱難的創作過程,從釉方的配製、上釉的方式、窯燒的方式,以及整個過程裡溫度的控制,那從增溫到降溫到冷卻的如曲線一般的時間旅程,其中的驚心動魄,只有藝術家自己來全部承受,旁人難以分擔絲毫。 

     而結果常常是無法預期的,因而,那終於得以成功展示的作品,我們不得不為之感動的傑作,其實是從無數次的試驗、從無數片的碎裂陶土中浴火而出的。 
     那些碎裂的陶土,儘管曾是藝術家細心呵護、並且賦予無限期望的製作,但是,出窯之後,只要有一丁點兒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孫超就會毫不留情地將它砸碎。 
     然後,一切又重新再開始。 

     我真是服了他了。八十歲的藝術家還擁有著充滿渴盼與好奇的赤子之心。 

     原來,除了才情是天賜的以外,那深藏在孫超心中無論如何也不肯熄滅的熱情,也是天賜啊! 

     儘管自己的作品已經被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儘管他對釉料的研究與實驗成果,在國際間備受推崇。可是,如今的孫超還是日日勤進不息,每一次的試驗都是全力以赴,好像每一次窯開後的揭曉,都是可以令生命發光發熱的時刻,這樣的熱情,如果不是上天特別的賜予,怎麼可能如此充沛而飽滿。 

     在孫超的工作室裡,有自己研發的巨大機器在壓製出巨大的瓷版,有寬廣的空間,讓他把這些瓷版並列出更為巨大的畫面,工作時必須用升降機上上下下才能兼顧到每個角落。我不得不相信,在孫超的心裡,一定有個比眼前的一切更為巨大、更為寬廣的空間。 

     是那浩瀚無垠的萬古蒼穹嗎?

 source from: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9031400330+11051301+20090314+news,00.html


帶回來的光榮與驕傲 寫於孫超個展前 /方叔

 本文摘自藝術家128期

  最近幾個月接續收到許多信,很關心的詢問我到那裏去了?誌上陶藝展何時恢復!很抱歉!我對這些問題都沒有作肯定的答覆,有些耐不住性子的人,甚至到我工作的地方或打電話來相詢,大家見我忙碌的景象,也祇有寄予深切的同情!我對這諸多善意的關懷與厚愛,謹借此一角致上我最大的敬意和謝意,以表達我衷心於萬一。 

  去年六月初奉派赴歐洲考察,直到九月初始返,接下去又派往政大進修二個月,直到年底始能結束,加上許多公務上有待處理的事,致使我與諸多友人,整整疏遠了半年,這是今年開年我首先要向讀者友人說明的一點,方叔仍舊是方叔,他仍舊是一個平常的人,平常人也祇能作平常的事,他很懊悔自己不是「三頭三臂」,能為朋友們奉獻出更多的時間,去作出更多有意義於大家的事!

●振奮中的希望

  六月一號搭機隻身前往夢寐已久的藝術之都巴黎,我滿載著朋友的祝福與期盼,希望此行能帶回更多的觀念和想法,我不能說能夠做到些什麼?我僅能憑自己的良知去盡力去作或瞭解一些事實,用以回報所有關心我的朋友。巴黎是個迷人的都市,藝術氣氛的濃郁,使初來斯地的人,大有目不暇給之感,從古典到現代,巴黎充滿了讓人窮其一生也看不完的藝術作品,在匆忙的三個月中,我所能看到的,也僅是千萬點中的幾個小環節而已,當然看陶瓷是我此行必修的重點之一,也在巴黎九十餘天當中無時或忘的一件事。

  從羅浮宮到裝飾藝術美術館,從東京宮到寒夫陶瓷美館從居美博物館到塞努次中國藝博物館,從龐畢度藝術中心附近的藝廊到古老市區瑪拉茲(Marrais)附近的陶瓷藝廊,幾乎包容了人類有史以來陶瓷文明的進展,在巴黎那麼多的博物館中參觀,你會深感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中國的陶瓷器,的確征服了歐洲,征服了藝術之王國巴黎,一間博物館不見得會收藏一幅中國畫,但絕對能找到一組或更多的中國瓷器,巴黎的大小皇宮美術館如此,郊外的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宮更是如此,記得在東京宮的一座陳列櫃中,我發現了二隻淺綠色的結晶釉小瓶,看起來甚不出色,跟國內陶藝家孫超作品相較,要遜色的多了,但標籤上寫著那是十九世紀中葉發展出來的新陶瓷。在此展出的意義,並不是因為它是如何的完美,而是它具備了陶瓷史上發展的意義,它是一八六五年代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成就,著實令巴黎的市民陶醉。但是這項光榮的紀錄,也僅祇是曇花一現,後繼乏人而中斷了。

  銅紅、鐵紅以天目釉色的陶瓷小品,也在東京宮闢有專櫃展出,造型脫不開瓶、罐、碗、盤,有誰能否定它不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進展呢?法國人燒出了這些,內心沾沾自喜,他們將這些瓶、罐、碗、盤,莊嚴神聖般的供奉在他們的博物館向世人炫耀,「中國能!他們也能!」令我這個遠從「陶瓷母邦」前來的遊客,汗顏不已!我們的博物館殊少將當代具有成就的陶藝家作品,掛上一個名牌,長期陳列,並不是當代陶藝家的作品不好,實則是主其事者缺乏長遠的眼光與打算,現在國內陶瓷,無論從釉藥上、造型上以及製作的技術上,都有重大的突破與令人驚異的表現,在陶瓷發展史上可說已開了一個新紀元。但是,有誰會去重視它呢?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們太保守了,保守的近於吝嗇,吝嗇的使自己迷失了方向,今天談文化的推展與發揚,陶瓷被排除於自己本身的文化體系,我們真就那麼愚蠢?真就不如洋人那麼「眼明」嗎?他們在陶瓷發展上有絲毫的成就(那也僅是追上我們的尾巴的一小步),就大書特書予以表揚,並在博物館中公開長期的展示,此不僅可作他們陶瓷發展史上的標竿,同時給予來者也有莫大的啟示作用。

  看了十九世紀法國人那般醉心追求中國陶瓷文化精髓的的精神,著實令人振奮!因為那些成就,我們太熟悉了!我們的老祖先早在第七、八世紀就已經做得出色的了不起了,現在我們的希望是寄存於未來,未來的發展,必然會給我們日趨式微的陶瓷文化,帶來新希望,信不信由你!且聽我道出這一代陶藝家孫超的一頁小故事,以證明他的努力,他的奮鬥,為陶瓷藝術所獻出的心力,是沒有白費的。

●令洋人瞠目結晶釉 

  巴黎東京宮展出的陶瓷作品,雖然代表著法國十九世紀陶瓷的一段歷史的進展,但我對法國友人說,這實在算不了什麼?中國古代的陶瓷,我們暫不去追憶沈緬,因為那畢竟離我們太遙遠了,遙遠得教我們難以捉摸。現在就以國內當代陶藝家孫超來說,他的作品就釉色與種類來說,就已涵蓋了整個東京宮所展出的陶瓷,他製作的精美,更遠遠的超越了這些展出的作品。我從行囊中取出了帶來的一件結晶釉作品,展示給友人看,溫潤的寶光剎時震懾住了所有在場的人,驚訝!加上迷惑!終於使大家發出「太一邊」(太好了)的歡呼! 

  這隻綠色水彩暈染般的結晶釉瓶,正是陶藝家孫超的近作,外國朋友很難想像得到,今日中華民國在現代陶藝上所發展的成就,他們還一直以為中國人祇會作些仿古的假古董,我很驕傲的告訴他們,這件作品的製作人孫超是我的一個很要好的朋友,他從事結晶釉的研究已有十六、七年的歷史,他從一個開戰車的小兵,成為中華民國當代重要陶藝家之一,其間所經歷的辛苦歷程,我是再清楚也沒有的了,他曾跟我同在一個研究室蓽路藍縷的共同渡過最艱辛的一段歲月,我曾眼看著他,一步一步的走上成功之路途,他的故事我有一籮筐,這隻綠色水彩暈染般的小瓶,今天這麼安祥的讓你們捧在手上欣賞,你們可知道這小瓶的背後,卻有數千件,被作者用鎯頭一一的敲碎了嗎?每敲碎一隻,就從中換取了一些經驗,現在這隻完美無缺的小瓶,就是不斷的從經驗中吸取經驗的成果。這番說詞直聽得洋朋友目瞪口呆。 

 結晶釉這種陶瓷,早在宋代中國就已經發現,不過那時的結晶是屬於「鐵」的結晶,例如油滴、玳瑁、曜變、兔毫等黑釉器上的斑紋皆是,只是從前的人不了解這種化學物理上的變化,而取了許多依花紋形態的命名。現在新品種的結晶大都是從「鋅」中求其變化,鋅的好處是結晶體大,常依釉色不同的發色體而作多彩多姿的多樣性變化,火度的精密控制是燒成晶體的重要的一環,目前孫超更成功的研究成「晶種植入法」,可控制結晶花朵的大小與其開花的部位,使晶體與構想交融,而構成心中想像的完美畫面,從淋漓中綻開異彩,從視覺上使人產生美感之共鳴,無怪乎他的結晶花朵,教洋人瞠目而驚訝得難以相信它是從火中盛開的。

●孫博士雅號

  民國五十八年,我從中研院轉到故宮工作,孫超已先我而到故宮一段時日了,很湊巧我被分發到器物掌理陶器研究的工作,工作的地點是院內東邊一所極其隱密的閣樓,第一天上班,只見一個狂傲中年人,樓上樓下的出入,竟然視我這個新來的如不見一般的,連個招呼也不打,有時好幾天不見他人影,有時他整天躲在牆角之一隅,沈默的不知他在搞些什麼?總之他的忙碌使我產生了好奇。有一天實在耐不住性子,故意的向他試探著搭訕,希望能解開辦公室沈悶氣氛的僵局,那知道此一試探,竟註定了我與孫超患難與共的在一起工作相交了十餘年。他從軍中退役,本以為選擇了雕塑的路途,便終生不渝的走下去,誰知,民國六十九年故宮計劃成立科技室,我與孫超在眾多的庸人中,被精挑細選,成為當時這份新興事業的寵兒,原因無它,因為我倆共同具備學藝術的背景,主其事的譚副院長旦公,一聲令下,一夜之間,我們就變成科技室的骨幹,初至科技室無所事事,孫超重操舊業,塑製了故宮中央步道兩隻巨大雄偉的銅獅子,我則奉命繪製了北平故宮、南京中央兩院舊景油畫二幅於故宮正廳。如今,孫超的兩隻銅獅已成為故宮門面不可缺少的勝景,而我所繪之兩院舊景,卻早已禁不起時代的考驗,成為故宮之垃圾了。 

  記得科技室成立之初,孫超同我計議,應該研究點什麼?才有意義,我說不必遠,求咱們故宮收藏最豐富的就是陶瓷器,咱們能從古代業已失傳的釉色去研究,將來再從事古陶瓷復原研究,把千古業已失傳的古陶瓷復原研究,把千古業已失傳的古陶瓷之秘整理出來個頭緒,也不枉費此生了。孫超就是那麼率性的一個人,他對事情的執著,可是一點都不馬虎,說幹就幹,他自告奮勇的前去求見老院長,將他心中所想的;要一座電窯、一座瓦斯窯、一部拉坯機,以及今後長遠的陶瓷研究發展計劃,一股腦的全吐露出來。在當時沒有絲毫預算的情況下,一下子要求這麼多,實在有點像緣木求魚!那知道孫超鼓起其舌燦蓮化般的舌簧,字字珠璣,竟不期然而然的打動老院長,不但一口應允,並答應排除一切困難全力支援。

   老院長的積極似乎比提意見的人,還來得更急,馬上辦不說,三天兩頭的催促,希望立見成效。訂製機具器材要一段時間,人材培育也要時間,陶瓷製作不是門外漢所能做的,在這段時間除了趕緊物色人材,請教高人,剩下所能做的,也只有拚命的閱讀陶瓷書籍,孫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以繼夜將陶瓷製作有關書籍讀通。為了應付老院長的催討成果;先揀容易的作,彩陶、黑陶、灰陶、白陶的試製成功,就在極短時間內,日以繼夜的試驗研究下發展成功的。陶器製作成功,並不意味研究就此告一段落,釉瓷的發展,才是科技室所訂定的最終目標。

   後來科技室人員增加了,孫超由於自己的專長是雕塑,在工作重新分配之後,竟被排除在陶瓷製作之外。但孫超並不灰心,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孫超本著讀書人的氣節,將眼光放得很遠,為的是想將來有朝一日能完成他在陶瓷上所許下的大願。公家的陶瓷研究孫超雖然已不再觸摸,但私底下,他卻廢寢忘食的往更深奧的境地探究。單身宿舍,是他釉孳配方的研究室,好友董敏更將他在北投奇岩新村的舊屋提供給孫超,孫超標了一個會添購了一座瓦斯窯,當作臨時實驗室,影星胡茵夢、作家郁斐斐以及更多的好友(包括他現在的夫人關鄭),暇時都來幫助他研磨釉藥,孫超的仔細,在當時叫太多的人竊竊私笑,認為他有點「走火入魔」了!因為他量釉藥使用最精密的天秤,加水調勻釉藥使用刻度精細的玻璃試管,使人感覺他未免有點小題大作,但孫超堅持不改初衷,大家認為更好笑的事,接二連三的發生,孫超省吃撿用買了一台當時進口最好轆轤,當夜便一口氣的將它整個的拆開了,別人笑他「發神經」,但孫超有他自己的見解,他說一部機器連他的構造性能都不能了解,將來萬一發生問題還得找別人幫忙解決,是一件糗事,如果現在便能將它的結構弄清楚,將來有問題便可自己解決,也用不著依靠別人。其實別人關心孫超拆卸機器是怕他裝不攏,把好好的原裝機器弄壞了,但孫超卻說:「笑話!一輛戰車拆了都能將它拼裝回原樣,這麼一個小小機器還難不倒我!」就這樣他從黑夜弄到天明,終於把機器復原了。孫超實事求是的個性,就是這樣。

   孫超的精力好像永遠都消耗不盡,除了搞陶瓷還研究針炙,本草等,搞針炙是為了救人,記得他初學時,找不到臨床實習的機會,便捲起褲管,依照穴道的位置往自己身上扎,自己扎不到的地方,便求我代勞,主要的是他想求得行針時所感受到的酸、麻、脹、痛的經驗,後來他針炙的功力果然出眾,不知應急救好了多少人,因此有人就叫他「大善人」。具有菩薩心腸的孫超,因針炙醫好了不少絕症,連榮總、三總等醫院都找他前去印證功力。故宮有位七十餘歲的孟老先生,長年的風濕疼痛被他一針治好了,因此他很佩服的尊稱孫超為「孫博士」,他說孫超懂的可真多,他的病連很多真博士都沒有醫好,結果被孫超治好了。我想孫超之「博」並不僅止於針炙,而是他對很多事物都有窮其原理之本性,故作什麼像什麼,因此什麼也就難不倒他了

●成功陶藝家之形象的建立

  民國六十七年初,孫超告訴我,他研究陶瓷一天當作二天用,還覺得時間不夠用,長此在公家機關上班,實在是曠廢時日。他本有心好好研究陶瓷,但天不從人願,他工作分配的項目不是陶瓷,與其空耗時間,不如早作離開之打算,以免公私雙方受損。我們多年老友雖曾努力勸阻他離開,但難改其堅決離開故宮的決心。當年三月他果義無反顧的捲起舖蓋走了。我失去了一位患難與共的朋友,因為民國六十四年故宮後山崩塌,科技室全毀,我跟孫超可說是死裏逃生,倖存在現場的朋友,對於他的離去,目然感到咘嚧不己! 

  臺北和平東路孫超工作室落成了一段時日,我們前往參觀,他已完成釉藥試片數千件,舉凡天目、銅紅、青瓷釉、胭脂水、鈞窯、青花、唐三彩、青花透明釉……等等,可說應有盡有,這些都是他與他的賢內助,通力合作的成果。真為他高興,一個對化學完全沒有基礎的人,就這麼默默實驗看書,看書實驗,竟將各種基礎釉藥配方,弄得一清二楚,更從實驗中獲得了不少經驗。孫超很自豪的說:「如果還在故宮,根本不可能實驗出這麼多東西,再過幾個月成品就要誕生了。」我非常相信孫超的幹勁,釉藥配方完成,可說是完成陶瓷製作的大部,剩下陶瓷的造型製作,我相信孫超是絕對有能力製作的,因為他是藝專雕塑科畢業的高材生,對於造型觀念,早已打下深厚的基礎。   

  果然不出我所料,半年後他再約我前往參觀時,架上的作品已堆積得琳瑯滿目,他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精緻,作什麼像什麼,許多以前在科技室我們都無法做到的,他都一一將它完成。夢想成真,真為他慶幸,更可貴的是他燒成了臺灣第一個結晶釉成品。此一成就不僅震驚了陶藝界更震驚了東瀛著名陶藝評論家吉田耕三氏。民國七十年元月中日陶藝展在臺北揭幕,在吉田的鼓吹下,主辦當局最後才決定邀請孫超參展。一九八一年(民國七十年)五月,日本「陶」藝雜誌第十號刊載了一篇文章,這是中日陶藝展在日本名陶藝評論家吉田氏滿懷著勝利微笑,回到日本所寫的一篇對臺灣陶藝觀感的文章,其中他特別的推薦介紹了孫超,可見他對孫超的重視。

  當時據我與吉田接觸時的瞭解,吉田說:「日本在廿年前作結晶釉的陶藝家很多,可是由於潮流和種種困難的因素,目前祇剩下了一、二人仍從事這方面的製作,現在臺灣的孫先生製作結晶釉器,不但燒得很好,而且使我很驚訝,希望孫超先生能有機會到日本去實際瞭解一下,也許對他日後的發展,有所助益。」 日本人很少誇讚臺灣的現代陶藝,吉田能在一篇文字中提到孫超,可見他對孫超的重視。 我於藝術家85期一篇標題為「心血的結晶,火上的蓓雷」文字中讚美孫超的結晶釉成就時說到:「結晶釉,不錯,人人會燒,但要燒出較大的花朵的結晶,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件不容易處理的事,竟為苦苦鑽研、無師自通的孫超所辦到,是奇蹟!也是真蹟!孫超的結晶釉器,特色是,花朵開的大,清新艷麗異常,無論藍、褐、白、綠等色澤,都燒製的非常完美,我稱它是孫超「心血的結晶,火上的蓓蕾。」 

  四年匆匆的過去了,孫超獨樹一幟的結晶釉作品,將他陶藝的生命,帶向了巔峰,國內逐漸的認識了它,從民國七十二年起,孫超連續三年獲得了外貿會優良產品設計大獎,這項榮譽是外貿會主辦四屆展覽以來,唯一能連續三次獲得肯定的第一人。引起國內外廣泛的注意,日本最大一家貿易商前來採購,瑞士一家大貿易商一口氣向孫超訂購了數百件,他們異口同聲的認為孫超的作品,是一種最具有氣質的高尚藝術作品,它是屬於一種高價位的藝術收藏品,在國外足堪與世界一流的陶瓷藝術品相抗衡。 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孫超日以繼夜的躺在窯邊發高燒看火的事鮮為人知,他躺在榮總嘆息生命的短促更無人知曉,如今孫超終於跨出了一大步,他執著努力的成就,可作為從事陶瓷藝術工作者的典範。現在他努力發展中的綠釉水彩式的結晶,不僅予人視覺上產生極其輕柔快慰的舒暢感,同時也寫出了一位從藝術創作者的心靈構思與超凡的理念。他從不斷的創造中建立了陶藝家的個人形像,目前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喜歡孫超的結晶釉器了,前往他工作室參觀的各階層人仕,不絕於途,從前三芝鄉田心埔,是個荒僻的小村落,而今竟由於孫超的田心窯設立在那兒,因而聞名遐爾了。最近孫超在臺北龍門藝廊極力的邀請下,籌開有生以來的第一個展,其意義自不比尋常,在這次展覽中,你將能體會出孫超生命躍進的每一個篇章,對一個自幼從傷寒劫難逃生從軍的裝甲大兵來說,其意義更不尋常了。 

●後記 

  我從歐洲考察回來,也見識了許多歐洲陶藝家作品,也接觸了許多著名藝術家,我帶著幾許孫超的作品見示於他們,沒有人不讚美!沒有人不驚訝!我深感它是中華民國陶藝家的光榮,我更驕傲我有這麼一位能往我臉上貼金的朋友!
http://www.art-support.com.tw/03/sun/doc2.htm

[……]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發佈留言

瑜伽vs真實人生

真的要把瑜伽練好,請給自己十年的時間,慢慢地練,才能真正體會瑜伽的精髓~放鬆,全身放鬆,心緒才能平靜,心靈沈澱,自我意識才會無所遁形,專心一致,才能真正進入禪那的境界,三摩地不假外求,自然而然發生,不用去期待,不用去努力,只要等待,耐心的等待。

以最放鬆的狀態,等待生命開花結果[……]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