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脊椎/骨骼,Bone

療癒瑜伽與葉克膜醫師

療癒瑜伽,老師你會教和上回一樣的東西嗎?

聽到同學這樣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同學是以動作來確認這堂課值不值得上,瑜伽=體位法,這種觀念深植人心,難改.於是乎,很多人練習多年,手腳仍然冰冷,氣血仍然不足,可是體位法講的頭頭是道,動作也很到位.

同學們,可能不明白,身體是全世界最精密的藝術品[……]

Read more

分類: 心情手札,Feeling, 心血管+神經+癌症,Hear,Nerve,Cancer, 瑜伽哲學,Pholosophy, 脊椎/骨骼,Bone, 體位法分析,Asana | 標籤: , , , | 發佈留言

瑜伽與脊椎社會新聞案例

瑜伽老師,其實是高風險的行業,因為這個行業看起來有許多的假象,對一般女生來說,瑜伽老師,看起來美美的,一邊賺錢又可以一邊練身材,上班時間自由有彈性,時薪又不賴....因此,常會看到許多瑜伽中心大開師資訓練班,在這最熱門的風潮下,製造出一批批對瑜伽教學存有幻想的新老師。

在受訓的過程中,瑜伽醫學的比例很少,多半重心放在如何練就更高難度的體位,以此證明自己的確是高人一等,至少在體位法上是不輸人的,但在心的修練上,可能就付之厥如了。瑜伽,其實是一種修行,體位法也是一種修行,在每一種體位法裡,找到覺知與放鬆。但這談何容易,要在每一個體位法裡,以覺知的心而不是昏昧的心只是盲從在口令中,真的很難,因為人的惰性太強,人性始終跟隨著慣性而走,有人一輩子都無法走出自己設下的天羅地網,因為在那個舒適圈裡,自我可以稱王,可以控制一切,包括整個世界。

瑜伽老師,就是一個指引者,指引學生走出他的舒適圈,告訴她:世界的實相是,一切都是在變化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在打破慣性,因為一切肉眼所見的,都會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不復存在,一切都是因緣聚會下,合和而生的,這才是實相,但這樣的瑜伽老師並不見得受到商業市場的歡迎,所以,很吊詭的是,在瑜伽教室,反而找不到瑜伽的精神,在workshop裡,找不到對身體的覺知,我們仍停留在肉體的追求,高難度的追求,心永遠抓不住,而瑜伽就是一門訓練心的科學。

教,瑜伽,真的很難,如果要教得很專業,而不只是滿足市場需求,討學生歡心。

學,瑜伽,也很難,如果心不放空,新的觀念永遠放不進來,身體會僵化,心也會變得更執著.

執著,正是人性痛苦的來源,放掉執著,才是練習瑜伽真正的目的。

跳,瑜伽,很簡單。很多人習慣用這個動詞,因為串連式的瑜伽,就是跳來跳去,因此,許多人的口頭禪就是「你今天跳了幾堂課?」

瑜伽,其實是一種練習,就像是練太極一樣,所以,我們不會說:「今天,你去跳太極了沒?」因為在練習的當下,保持安靜是首要條件,在靜的當下,體會身體的流動,氣的流動….。瑜伽課,其實也是同樣的境界,在達成體位法的當下,停留幾個深呼吸,就是在做深層的放鬆。

許多人上完瑜伽醫學level 1之後,很氣餒,因為不知道如何教學,以前什麼動作都敢教,現在發現什麼動作都要很小心的教,因為學生的身體不知道會有什麼「未爆彈」,有時就連學生本人也不知道。瑜伽教學不易,瘋瑜伽熱潮已經退燒,再加上最近出現的幾則社會新聞,更讓一般人對瑜伽又愛又恨,怕自己在練習時受傷,又愛瑜伽所強調的放鬆,讓身心回歸平靜的理想境界.其實,學生有這種矛盾情結,瑜伽老師何嘗不是,這個高難度的動作會不會傷到脊椎呵....這個動作我這樣ok嗎?
其實,這種擔心,正是一種覺醒,以往我們將瑜伽披上許多神祕的外衣,對印度充滿許多異國的迷戀,但瑜伽真正的本質,卻很簡單,就像奧修的一句簡單的名言:頭腦的停止,就是瑜伽的開始。或是瑜伽經第一章第二小節,瑜伽就是練習如何控制心緒的浮動yoga i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這是印度智者Pantanjali所傳達出最重要的理念。 

現在就來回顧以往的社會新聞,這些都和瑜伽有關,剛好有三則,分別是老師對學生,學生本身,以及老師本身。但同學要注意,這三則也和脊椎有關聯,脊椎是最容易受傷,但卻有最不被人重視的區域,呵,大家放太多的心力在肌肉和骨頭上,但脊椎這個龍骨反倒成了配角.現在就來研究一下吧.

教動作弄傷學員 瑜珈教師被訴
【聯合報╱記者姜炫煥/即時報導】 2009.10.22 05:49 pm 
瑜珈女教師今年1月5日傍晚,在台北市內湖區一個瑜珈社團授課時,見第一次參加的謝姓女子無法完成「左腳伸直、右腳盤起、兩臂前伸,上身彎曲貼緊左腿」的大拜式動作,從後推壓謝女的背脊,導致她腰椎受傷。士林地檢署今天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嫌,將該瑜伽老師提起公訴。【2009/10/22 聯合報】@ http://udn.com/
 
高難度動作教學 瑜珈老師頸椎間盤破裂(2007/08/27 13:02)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高雄市一名30歲的王姓瑜珈女老師在教學中示範高難度的動作後,忽然左臂像刀割般一樣疼痛難耐,被學生送往醫院急救;經醫師檢查後,原來是女老師的左邊頸椎間盤破裂而壓迫到神經根。對此,醫師表示,活動前最好先做暖身動作,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轉動。
王姓知名瑜珈老師在高難度動作的教學後,突然感到左臂像刀割般的疼痛,且疼痛感是由頸部輻射狀分佈到上臂,因此被學生送到高雄市阮綜合醫院急診。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她左邊第6、7頸椎有椎間盤破裂並壓迫到神經根,緊急會診神經外科後,醫師去除壓迫她神經根的椎間盤,術後恢復良好。
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椒喬指出,脊椎是由一連串的椎骨所組成,椎骨與椎骨間的「椎間盤」就像漢堡中所夾的生菜與起司,如果受到過度壓迫,中間的軟骨就會因脫水或異常磨損,造成突出與破裂。她說,瑜珈的體位中有部份動作如後彎、下腰及扭轉等,若不慎將會造成脊椎嚴重彎曲等運動傷害。
楊椒喬提醒民眾,從事任何活動前應該先做暖身運動,並且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的轉動;另外,民眾在做各類瑜珈體位時,下巴稍微內收可讓頸椎拉長一些,並保持整條脊椎呈自然狀態,避免使頸部過度扭轉或後仰而受傷。

美容師愛高難度瑜珈 致椎間盤壞死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2009-08-12 10:31  調整字級:     
做瑜珈過了頭或不當,小心造成脊椎退化,一名37歲從事美容師工作的李小姐椎間盤因做高難度瑜珈過當而壓扁,並已壞死,腰椎第5節、薦椎第1節也出現壓迫性骨折,經手術取出壞死的椎間盤,才不再疼痛。原本就愛瑜珈的李小姐以為自己是因為運動不足,造成腰痛症狀,於是加強了練習時間及瑜珈難度,想要放鬆筋骨並使關節得到足夠的活動,豈料腰痛次數與頻率也跟著急劇增加,強烈的疼痛感延著腰部延伸到大腿,不但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也無法正常工作,讓她苦不堪言,尋求民俗療法推拿,反而更加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椎間盤出現壓迫性骨折。

署立雙和醫院外科加護中心主任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乾閔表示,從李小姐的核磁共振掃描可看出腰椎第5節及薦椎第1節處出現水腫,已有嚴重受傷退化的跡象,手術過程中發現該處椎間盤被相連的兩處脊椎骨壓扁而壞死,少了椎間盤的保護,兩塊脊椎在瑜珈或彎腰搬重物等動作下,不斷磨損彼此,因而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神經孔也因擠壓而狹窄,造成劇烈疼痛症狀,經「椎板開窗術」打開狹窄的神經孔、將受壓迫的神經減壓,再將已壞死椎間盤切除,患者在術後即不再感覺疼痛,只要好好保養,預後生活便能得到改善。

林乾閔主任表示,椎間盤是脊椎與脊椎之間如同避震器般具彈性的軟墊,椎間盤的突出、破裂可分為外傷性及退化性兩種,以李小姐為例,由於工作需要時常彎腰,所以本來就是脊椎退化的高危險群,加上瑜珈或外力撞擊等外傷性因素,更增加脊椎受傷的風險,最常見的椎間盤病變的原因是「彎腰搬重物」,民眾除了要避免這樣的動作,一般在拿取重物的時候,最好也能緊記身體的軸線是正向的原則,並且量力而為、次數不要太過頻繁,將脊椎受傷的風險降到最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2&id=7453

這三則新聞,都令人心痛與不忍,不論是發生在學生或是老師的身上。這些新聞,對國內整體瑜伽界都是一種傷害,對教學認真的老師更是一種打擊,一堂課的鐘點沒多少,但花在訴訟上的時間和金錢以及精神壓力卻會令人心力交瘁,這三則新聞絕非個案,哀矜勿喜,這些憾事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但卻能凸顯瑜伽醫學的專業性,瑜伽是藝術但更是一門科學,心的科學,身體的科學。

若老師能事先明白脊椎的結構及其限制,以及明白核心肌群的重要性,並能區別學生體質的差異性,相信應能避免大部份的憾事發生,相信沒有一個老師會希望學生受傷,也沒有一個老師願意在大庭廣眾下出醜。

千萬要記得,瑜伽的體位法多半是複合性動作,因此在做動作時,幾乎都要用到脊椎,但教學者以及學生都往往都操之過極地想要將身體扭成完成動作,因此脊椎常會被「過度」扭轉或是「過度」後彎或是「過度」前彎,或是「過度」操練某一條肌肉,這裡出現許多過度的字眼,那是因為一般人不明白,正常與過度的界線在那裡,因此常會越線。尤其是Ashtanga第二級的練習,多半是後彎,很多練習者在達成體位法的當下,施力點並沒有平均分布在整條脊椎上,而是集中在幾點上,那些過度施力點的椎間盤,有一天一定會出問題,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有時,做錯誤的動作比不做更可怕,有時,做錯誤的指導比不指導更恐怖。

努力,不見得就會成功,如果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鐵定失敗。

記得早時,有個學生興致勃勃地報了瑜伽師資班,經過近一個月的密集訓練後,發現肩頸很不舒服,經醫師檢查,頸椎自然前凸曲線消失,頸椎變直,她哀怨不已,她的神情令我印象深刻。

如果,身體能像電器裝個保險絲,那不就好極了。是呵,超過受傷極限的正常負荷,就跳電,那就簡單多了。最怕的是,用電量大,但保險絲沒作用,搞到變壓器起火冒煙,那問題就很大了。保險絲,人體當然沒有呵,練習者的覺知就是保險絲,若練習者只是盲從老師的口令,那麼老師的專業素養就是保險絲,尤其是瑜伽醫學的專業。
椎間盤一旦受傷,是不容易好的,必須透過神經外科的手術,將被壓迫的神經做減壓並切除多餘的椎間盤,整個手術,就像舖柏油的路面工程一樣,你不會想知道的,人就像死豬一般躺在手術枱上任人處置,運氣好的,開刀後仍然生龍活虎,運氣不好的,開完刀後就元氣大傷,有時不是醫術的問題,而是在病患本身的條件。這是很複雜的問題,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但各位可以看看上頭新聞,醫師講得很簡單扼要,呵,你絕不會想到開刀房,因為在那裡,要小心,主治壓力大到會把人轟出去,罵!還是小case,動作慢一點的,就叫你滾蛋,還好,是蒙面,否則真是不要做人了。

在推廣瑜伽醫學的理念,一路上幸虧有許多同學的支持,但也有同學抱怨太多理論課程,無法消化吸收,這點會好好改進,但有些必要的觀念不管再辛苦,都要用力讀下去,因為好觀念的建立就像是種下一顆扁柏的種子,將來它會成長茁壯,樹木參天,但錯誤的觀念就像種下一顆蔓藤的種籽,將來只會扭來扭去地向上攀爬.因此,多花一些時間打下基礎,比花更多時間學習體位法的變化,來得重要.早期,瑜伽師資學的就是體位法的編排,如何練就高難度體位,強調苦學苦練,但現在時代變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安全的教學,帶給學生正確的體位,比學倒立學烏鴉式來得更重要.若能看出學生身體的差異,適時給予個別指導,那就更棒了.

加油,同學.

努力再努力的Judy

ps:有空會介紹一本新書,很不錯,將來會放在Level 3,有空歡迎同學加入level 2的研習,one是打基礎,two是認識肌肉功能和體位法的關聯,three是透過瑜伽體位法療癒身心.一路打基礎上來,相信同學會收穫很多.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介紹:脊椎神醫-台中國軍總醫院張國華主任

2010/11/25最新補充

親愛的同學 :
日前收到國軍台中總醫院資管組來信,希望我能將本篇文章有關張國華醫師的最新動態更新,因為他已經到大里仁愛醫院去了,沒有在國軍台中總醫院.真是很巧,我家就住在國軍桃園總醫院804附近,呵~~張醫師人雖不在台中國軍總醫院,但留下的諮詢電話應該是不少,真是不好意思造成人家的困擾.若你有這方面的問題,記得要打到大里仁愛醫院http://www.jah.org.tw/,別忘了.這裡是台灣脊椎中心http://taiwanspinecenter.com.tw/index.htm,也可以得到最新訊息.以下是國軍台中總醫院資管組來信

2010/11/24
版主你好: 有關您網頁上寫張國華名醫的報導
http://www.wretch.cc/blog/judyyoga/13954455,他本人已到大里仁愛醫院服務,可否請您在網頁上註明,以利讀者查詢 ^^

http://tw.myblog.yahoo.com/jw!48aqQa6aBRZy8RfQSI_4RH1HT93IUCTFIQ–/article?mid=7850

 國軍台中總醫院資管組  41168 台中縣太平市中山路二段348號

最後祝大家平安
Judy

補充資料:

財團法人大里仁愛醫院昨天成立

台灣脊椎中心,全球三大骨材廠商也同時於該中心設立台灣脊椎教育訓練中心,納入其全球脊椎培訓機構的一環,希望將台灣打造成全球專業脊椎外科醫師們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台灣脊椎中心由享譽國際的張國華醫師領軍,昨天在大里仁愛醫院成立,部分被他醫治好的病患也前往獻花致意。而張國華過去曾獨創十二項手術方法,執刀超過一萬六千次,過去十年來手術成功率極高,今年初探索頻道聚焦台灣系列並以脊椎神醫之名介紹,讓全球醫學界驚豔。

  張國華表示,脊椎是支撐人體最重要的骨幹,內含大血管與中樞神經,開刀手術風險相當高,一旦開不好非死即殘,加上開刀傷口動輒三、四十公分,手術又往往非一次就可解決,病患心理和生理都將承受很大的痛苦與壓力。他的手術發明不僅讓手術安全有效,更將原本必須開刀二至三次的病患,一次手術就能到位。因此每年有許多美國、法國、日本、韓國、香港、中國等地的醫生特別來台和他學習。
  台灣脊椎中心也吸引了國際性骨材大廠的興趣,包括美國美敦力公司、美國史賽克公司、冠亞公司都願意在仁愛醫院設立台灣脊椎教育訓練中心。
  張國華表示,該脊椎中心成立後,將持續研究發展與國際接軌互動,吸納最新的醫療技術及方法,並將高品質的醫療技術傳播全球,讓更多專業醫師救治更多的病患。
  張國華並表示,目前還有許多貧困弱勢的病友,負擔不起健保自付額及治療所必需的自費醫材,為了讓貧困弱勢的脊椎病患和病友,可以擁有更好的醫療照顧,台灣脊椎中心也成立「脊椎疾病關懷專戶」,希望讓病友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2009.06.18

-----------------------------------------------------

脊椎,真的是太重要了,對許多人來說,擁有一個健康的脊椎,是一個夢想,但對更多數人來說,擁有一個健康的脊椎,是理所當然的事。同樣都是脊椎,為何人們的感受會如此不同,原因出在覺知,你從來不認為你的脊椎很重要,那是因為脊椎盡責做好本分,任勞任怨,直到脊椎出現問題,才會發現事態嚴重。
瑜伽,是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例如:駝背的人會恐懼直立前彎,因為重心落在胸口之下,而非兩腳中間。側彎的人,在做側彎體位法時,一邊太容易另一邊則太難。僵直性脊椎炎的人則會日益感受到脊椎愈來愈不靈活。但這些,都必須透過仔細的教學,喚起學生的覺知。

瑜伽,要慢慢地做,在感受到疼痛到受傷這個模糊的界限要能很清楚地覺知,身體是自己的,脊椎也是自己的,一定要好好愛惜,萬一真的出問題了,記得要找一位好醫師,但不見得要在大醫院找,有看過日劇「白色巨塔」嗎,在大醫院裡,名醫很多良醫很少,呵,裡頭訛虞我詐的情節不輸商界。那麼要如何找到良醫?現在,馬上幫你推薦一位比良醫還神的神醫-張國華醫師。

張醫師是台中國軍總醫院的骨科主任,這樣的title在醫界算是小咖,可是你知道嗎?他在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發表了十一篇論文,海峽兩岸兩、三萬名骨科醫生合計,總數論文不過一百多篇,但張國華醫生即佔十一篇,可謂箇中翹楚。從事脊椎外科手術廿五年,執刀超過一萬六千人次的張醫師,獨創十二項手術方法,除了被國際脊椎醫學期刊《Spine》譽為「The miracle doctor」(奇蹟醫生)。他的醫學突破也被Discovery頻道看中,花了一年拍攝完成《聚焦台灣:脊椎神醫》,讓台灣之光向全球播送。 上圖:病患救星▲Discovery頻道製作的「聚焦台灣」系列報導,以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主任張國華為首集主題人物,並讚譽他為「脊椎神醫」。(Discovery提供)

上過瑜伽醫學LEVEL 1的課程的同學就會知道,剛柔並濟,至柔配上至剛的道理,這是老子道德經裡常見的觀念,現在來看看張國華如何說,他說:脊椎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幹,前面含大血管與中間為中樞神經,開刀風險相當高。過去,嚴重的脊椎側彎無法治療,手術一旦開不好非死即殘,因此他投入脊椎外科苦心研究,希望能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有了這個強大的願望,出身軍旅世家的張國華主任,律己甚嚴,他至今仍維持每天跑5千公尺、吊單槓,保持足夠體能。每天生活規律,不菸不酒,為的是就是保持最佳體能狀態,在開刀時才能發揮最佳手感,手是外科醫師最重要的財產,開刀的手就像是鋼琴家的手一樣,非常重要。

閒暇之餘,張醫師修身養性,勤練太極拳,並至中興大學博士班進修,研究一套符合人體脊椎骨架重建之後,病患可以最省力最有效率的方法進行日常生活的工作。就這樣每天苦心研究,張醫師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如今已成為國際醫界名人的他,態度依舊低調,工作依舊勤奮,仍孜孜不倦堅守崗位,為病患服務。

看完DISCOVERY的專題介紹,我對張醫師個人十分推崇,也很佩服他將戰術的觀念充分應用在開刀上感到佩服不已。他說,脊椎畸形矯正術是用刀見血,事實上跟作戰是一個樣的,他特別強調:我們是受過軍事訓練的醫師!呵,隨時可以拿著手術刀衝鋒陷陣,用手術刀做戰,這個是我自行想像的畫面。他做了很生動的比喻,作戰分戰略、 戰術 、戰爭三個層次,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能夠達到我們目的的,就是最好的戰略。就像開刀之前的仔細規劃,沙盤推演,就定位之後,就確實執行,檢測成果,反覆檢討,不斷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這就是開刀如同打戰一樣,都是人命關天的事,不可輕忽。

這令我想起當年為我開刀的醫師,他是醫院裡有名的醫師,和他合作的醫療伙伴每個都是非常頂尖的人員,我也曾是,呵,因為他是有名的大聲公,超會罵人,超龜毛,超追求完美,對病人超好,數學一級棒,會先問你有沒有保險,再決定手術指定費是多少,,,,,,曾有一個開刀房的護士被他斥責到走路恍神,當場跌個四腳朝天,你可能不知道在開刀房裡,任何東西最好不要亂碰,除非你找死,否則最好把眼睛睜大,那個護士就是因為調配的藥劑比例,當場被考:化學!這個患者的體重是多少,這個和那個的成分比是多少,最後,這個患者應該要調成多少,若這個患者有心血管問題,又該換成什麼成分,然後又是一長串的幾比幾,,,,,,天呵~她當場被罵:你是豬啊,連這樣簡單的數學都不會,誰找你來的,你不是這個組的,滾出去,換一個人進來,,,,,連珠炮似的發飇,嚇死我了,我數學超爛,趕緊躲在門後,但是雷公一響,他大手一指,比著只露出兩個眼睛的我說:XX科小姐,出來,小心點,不要碰到我的手術巾,還有頭上的罩燈,聽到沒?
「聽到了,長官」我心裡暗自回答,小心翼翼就像老鼠走路一樣,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任務,以最快的速度滾出開刀房,這個單位真不是人待的地方,我是說在他的手下做事。但,各位知道嗎?他是院內同事最喜歡指定的醫師,呵,因為只有在那個當下,老大才會對你客客氣氣的,因為你是病人嘛!他對病人超好,呵~我開刀也是找他,不知道,張醫師是不是也和我們那個老大一樣,我看,,,,,應該是好很多,因為他有練太極拳,在發狂之前,應會先深吸氣,再吐氣吧…….

祝元旦快樂 JUDY

—————————————————

補充資料一

2008.12.24  中國時報
脊椎神醫揚名 再創「台灣奇蹟」
張翠芬/台北報導

從事脊椎外科手術廿五年,執刀超過一萬六千人次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主任張國華,獨創十二項手術方法,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譽為「The miracle doctor」(奇蹟醫生)。他的醫學突破也被Discovery頻道看中,花了一年拍攝完成《聚焦台灣:脊椎神醫》,讓台灣之光向全球播送。張國華說,脊椎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幹,內含大血管與中樞神經,開刀風險相當高。過去,嚴重的脊椎側彎無法治療,手術一旦開不好非死即殘,因此他投入脊椎外科研究。

矯治畸型 再彎也能拉直

脊椎側彎發生率約二%,彎曲超過四十度才需要手術。張國華的病人中,多是彎曲達一百多度的嚴重畸型病患,傳統矯正手術須側面與背部各開一次刀,傷口動輒三、四十公分,風險較大。他採中西合璧治療方式,在彎曲的脊椎加上鋼釘,並以鋼索拉直,範圍變小,手術僅須二至三小時,病人三天即可下床,一周可恢復正常行動及體態。這是其他國家都做不到的,許多外國醫生特地來台取經。

神乎其技 獨創十二手術

創新十二項手術方法,包括以槓桿法治療嚴重側彎畸形、洗髓灌頂法治療S型側彎畸形、開合法治療嚴重駝背畸形,這些突破均發表在國際醫學雜誌《Spine》上,被期刊譽為「The miracle doctor」。 因S型脊椎側彎嚴重背痛影響行動的美籍傳教士大衛,三年前接受張國華全新的「洗髓灌頂法」。術後六個月,劇痛完全消失,脊椎回到正常位置,他甚至還參加了鐵人三項。大衛昨天到首映會見證,感謝張國華。
成果不凡 贏得國際肯定

民國四十二年次的張國華對太極頗有研究,研創「太極刀法」,開刀時處於「放空」境界,全神貫注在手中的電鑽、釘子,根據「手感」執行手術。近十年來,手術成功成功率已達百分之百,目前這類脊椎手術健保均有給付。國內醫界大老台大骨科陳博光教授和骨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文哲都同表肯定張國華的醫學突破,《聚焦台灣:脊椎神醫》將於十二月廿八日晚上十點在Discovery首播。這一系列有五集,還包括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指標人物或台灣重大事件。

喜獲新生▲罹患S型脊椎側彎的患者大衛,手術前X光片(左圖)呈現脊椎嚴重彎曲,胸椎彎曲角度達65度,腰椎彎曲達45度,不但外觀畸形,更因壓迫內臟、神經造成嚴重疼痛。 張國華醫師為大衛在每節脊椎釘上鈦合金鋼釘,配合以鋼索矯正拉直,手術後X光片(右圖)可看到原本嚴重彎曲的脊椎,已大致恢復正常。(張國華醫師提供)

補充資料二:

從事脊椎外科手術長達25年,執刀次數超過16000次,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譽為「Themiracledoctor」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國華醫師昨日表示,國內有2%的人有脊椎側彎的問題,目前接受過治療的脊椎患者最小為1.5歲,最長的為85歲。

 
 他,從事脊椎外科手術長達25年,獨創十二項手術方法,執刀超過1萬6千次,過去10年來,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百,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譽為「The miracle doctor」。Discovery頻道將於12月28日晚上10點首播《聚焦台灣:脊椎神醫》,為您介紹讓全球醫學界驚豔的台灣骨科醫師 — 張國華醫生。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資深副總裁暨北亞區總經理林東民指出:「Discovery頻道《聚焦台灣》節目站在前線的位置,針對時下重要的議題、科技貢獻或最新醫學突破,以新的觀點為您深入剖析。張國華醫生的卓越醫學貢獻,不僅是『台灣之光』,連來自美國、法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骨科醫師,都前來向他學習先進的脊椎手術,這樣卓越的人物與故事,是《聚焦台灣》不能錯過的報導題材。」

張國華醫生於台中縣太平市國軍台中總醫院擔任骨科部主任(目前已離開國軍醫院,在台中大里仁愛醫院任職),投入脊椎外科25年。對張國華醫生來說,脊椎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幹,內含大血管與中樞神經,開刀風險性相當高,一但開不好非死即殘,非同兒戲!加上開刀傷口動輒三、四十公分,又往往非一次手術可解決,病患心理、生理上承受的壓力、痛苦是言語所難以形容的。

張醫生一年的執刀次數約有六、七百次,換算起來,一天就有兩台刀要開,25年下來的開刀次數,直逼一萬六千多次,而且這10年,張醫生締造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張醫生的治療方式採行中西合璧,多年來,他不吝惜於將自己獨創的治療方式與國際分享,發表在世界知名醫學雜誌《Spine》上的論文,篇篇都是以患者為第一考量的心血結晶,他三大知名的治療脊椎方法:
槓桿法(治療嚴重側彎畸形)、洗髓灌頂法(治療S型側彎畸形)、開合法(治療嚴重駝背畸形)

突破傳統達到一次矯正,且讓手術範圍成功地從大範圍變小範圍,規模縮小,時間短、傷口小、復原快,也大幅的提高安全性。

張國華醫生出生於民國42年,父親是湘軍,民國38年隨政府來台,所以張醫生是眷村長大的孩子,從小在這軍事教育的環境下長大。他表示:「我喜歡把一切事情做到完美,有不好的地方就想辦法改善;不懂的地方就追根究柢,了解它為什麼會這樣。脊椎畸形矯正術它用刀見血,事實上跟作戰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受過軍事訓練,做個比喻,作戰分戰略、 戰術 、戰爭三個層次,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能夠達到我們目的的,就是最好的戰略。」

就因為這樣的堅持與執著、戰術運用,Miracle Doctor張國華締造了四個奇蹟:
一:是脊椎嚴重彎曲的患者,張醫生能回復他的體態均勻,這是其他國家尚做不到的,故有許多外國醫生前來取經。

二:是十二項手術方法全是台灣原創發明,而非移植外來,讓台灣脊椎外科於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

三:是在世界知名的醫學雜誌《Spine》上發表了十一篇論文,海峽兩岸兩、三萬名骨科醫生合計,總數論文不過一百多篇,但張國華醫生即佔十一篇,可謂翹楚。

四:是神乎其技的「太極刀法」,傳統中國文化太極的精神與內涵,是張國華醫生神乎其技的根源,他自創的太極刀法,是當他開刀時,整個心神會全部收攝起來,讓生理、心理處於放空境界,外面講什麼全部聽不見,只把精神貫注在手中電鑽、釘子的尖端所傳回來的感覺,然後根據這些感覺去執行手術,這也就是張國華醫生所稱的「手感」,也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之處。

張醫生的手感,即使不開刀也成功的搶救了從印尼泗水來求助的司汪迪(Suwandi)先生。司汪迪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曾因駝背接受張醫生矯正,但後來發生一次跌倒意外,他的脖子一直不對勁,後嚴重得下巴都貼到了胸前,無法吞、無法吃,連躺著睡都會因脊椎疼痛而醒來,印尼的醫師全部束手無策,所以,司汪迪又來向曾給他重生的張醫生求救。

再次來到台灣的司汪迪,孱弱的身軀還帶著糖尿病、高血壓,張醫生的研判是他的身體狀況無法負荷開刀,宜徒手扳正,憑「手感」讓司汪迪的頸椎復位,而且不能影響到神經、血管。對司汪迪來說,這是最安全、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但對醫生來說可是面臨極嚴峻的考驗,因稍一不慎,傷到通往腦的頸動脈,病患就會四肢癱瘓,而憑藉雙手的微妙手感,張國華醫生在不開刀的前提下,再一次挽救了司汪迪的人生!

而問到張醫生多年來從事這一行,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他說:「你會從很多地方得到回饋-病人的回饋、學術上面的回饋、別人肯定的回饋,這會讓你覺得你做這一行是做對了!而且是真正對社會、對人類是有所貢獻的。」無悔地奉獻一生,只為完成自己的神聖使命,這,就是「脊椎神醫-張國華」!

「脊椎神醫」 台灣之光登探索頻道 
首播2008年12月28日(日)下午10:00 => 10PM
重播2008年12月28日(日)深夜12:00 => 12MN
2008年12月31日(三)下午09:00 => 9PM
2009年01月01日(四)上午09:00 => 9AM
2009年01月02日(五)下午01:00 => 1PM
2009年01月04日(日)上午10:00 => 10AM

台灣脊椎中心主任:張國華 主任
張國華主任每診限70人(預約掛號50人,初診現場掛號20人),請複診者利用電話預約掛號。
張國華醫師的專屬留言版
http://bbs.taiwanspinecenter.com/viewforum.php?f=4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神奇的尾骨

以前在看discovery時,看到花豹在預備撲殺獵物時,以高速的動作往前躍進,靈巧地擺動尾巴控制高速行進中的方向時,我簡直是看到目瞪口呆,想想看,時速破百的車子在突然有異物闖入車道時,駕駛者通常都會緊急踩剎車或是急轉方向盤,少有人可以如高聳著長長尾巴的花豹行雲流水地急速剎車或轉彎前進.

注意,重點在高聳著長長尾巴,尾巴才是花豹可以隨心所欲駕馭速度的關鍵所在.原始人身上的尾巴不算短,但因進化的關係,退化成幾個相連的小骨頭,埋藏在股溝之間.

對人而言,人就像車子一樣,有兩個大輪子在掌控人體的大方向,那就是大腿關節,也就是髖關節(Hip joint),但對研習瑜伽的人而言,有個小方向盤更重要,那就是尾骨,尾骨可以決定脊椎的弧度,也就是可以決定腰部曲線的弧度,但若各位是名模,那尾骨可就是決定身材的關鍵所在,尾骨必須學會往上翹.

就像全亞洲宅男的偶像–日本現在最紅的日美混血兒莉亞一樣,下腹縮緊,上身一拉,兩肩往上往後定位之後,一個漂亮的S型弧度就出現了.若再穿上三吋高跟鞋,那弧度就更美了,走起路來一定是搖曳生姿.

圖說人的尾巴:尾骨寫真集.

像讓自己跟莉亞一樣美,那就先找到尾骨再說.她這個姿勢再配合其丁字褲,莉亞老師已經很努力暗示各位,她的尾骨正確位置了,再看不懂,就太遜了.

自己往後一摸就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尾骨的所在,就在肛門口的上方,用力戳下去可以摸到一節一節的骨頭,太用力,會痛,但屁股若是肉太多,也只好用力戳.記得以前在醫院,常會遇到無法久坐的患者,詳問之下才發現自己的尾骨先天排列不佳,曲線太v一般人是C型曲線,太V的人,只要坐久就會腰酸,注意了,腰會酸,這就是學習瑜伽者所必須專精的地方.

注意:尾骨骨折,很慘,可能是椅子不慎滑倒,重挫在地導致.

出自:http://tw.wrs.yahoo.com/_ylt=A8tUxwNSG45HJmsAKxN21gt./SIG=1379rbo0u/EXP=1200581842/**http%3A//www.sofmmoo.com/english_section/7_coccyx/coccyx_photos/fracture/fracture.htm

若各位有仔細聽上課的口令,就會常聽到Tail bone 或 Coccyx等字眼,這都代表尾骨.接著老師會提醒Lengthen your tailbone(按字面是延展尾骨,但其實是內收尾骨),或是don’t let your coccyx bone too up to avoid compress your lumber(不要將尾骨翹高高,這樣很容易會壓迫到後背部,尤其是腰部的前凸曲線)我翻得比較仔細一點,老師真正的重點是:善用你的尾骨去找回你正常的脊椎曲線.也就是腰和頸是前凸曲線,醫學上定義為:續發性彎曲,胸和薦骨是後凸曲線,醫學上定義為:原發性彎曲.

太直,不好,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潛在患者,太彎,不好,腰和頸椎容易出問題.請維持剛剛好的姿勢.這個姿勢,可能又要花一篇文章來介紹了,下回吧.

所以,尾骨在站姿時,所扮演的角色是內捲,要說延展也可以,但不管是什麼字眼,重點就是請你不要前凸後翹,尾骨內收,下腹緊實.如此前面的小腹才不會因為尾骨高翹而引起下腹部容易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而下垂,寫到這裡,你可能還不知道後續的嚴重性,下腹下垂其正式的名稱是:腹腔內臟臟器下垂

包括:腹腔後牆上的那兩粒腰子,會變成懸浮腎,前面的吊橋-橫結腸會更呈微笑標誌,還有女人最重要的卵巢及子宮下垂等.下垂,用白話一點,就是沒力,鬆了,彈力疲乏了,就像臉上的細紋一樣,彈力蛋白和膠原蛋白抵抗不了地心引力的影響,道理是一樣的,只是發生在臉上的,會注意,發生在肚子裡面的,看不見的,就眼不見為淨.其實看不到的學問才最大.就像真理一樣,要用心才能體會萬一.

差點忘了,另一避免臟器下垂的功臣是腹直肌,當尾骨內收上身一挺時,腹直肌的肌肉就可以花很少的功,去做肌肉收縮的動作,若能在此時,充分運用uddiyana banda的力量,那下腹會十分緊實有力,因為人體的重心就在那裡,哈,一個神祕的地方,以解剖學的角度來看,就在薦骨第二椎的正前方,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若知道丹田在那,那裡就是人體的重心所在.重心要穩,做任何體位才會正確,否則容易因為跳躍的動作或是重心不穩而受傷.千萬要當心.

相信如此一解析,下回在上課時,聽到Tail bone或 Coccyx各位的耳朵一定會豎起,而且感到特別興奮,就像我一樣,重新再檢視以往的實務經驗和現在體位法的技巧,天啊,我真要對尾骨好好地尊敬一下.真的,在醫療界,沒有人會重視它的存在,即使脫位了,也是放著,保守性治療,就是不治療,但在瑜伽體位法裡,尾骨就真的很神氣了,我最常聽到脊椎家族,就以它最出名,連腰椎都有點相形失色呢.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從椎動脈看頸椎

你知道一粒頭有多重,大概有五六公斤重,約略等於小玉西瓜,去掉頭蓋骨及顏面骨部分,光是腦組織部分大概是一點三四公斤重.頭很大,很頭痛,就是指頭裡面壓力很大,感覺整粒頭都要爆掉,尤其有頭痛經驗的人就會明白,那種血管腫脹或是神經抽痛的感覺,很難過.

有時,頭痛並不是腦袋裡的問題,很多時候問題出在脖子,脖子的長短粗紅及肌肉的彈性在在都決定腦部的健康品質,脖子的問題有時和肩膀有關,因此常是肩膀有問題,頸部就會跟著一起出問題.還好,肩膀的問題又和脊椎有關係,脊椎一歪,肩膀就會內縮,做下犬式就會做成四角鼎立的姿勢,背也駝了,肩關節無法回到順位上.

雖然問題很多,但還不致於要人命,除非,各位做了一件很可怕的事,一就是天冷練習時不重視暖身,二是做肩立式時,不先做矯正胸椎的動作以及肩關節先歸回順位,這兩個小動作可以幫助你的頸椎維持正常的弧度.至於頭倒立式那就學問更大了,頭倒立之前先學會以下幾件事:

一,懂得利用uddiyana bandha的力量,腹部要hug in感覺肚臍貼到脊椎裡.

二,胸郭要張大,兩側的前鋸肌要充分運用,也就是要懂得ujjai呼吸法 ,知道要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深沈穩定的呼吸.

三,肩頸不用力,儘量放鬆,讓血液運行流暢

四,頭頂地時,可由前窗也就是頭蓋骨上的冠狀縫和矢狀縫交接處,不懂,就是平常女生戴髮箍的正中間的位置.

五,若頸椎過直或是過彎,那頂地點就不見得在前窗,必須依生物力學的角度在前窗及後窗中間找一適當平衡點,當然最重要的是先改善頸椎的不良曲線.其正常曲線應是續發性彎曲,從側面看其弧度是朝前.

為什麼要注意這麼多的細節,那是因為人體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動脈稱為椎動脈( Vertebral artery ),在進入頭部的枕骨大孔時,是先緊貼著第一及第二節頸脊椎,並在第一節頸脊椎上作出既迂迴又特殊的行徑【如圖】。

這就是令人感到害怕的原因,因為它不是直直而上,而是往後再往前再進入到頭部,所以這就像是賽車跑道或是山路的之字公路一樣,容易因為路線不良而出車禍,血管容易因為頸椎的錯位而變得過度拉扯或是彈性變差等,因此當第一及第二節頸脊椎受創傷時,椎動脈會因而作出收縮返應,減少血液輸往腦部,便會出現頭痛( Headache ),頭暈( Dizziness )或中風( Stroke )的現象。

頸椎是所有脊椎裡最靈活,也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最脆弱的部位,它是身體所有的神經線路,除了部份副交感神經外,都必須經過它們才可以與腦部聯繫。也是容納著最多神經線路的脊椎骨。其所產生的活動角度、幅度和模式都是最大和最複雜,沒有其他脊椎可與它們比擬。

所以,練習瑜伽有關頸椎的體位法時,請務必小心款待頸椎,一旦受傷,最慘的就是中風了,其次就是終生受慢性疼痛之苦.以下報導,在研習營都曾提過,尤其是天冷時,在美髮院仰頭洗髮,稍一不慎,就有中風的危機,會不會太誇張,你心想?這種事發生機率不高,但什麼時候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很難講,就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罹癌的可能性,誰都不想成為受害者,唯有多充實醫學知識,在練習的當下,有覺知,才能深切感受到身體的對話.

天冷了,再次提醒各位同好,練習時請保持溫暖的室溫,空氣對流要好,記得練完時,要大休息,讓身體慢慢恢復正常.

參考資料

天冷仰頭洗髮,中風!

2008/01/07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醫師建議仰頭洗頭不要洗太久。

這幾天天氣突然變冷,中風倒下的病人明顯增加,其中不乏三、四十歲的青壯年人。神經內科醫師指出,有婦女到美容院做頭髮時,仰著頭洗髮洗太久而穾發中風;也有人脖子夾著電話筒連續講1個小時候後,突然倒地,讓人防不勝防,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中風高危群,一定要多留意身體變化,遠離危險動作。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表示,今年衛生署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高居第二位,是年逾65歲老人的最大死因。不過,他強調,近年來中風病患已有年輕化趨勢,未滿45歲的年輕型中風,已占所有中風病患的8%,不宜掉以輕心。

和一般老人中風型態不一樣的是,這些正值青壯年的中風病患,常因某些危險動作而倒下。新光醫院神經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就說,美國最常見的是頸部不當整脊所引發的傷害,這是因為頸部有4條重要血管經過,一旦不當施力扭壓,血管就有剝離之虞。

連立明說,腦僅佔全身重量的2%,耗氧量及血流量卻佔全身的15%及20%,這些血液全由內頸動脈、椎動脈、右頸總動脈及頭臂動脈等4條通過頸部的重要血管供輸,可見這些血管的重要性。

問題是,國人對此了解不多,因此常見因頸部血管受傷而導致中風的個案。 他舉例,婦女到美容院做頭髮時,往往仰躺在椅子上洗頭髮,結果有人就因仰躺姿勢不對,加上洗太久,頸部血管長時間被骨骼壓迫而局部阻塞,導致中風。另有位年輕的上班族女性,偏頭夾住電話筒,邊工作邊講電話,一講就一個多小時,結果講著講著就中風了。連立明表示,這也是血管遭頸部骨骼壓迫太久所造成的傷害。

「一定要善待你的脖子!」許重義多年來就碰到不少頸部血管剝離中風倒下的年輕病患,有人在游自由式時,頭頸部左右換氣擺動過於激烈而癱在游泳池內;也有卡車司機突然扭頭看後視鏡,一個不小心就因血管剝離而倒下。

judy補充:頸動脈剝離,是急診醫護人員的惡夢,我最常半夜被挖起來做檢查,就是像這種,很可怕,死亡率很高,不可不慎.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下一個中風患者,許重義再三提醒高危險群,務必寶貝自己的脖子,別做太激烈運動。上美容院時,寧可採頭往前傾的姿勢洗頭。此外,頸部別接受不當整脊,也不要用脖子夾著電話筒聊不完。最重要的是,一發覺不對勁,應立即就醫,如此才能把傷害減至最低。

硬膜血管破 推拿傷脊成癱 中醫判賠963萬

【2008/01/05 聯合晚報】

更新日期:2008/01/03 04:39  王己由/台北報導

擁有碩士高學歷的卅二歲蔡姓男子,七年前因為肩頸酸痛,前往建成中醫看病,並接受推拿,沒想到,卻因此改變了一生,因推拿不當,脊髓硬膜血管破裂,造成四肢癱瘓猶如植物人般生活。台北地方法院審理這件醫療糾紛案,判決建成中醫和診治醫師王靜修,應連帶賠償新台幣九百六十三萬餘元。

蔡姓男子,原本可以求償的金額,包括醫藥費、減少勞動損失、精神慰撫金、看護費用等,合計共一千二百八十四萬九千多元。不過,法官認為他早在八十二年就有相同病症的就醫紀錄,且在前往建成中醫診治,也發生下肢無力的情況,卻未將這些重要事項告知醫師,才使王靜修當作一般筋肉拉傷治療,導致四肢癱瘓,蔡本身也有過失,該負四分之一的責任,只能求償七成五。

本案發生在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晚上,家住台中縣沙鹿鎮的蔡姓男子,在台北上班期間,因肩頸痠痛,前往北市和平西路的建成中醫醫院就診,經中醫師王靜修診斷為頸部扭傷及拉傷,同時開立熱敷、推拿的處方後,就交由陳姓助理進行推拿。 蔡在接受治療完畢返家後,因熱敷推拿後,仍未見改善症狀,且在當晚因頸部劇痛無法站立,就自行到藥房購買肌肉鬆弛劑服用,由於未見效果,又到北市中心診所掛急診,經急診醫師開具止痛針注射後,仍有四肢微麻的症狀而留院觀察,住院期間,因接續出現血壓降低、心跳減緩及四肢癱瘓的症狀,遂轉院台北榮總緊急進行手術,榮總判定為脊髓硬膜血管破裂,已導致四肢癱瘓。

蔡認為建成中醫涉及疏失,雙方協商不成後,三年多前,他提出本件民事訴訟求償,強調自己四肢癱瘓是因不當推拿所導致,具有因果關係。法官審理後,認為王醫師在針對肩頸、脊椎等部位為醫療處置時,有負有防止損害結果發生,或者避免風險產生的高度注意義務,且有盡詢問義務的責任。王在診療時,未盡詢問義務,可認定王醫師涉及過失。 法官認為,建成中醫是王醫師的僱用人,依照民法一百八十八條第一項的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須共同賠償蔡某共九百六十三萬六千七百九十二元。

 

《頸椎綜合症》 中醫師 林文彬編

頸椎綜合症又稱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包括頸椎骨刺增生,頸項韌帶鈣化,頸椎間盤萎縮退化等病變。由於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部脊髓、或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一系列的綜合症候群,輕者頭、頸、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致大小便失禁,癱瘓。病變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心慌等相應的臨床症狀。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採用非手術療法,其中以推拿療法最有效,也是最為患者所接受。

〔解剖生理〕

頸椎共有七個,椎間盤六個,椎管和椎間孔由椎體和椎弓組成。第一頸椎又稱寰椎,沒有椎體、棘突、和關節突。形似環形,由前弓、後弓及兩個側塊構成。前弓的後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突相關節。側塊上面有一對關節凹,與枕骨髁相關節,下面有一對下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上關節面相關節。第二頸椎又稱樞椎,其特點為自椎體向上伸出一指狀突起稱齒突,與寰椎前弓後面關節面相關節。

八對頸神經和第一胸神經分別從椎間孔穿出。在枕骨與第一頸椎之間,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之間既無椎間盤又無椎間孔,第一、第二頸神經根離開脊髓後並不通過椎間孔,而直接沿椎體進入分佈區。因此,第一、第二頸神經很易遭受直接外傷。同樣第一、二頸神經也不存在受椎間孔壓迫的可能性。其他五個頸神經均通過椎間孔。

椎體關節互相連接,這些關節包括兩個關節突間關節,一個椎間盤和兩個鉤椎關節。頸椎的關節突間關節的位置接近水平,穩定性較差,一但椎間盤發生萎縮性退變,椎間隙變窄,關節突間關節囊鬆弛,就容易發生椎體滑脫,從而使椎間孔變窄而產生神經根刺激症狀。

鉤椎關節,臨床上稱 Luschka關節,在下五個頸椎體之間,由椎 體上面兩側緣向上突起的鉤狀突與上位椎體下面兩側緣的陷凹所構成。關節的周緣有滑膜囊包繞。此關節病變可引起椎間孔狹窄,壓迫脊神經,導致頸椎病的症狀。

頸椎的椎弓根較短而細,因此椎骨的上、下切跡較為狹窄,兩者深淺也近似。相鄰椎骨的上下切跡組合形成椎間孔,頸椎的椎間孔為斜位的骨性管,呈卵圓形,其縱徑大於橫徑。經過椎間孔內的神經根僅佔椎間孔的一半,故椎間盤萎縮的病例如不併發椎體滑脫而僅有椎間孔縱徑變小時,神經根並不受任何壓迫。如果患者併發椎體滑脫,  椎間孔橫徑變小或椎間孔內骨贅增生,韌帶肥厚,關節囊腫脹,神經  根鞘袖腫脹時則可出現神經根壓迫症狀。

頸椎橫突由椎弓和椎體相連合成,其根部有一圓孔,稱橫突孔或椎動脈孔。椎動脈在前斜角肌內側起自鎖骨下動脈,在頸總動脈的後方向上升,進入第6~1頸椎的橫突孔,於寰椎橫突孔上方穿出,在其側塊部拐彎向後方,經枕骨大孔的外緣進入顱腔,行於延髓腹側,在腦橋下緣,左右椎動脈合成一條基底動脈,分枝至小腦、腦橋、延腦、大腦枕葉及內耳。故當頭轉向右側時,右側的寰椎關節為肌肉所固定,而左側的寰椎下關節面則向前下滑動。故當頭向右側轉動時,

左側的椎動脈可發生扭曲,致使管腔變窄,甚致完全閉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如頭暈,噁心,猝倒等。

〔病因〕

一、外因

(1) 急性頸椎外傷 頸椎的外傷性輕度骨折,輕度移位或頸部的

嚴重挫傷,頸部的鞭索傷害及伸展傷害等,造成椎間盤、韌帶、後關

節囊等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促使頸椎發生代償性增生,如直間接壓

迫神經、血管,就產生症狀。

(2) 慢性勞損 與長期從事的職業工作有關,例如刺繡、縫紉、

騰寫等長期低頭工作者,可引起頸部關節囊、韌帶等鬆弛乏力,從而

加速頸椎的退行變而逐步產生症狀。

(3) 風寒濕邪 素稟體虛,或年老氣衰,腠理不密,氣血虧損,

筋骨失於濡養,風寒濕邪易於侵襲,痹阻經絡、酸痛不仁。

(4) 鄰近部位的瘡腫 如咽部的乳蛾、喉癰、頸後部的對口、偏

對口等急性瘡腫,熱毒壅滯,紅腫作膿,可波及到鄰近頸椎,引起小

關節的潮紅、滲出、韌帶鬆弛等變化,又由於疼痛使部份肌肉痙攣收

縮,引起頸部疼痛、強直、斜頸,甚至頸椎半脫位等。

二、內因

(1) 先天畸形 頸椎隱裂、頸體融合、頸肋椎管狹窄等各種先天

性畸形,一般到40歲後發病,因中年以後繼發骨質增生、黃韌肥厚時

,就誘發或加重椎管狹窄的症狀。此說明先天畸形引起的頸椎病症狀

常與年齡、勞損、風寒等因素有關。

(2) 肝腎虧損,筋骨衰退、椎間盤退變是本病普遍的內因。

以40~55歲之發病率最高。

〔病機〕

頸椎椎間盤一般從30歲後開始退變,椎間盤的退變從軟骨板開始

,軟骨板逐漸骨化,其通透性逐漸降低,這樣造成髓核逐漸脫水,以

致纖維化,椎間盤厚度變小,椎間隙變窄,脊柱穩定性下降,因而使

後關節囊鬆弛,關節腔減小,關節面易發生磨損而增生;同時鉤椎關

節面也因間隙變小而易發生磨損,造成關節突增生;由於前縱韌帶、

後縱韌帶的鬆弛,使椎體穩定性下降,從而促使椎體發生代償性增生

;因椎間盤厚度下降,使椎間孔上、下徑變窄,使各增生部位更易壓

迫神經、血管而產生症狀。

頸椎增生可發生在後關節、鉤椎關節和椎體。由於增生部位的不

同,可發生各種不同的症狀。椎體前緣增生,一般無特殊症狀,少數

病例可出現對食道、氣管的頸前刺激症狀;椎體後緣增生,使椎管前

後徑變窄,可出現脊髓壓迫症狀,稱頸椎病脊髓型;鉤椎關節側方增

生,使椎動脈受到壓迫,稱頸椎病椎動脈型;椎體側後方、後關節前

緣或鉤椎關節後增生,使椎間孔變小,可出現頸叢或臂叢的神經根症

狀,稱頸椎病神經根型;後關節增生伴半脫位或對椎動脈的刺激,可

出現交感神經症狀,稱頸椎病交感神經型。

頸椎增生而產生症狀,有兩種情況,一是增生物直接壓迫神經、

血管;二是增生物間接壓迫神經、血管。後一類佔頸椎病的絕大部分

。增生物對神經、血管的間接壓迫,是因為頸部過度或不協調的活動

,使增生物對其周圍軟組織過度刺激而發生局部的損傷性炎症,因炎

症水腫而發生間接壓迫;頸部受寒,使局部肌肉痙攣,血供減少,造

成增生物對其周圍軟組織的過度刺激而發生局部損傷性炎症,而出現

症狀。

此外,頸椎與臟器及疾病的關係見表一。

表一 頸椎骨與臟器的關係

┌──┬───────────┬──────────────┐

│椎骨│供應部位 │神經受壓後果 │

├──┼───────────┼──────────────┤

│C1 │頭部血管、大腦垂體、面│頭痛、週期性頭痛症、神經過敏│

│ │部、腦部、中耳、內耳、│、精神恍惚、怠倦、眩暈、健忘│

│ │交感神經系統 │、失眠、高血壓 │

├──┼───────────┼──────────────┤

│C2 │眼神經、耳神經、額頭、│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重聽、耳│

│ │竇、舌、乳突骨 │鳴、耳痛、暈眩、眼盲、斜視 │

├──┼───────────┼──────────────┤

│C3 │顎、外耳、面骨、牙、三│神經痛、神經炎、痤瘡、濕疹 │

│ │叉神經 │ │

├──┼───────────┼──────────────┤

│C4 │鼻、唇、口、耳、咽管 │乾草熱、卡他性炎、增殖腺炎、│

│ │ │耳聾、失聰 │

├──┼───────────┼──────────────┤

│C5 │聲帶、頸部腺體、咽 │喉炎、嘶啞、咽喉炎 │

├──┼───────────┼──────────────┤

│C6 │頸部肌肉、肩部、扁桃腺│頸部僵硬、上臂疼痛、扁桃腺炎│

│ │ │、百日咳、哮喘 │

├──┼───────────┼──────────────┤

│C7 │甲狀腺、肩、肘滑囊  │滑囊炎、傷風、甲狀腺症狀 │

└──┴───────────┴──────────────┘

〔症狀〕

(1) 神經根型 又稱痹症型、即頸臂綜合症,病變在C5 以上者

可見頸肩痛或頸枕痛及枕部感覺障礙等;在C5 以下者可出現頸部僵

硬,活動受限,有一側或兩側頸、肩、臂放射痛,並伴有手指麻木,

肢冷,上肢發沉,無力、持物墜落等症狀。臨床上又可依主訴及症狀

的輕重不同,分為疼痛型、麻木型、萎縮型三類。

疼痛型:發病較急,頸、肩、臂、手等均感覺疼痛、酸脹,肌

力和肌張力也有所減弱,大多是一側發病。患者頭部可微偏向患側,

以求減輕症狀。咳嗽可有震動痛,夜間症狀加重,睡眠時常自動採取

較合適的臥位,如取側臥位患側在上等。

麻木型:發病較慢,肩臂和上胸背麻木不仁,或兼有輕度疼痛

。麻木區以前臂及手為主,夜間症狀較明顯,白天可無症狀。皮膚的

痛、溫覺減退,肌力和肌張力均正常。

萎縮型:患側上肢肌力減弱,大小魚際肌肉萎縮鬆弛,肌力明

顯減退時影嚮活動,造成殘癈,但無疼痛、酸麻感覺。

(2) 脊髓型 又稱痿症型,脊髓受壓者,可出現上肢或下肢,一

側或兩側的麻木、酸軟無力、頸顫臂抖,甚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不

全痙攣性癱瘓,如肢體沉重、活動不便、步態笨拙、走路不穩,步履

蹣跚易跌倒,最後無力行走,以致臥床不起,甚致呼吸困難,四肢肌

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並可出現髕、踝陣攣和

病理反射等錐體束症。脊髓型頸椎病多無頸部酸痛,活動受限不明顯

,故易於忽視或誤診。可結合頸椎X光片、肌電圖、椎管碘油造影,

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以提高診斷準確性,X光片常見椎體後緣骨贅增

生及椎管前後徑縮小,可在14~12mm以下。

(3) 椎動脈型 又稱眩暈昏厥型,椎動脈型頸椎病可表現為頸肩

痛或頸枕痛、頭暈、噁心、嘔吐、尤以位置性眩暈為特點,偶有突發

暈厥、猝倒、持物落地等。常見眩暈伴有偏頭痛,同時出現或交替發

作,呈脹痛或跳痛,可合併有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臨床症狀。上述

諸症常因頭部轉動或側彎到某一位置而誘發或加重。

(4) 交感神經型 又稱五官型,由於交感神經受刺激而出現枕部

痛、頭沉、頭暈或偏頭痛、心慌、心悸、胸悶、肢涼、膚溫低或手足

發熱,四肢酸脹等症狀,一般無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個別病例也可

出現聽、視覺異常,或眼瞼無力、眼脹痛、易流淚;或耳鳴、聽力下

降;或咽部不適、有異物感、易噁心;或皮膚多汗少汗、血壓忽高忽

低等。

(5) 落枕型 又稱頸型,以頸項疼痛為主要表現,多發於一側頸

項部,類似落枕,有時壓痛點可觸及條索狀鈍厚改變,一般認為中年

以後體質漸弱,肝腎之氣漸失,如兼有氣血虧虛或外傷、勞損等因素

,則可導致關節囊鬆弛,韌帶鈣化,椎間盤退化、骨刺形成等,引起

頸背疼痛反復發作,因此有人稱此型為韌帶關節囊型頸椎病。常因睡

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感受風寒、或扛抬重物、頭頂重物等誘發。症狀

發作時頸項疼痛,延及上背部,不能俯仰旋轉,但不沿周圍神經幹的

走向傳導。個別病例合併有眩暈或偏頭痛,每次發作三、五天後,可

有一段時間的緩解。

(6) 混合型 在臨床上,常見同時存在兩型或兩型以上的各種症

狀,亦有伴發高血壓、低血壓、吞咽困難等症狀,稱為混合型頸椎病

上述各型以神經根型及落枕型較多見,其餘各型較少見。但對於

痿証、眩暈等患者要注意鑒別是否頸椎病所引起。

〔診斷〕

患者的年齡,有無外傷史,主訴,症狀等,都是診斷的依據。

體格檢查時,先觀察頸部外形,個別頸椎病患者可因頸背部肌肉

痙攣緊張而輕度強直,個別患者頸部輕度側彎,可使對側椎間孔擴大

,從而緩解神經根的壓迫。

觸摸頸椎時,以第七頸椎棘突定位,向上觸摸以確定棘突的位置

,檢查棘突有無壓痛,棘突兩側有無條索狀硬結或壓痛等。

頸部活動功能檢查時,囑患者做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左右側

彎等動作。觀察活動是否靈活,功能有無阻礙或受限。

正常的頸部活動範圍是:前屈時下巴可接觸到胸骨鎖骨關節區;

後伸時鼻與前額的平面幾近水平位置,但檢查時應要求病人挺直腰,

並防止胸脊和腰脊的活動。在前屈及後伸之間的活動範圍通常是130°

,測量時可讓病人的牙齒中咬住一根壓舌板來做指針。側屈再加上輕

微聳肩會讓耳朵接觸到肩膀,正常的側屈範圍是45°,可在牙齒間緊

咬一根壓舌板當作測量指針,在頸部椎關節粘連時,側屈動作可能喪

失。患者頸部若不向前屈曲則無法完成側屈曲動作,表示寰椎與樞椎

及寰椎與枕骨的關節可能有障礙。旋轉的正常範圍是各80°,壓舌板

可再用為測量指針,在頸部椎關節粘連時,轉動通常受到限制而且疼

痛。

在臨床檢查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患者的頸椎生理前突減少或消失

,頸椎變直,後伸受限。神經根型患者頸後伸或向病側彎曲時,上肢

和手部出現放射性麻木和疼痛。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壓頂,叩頂試驗

陽性。在相當頸椎4~5,5~6或6~7平面,頸椎棘突病側可找

到明確的壓痛點,並出現上肢放射痛。對比兩側上肢,病側二頭肌、

三頭肌萎縮、肌力減退、病側握力下降(肌力分級見表二),反射減

弱,受壓神經支配區皮膚感覺減退(神經學階層見表三)。

表二 肌力分級表

┌─────┬─────────────────────────┐

│肌力等級 │ 運動程度 │

├─────┼─────────────────────────┤

│5-正常 │ 對抗重力及充份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4-良好 │ 對抗重力及部份阻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3-尚可 │ 對抗重力情形下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2-不佳 │ 除去重力後可在全部運動範圍內活動。 │

├─────┼─────────────────────────┤

│1-微弱 │ 具有輕微肌肉收縮現象,關節並無活動。 │

├─────┼─────────────────────────┤

│0-無 │ 無肌肉收縮現象。 │

└─────┴─────────────────────────┘

表三 神經學階層

┌───┬────┬────┬────┬────────┬──────┐

│神經根│椎間盤 │肌肉 │反射 │運動 │感覺 │

├───┼────┼────┼────┼────────┼──────┤

│C5 │C4~C5│三角肌 │肱二頭肌│肩外展運動 │上臂外側 │

│ │ │肱二頭肌│ │屈肘作用 │ │

├───┼────┼────┼────┼────────┼──────┤

│C6 │C5~C6│肱二頭肌│肱橈肌 │腕伸直運動 │前臂外側 │

│ │ │伸腕肌群│ │ │拇指及食指 │

├───┼────┼────┼────┼────────┼──────┤

│C7 │C6~C7│肱三頭肌│肱三頭肌│腕屈曲運動    │中指(不一定)│

│ │ │屈腕肌群│ │指伸直運動 │ │

│ │ │伸指肌群│ │ │ │

├───┼────┼────┼────┼────────┼──────┤

│C8 │C7~T1│手內在肌│ │指屈曲運動 │前臂內側 │

│ │ │屈指肌群│ │ │無名指及小指│

├───┼────┼────┼────┼────────┼──────┤

│T1 │T1~T2│手內在肌│ │指外展、內收運動│上臂內側 │

└───┴────┴────┴────┴────────┴──────┘

<特殊檢查>

一、臂叢牽拉試驗:患者頸部前屈,醫者以一手抵住患側頭部,

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牽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為陽性,提示臂

叢神經受壓。

二、壓頂試驗:患者正坐,醫者用雙手重疊按壓患者頭頂,並控

制頸椎在不同角度下進行按壓,如引起頸項痛和放射痛者陽性,說明

頸神經根受壓。

三、叩頂試驗:患者正坐,醫者用拳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如引

起頸痛並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為陽性,提示頸神經根受壓。

四、神經學階層肌力測驗:

(1) C5:

三角肌和肱二頭肌是C5 神經支配的肌肉中最容易檢測的兩條肌

肉,三角肌純粹由C5 控制,肱二頭肌由C5,C6共同分佈。三角肌

由三部份肌肉組成,前三角肌使肩屈曲,中三角肌使肩外展,後三角

肌使之伸直;三角肌的三個動作中以外展最有力。

肩外展運動測驗(三角肌):站在病人後方,穩定其肩峰,另一

手放在肘部的近端,要求病人手肘屈曲成呈90度後外展其手臂,當患

者手臂外展時,逐漸加強對此動作的阻力,直到測出病人所能克服的

最大阻力。

肱二頭肌屈肘作用測驗:肱二頭肌是肩及肘的屈肌也是前臂的

旋後肌,測驗時應站在病人的前方,稍微面向受測肘部。以手握住病

人的肘後方鷹嘴突,穩定其肘關節近端的上肢部份。其前臂應保持旋

後姿勢以防止其他肌肉之替代作用幫助肘屈曲運動。要求病人緩緩屈

曲其手臂,當他彎曲至45度時,開始增加阻力,測其所能克服的最大

阻力。

(2) C6:

橈側伸腕長肌及短肌由C6神經控制,尺側伸腕肌由C7神經控制

。肱二頭肌由C5及C6共同控制。

腕伸直運動測驗:測驗腕部的伸直運動時以醫者的手置於病人

手腕的背側,手指圍繞住他的手腕以便穩定其前臂。然後要求病人伸

直其手腕。當手腕完全伸直後將醫者的手掌置於其手背上,用力施力

,以圖使其手腕不能維持伸直的姿式。正常情形下應該無法使之屈曲

,同時應測驗對側來做比較。

注意,提供伸直力較多的橈側伸腕肌是由C6 神經控制,尺側伸

腕肌由C7控制,如果C6神經控制缺如而C7 健在,則手腕伸直時會

偏向尺側。反之,於脊髓傷害時C6完全無損而C7缺如則會偏向橈側

(3)C7:

肱三頭肌,屈腕肌,伸指肌等主要由C7 控制。

肱三頭伸肘作用測驗:肱三頭肌是主要的伸肘肌,測驗時在病

人手肘近端將其上臂穩定後,要求病人將他屈曲的手臂伸直,當他伸

至90度時開始對其動作給予阻力,直到測出他能克服的最大阻力。施

予的阻力應持續並且穩定,不得具有跳動式、推壓式的阻力,否則無

法提供正確的評估。肱三頭肌的力量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使病人利用

柺杖支持他自己的重量。

腕屈曲運動測驗:屈腕肌群有橈側屈腕肌與尺側屈腕肌,橈側

屈腕肌由C7 神經控制,是這兩條肌肉中較重要者,它提供腕屈曲運

動大部份的力量。尺側屈腕肌主要由C8 神經控制,所提供的力量較

少,但於屈曲運動時可當作轉軸用。

腕屈曲測驗時,先要求病人握拳以排除屈指肌使腕屈曲的作用,

然後穩定其手腕,要求病人將其握緊的拳頭屈曲。當病人手腕屈曲後

,握住病人的手指並圖使其手腕無法維持屈曲的姿式。

指伸直運動測驗:指伸直運動由C7 神經控制,測驗手指伸直

運動時宜先將其手腕固定在中位,要求病人屈曲其指間關節,指間關

節屈曲可防止手掌本身肌肉代替伸指長肌的功能。同時要求病人在近

端指間關節屈曲之下伸直展其掌指間關節。然後醫者將手掌置於近端

指節之背面,用力使勁,企圖使該指節屈曲。

(4) C8:

屈指肌群由C8 神經控制,屈指肌群有屈指淺肌,屈指深肌,手蚓

狀肌。屈指深肌使遠端指間關節屈曲,手蚓狀肌使掌指間關節屈曲,

這兩類肌肉在手的尺側者由尺神經控制,在手的橈側者受正中神經控

制。如果C8 神經根受傷,整個屈指深肌即變無力並且所有屈肌群均

發生次發性軟弱。但是,如果是周圍性的尺神經受損,僅無名指及小

指感到無力。屈指淺肌使近端指間關節屈曲,它僅受正中神經控制,

C8 神經根受傷及周圍性正中神經傷害均會使之受影嚮。

指屈曲運動測驗:測驗手指屈曲運動時,要求病人屈曲其手指

上的所有三組關節,即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遠端指間關節。然

後彎曲醫者的四指扣牢在病人四指上,試圖板開他的指節使之無法屈

曲,評估此項測驗的結果時,應注意那組關節無法抵擋醫者的板開動

作,正常情形下所有的關節均應能夠保持屈曲。

(5) T1:

手指外展和內收運動測驗:手中所有小肌肉均由T1 神經控制

,測驗手指外展運動時要求病人展開已伸直的手指,然後壓合每對手

指以圖使之靠攏,仔細觀察其中任何一對是否出現明顯無力現象並測

驗另一隻手以供比較。測驗手指內收運動時要求病人併攏其已伸直的

手指,然後試圖將其手指分開。也可在病人已伸直的手指間夾一張紙

,然後嘗試將之拉出,以此方法測驗手指內收肌運動。病人夾紙的力

量應與對側手指從事同一動作加以比較。

五、麻木區的測定

(1) C5:

C5 神經的感覺區是上臂外側,由肩部到肘部為止。三角肌的外

側部份純粹屬於腋神經的感覺區,這塊位於C5 皮節內的感覺區有助

於指認C5 神經根的一般傷害及腋神經的特殊傷害。

(2) C6:

C6 神經的感覺區是前臂的外側面,C6 傳送前臂外側面(即橈

側面),拇指,食指,及一半中指的感覺。

(3) C7:

C7 神經傳送中指的感覺,由於中指的感覺有時可能也由C6 神

經及C8 神經傳送,因此並無可作為結論的C7 感覺測驗。

(4) C8:

C8 神經傳送無名指,小指及前臂內側(尺側面)遠端一半的感

覺。小指的尺側純粹屬於尺神經感覺區(此神經主要來自C8),因

此測驗此位置最具有效果。應同時測驗對側以供比較,並將病人感覺

程度依正常、減弱(感覺遲鈍)、增強(感覺過敏)、或消失(感覺

缺失)加以分級。

(5) T1:

T1 神經傳送前臂內側(尺側)上半份及上臂內側的感覺。

六、X光片檢查

對頸椎病患者進行X光片檢查時,可拍攝正位片、側位片、斜位

片,必要時拍攝側位過伸過屈位片。正位片常顯示椎間隙變窄,鉤椎

關節增生等;側位片可見頸椎生理弧度變淺、反張、成角、中斷,椎

體或關節突相對滑脫,椎體前後緣增生,椎間隙變窄,項韌帶鈣化等;

斜位片可見骨刺突入椎間孔,使椎間孔前後徑變窄。

總結觀察頸椎X光片時要注意事項如下:

(1) 頸椎生理弧度的改變:正常頸椎呈前凸的弧形彎曲,頸椎病

患者的生理弧度可減小、消失、變直、甚至呈成角、反張的彎曲等,

此多由於頸項部疼痛,椎間盤變性等所引起。

(2) 椎體邊緣骨質增生:多見於頸五、六、七椎體的前後緣之上

下角,後緣的骨質增生較前緣的骨刺更易引起症狀。

(3) 椎間隙變窄:多數是一個椎間隙變狹窄,也有兩個以上的椎

間隙同時變窄,可與相鄰的無明顯變窄的椎間隙相比較。椎間隙狹窄

可因髓核變性、纖維環彈力變弱、髓核突出等引起。

(4) 椎間孔的變化:因椎間盤變窄、生理弧度改變、小關節增生

或錯縫、鉤椎關節骨刺等,都可使椎間孔變形、變小,斜位片上可見

到唇形骨刺伸入椎間孔,椎間孔前後徑變窄等。這些變化是引起頸臂

綜合症的重要因素。

(5) 韌帶鈣化:項韌帶可出現條狀或片狀鈣化,前縱韌帶及後縱

韌帶亦可出現點狀鈣化。韌帶鈣化提示頸椎的椎間盤已發生退行性變

,同時也可看做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可增強頸椎的穩定性。

(6) 椎體排列異常:椎體和關節突向前滑脫等。

以上是頸椎病患者的X光片主要變化,每個患者的X光片上常具

有上述變化的一項或多項。但頸椎病的症狀輕重,與X光片上的變化

並無一定的關係。此外約有90%的五十歲以上的正常人都有不同程度

的頸椎椎體增生,這是正常的退變現象,如無典型的臨床症狀,一般

不屬頸椎病。因此X光片所反應的陽性改變必須結合臨床檢查才有診

斷價值。

〔類症鑑別〕

在臨床診斷時,頸椎病必須與脊髓神經根腫瘤、脊髓空洞症、頸

椎結核、類風濕性脊柱炎,原發或轉移性腫瘤、頸肋前斜角肌綜合症

、鎖骨上窩腫瘤等病相鑒別。

(1) 落枕型頸椎病與落枕的區別:落枕以青壯年居多,無外傷史

,很少反覆發作。落枕型頸椎病多發於三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部份患者常有外傷史,症狀常持續不癒或反覆發作,X光片可見頸

椎部退行性變。

(2) 神經根型頸椎病與肩關節周圍炎,頸肋、前斜角肌綜合症的

區別:肩關節周圍炎多發於五十歲以上,體虛少動的患者,疼痛以肩

關節為主,夜間靜止時自發性疼痛加劇,關節功能逐漸受限,活動到

受限區域後出現疼痛。病情嚴重時,可出現肩三角肌萎縮,但這種萎

縮要比神經麻痹、結核病等所致的肌肉萎縮症狀較輕。

頸肋與前斜角肌綜合症兩者症狀類似,以青壯年發病率較高,肩

帶失去肌力而使患肢下垂,後伸或提重物時病情加重,疼痛自頸根、

肩部向上肢遠端放射性串痛。交感神經異常伴隨手部出汗增加,或有

皮膚過敏、燒灼麻木等異常表現。若壓迫鎖骨下動脈,會出現上肢皮

色蒼白或青紫、手部發冷變白、麻木、脈弱或無脈,橈動脈失去。完

全的血管阻塞,有時伴隨血栓及栓塞,可能導致指尖的壞疽。患側頸

根部有硬物隆起,鎖骨上窩可能變淺,肌肉萎縮主要表現在前臂及手

部小肌群,可能有小魚際或大魚際的衰癈。

(3) 椎動脈型頸椎病與癲癇、美尼爾氏症的區別:椎動脈型表現

的眩暈常與體位變動有關,如突然轉頭或仰視時可加重發作。個別暈

厥猝倒者,可於行走時突感下肢無力而坐倒,此時神志仍清醒,坐倒

後很快又感下肢肌力已恢復,可自行站立,繼續行走,此點可與癲癇

症區別。美尼爾氏症發病時常伴有耳鳴,病情輕重與耳鳴成正比,反

復發病的間隔越來越長,常留有不等程度的耳聾,逐次加重,而眩暈

減輕。

(4) 脊髓型頸椎病與頸部腫瘤的區別:脊髓型頸椎病起病緩慢,

兩下肢症狀出現較上肢為早,然亦有同側上下肢發病者。治療休息後

可以緩解,形成時好時壞,病情逐步加重的過程。而腫瘤一般無間歇

病程,症狀呈進行性加重,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大體一致,且較嚴重

,然而脊髓型頸椎病的運動障礙相對顯著,感覺障礙輕微。腫瘤的X

光片特徵為椎弓根變形,其間距增寬,椎間孔擴大,或有椎旁軟組織

腫塊陰影。而脊髓型頸椎病的X光片顯示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椎管

前後徑狹窄小於14~12mm。

(5) 結核:有全身乏力、體重減輕、低熱盜汗等臨床症狀,X光

片除有椎間隙明顯變窄外,椎體邊緣模糊不清,有骨質破壞是其特徵

(6) 類風濕性脊柱炎:又稱僵直性脊椎炎,主要表現為脊柱僵硬

不靈活,圓背畸形,各方運動均受限,最後頸項強直,後期脊柱X光

片呈竹節狀改變。

(7) 脊髓空洞症:常合併於某種發育畸形,如胸廓異常,脊柱狹

窄,頸肋等,發病年齡較早,約20~30歲,病程發展非常緩慢,有長

手套或半掛式全掛式脊髓節段型分離性感覺障礙區,下肢呈弛緩性癱

瘓。

〔治療〕

在明確診斷基礎上,用推拿療法治療頸椎病多可收到良好療效。

但手法須輕柔和緩,決不可粗暴猛烈而急驟地過度旋轉或曲屈頭頸部

。臨床上由於不適當的手法治療而引起的醫源性殘疾仍偶有發生。

一、手法治療

用手法治療本病的作用在於擴大椎間隙及椎間孔,使椎體滑脫復

位,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理曲度,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腫脹,分

解粘連,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局部的血液供

應,促使病變的組織修復。

(一)舒筋手法

治療原則是疏筋活血,理筋整復,多採用滾、按、揉、擦、搓、

拿捏、點壓、彈撥、拔伸、旋轉等手法。每次推拿治療應以患者有舒

適感為宜,故手法要揉和穩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適的感覺。應做到輕

而不浮、重而不滯,使力量向深層滲透,以獲得良好效果。

理筋手法對落枕型頸椎病的療效最為快速,手法結束,症狀即可

顯著減輕。對於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也有一定療效,脊髓型見效較慢

,有時效果不顯著。

患者正坐,醫者先在穴位上按揉:落枕型可取風池、天柱、肺俞

、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肩貞等。神經根型可取肩翏、肩腢

、曲池、手三里、合谷、少海、神門等。椎動脈型可取百會、太陽、

大椎、風府、合谷等。此外,壓痛明顯之處及條索狀硬結部可重點施

用按揉手法。

然後,醫者站於患者背後,用滾法放鬆頸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

肌肉,時間約五~十分鐘,再用拿法,拿揉頸項部並配合推橋弓,推

肩背部。隨後做頸項部拔伸法。臨床上常用的拔伸法有兩種:一種是

醫者站在患者背後,兩前臂尺側放於患者兩側肩部向下用力,雙手大

拇指頂在風池穴上方,切勿用力過猛,以免引起患者頭暈。其餘四指

及手掌托起下頜部,並向上用力,前臂與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把

頸椎牽開,邊牽引邊使頭部前屈、後伸及向左右旋轉。

另一種拔伸法是囑患者正坐,醫者站於患側,右肘關節屈曲並托

住患者下頜,手扶健側顳枕部,向上緩緩用力拔伸,並做頸部左右旋

轉活動;另一手拇指置於患處相應椎旁,隨頸部的活動在壓痛點上施

按揉法。最後,提拿兩側肩井並搓患肩至前臂反復數次。

(二)頸項斜板矯正法

斜板法有很多不同的手法,有很多學者亦提出了不同的應用手法

,不過在做斜板法矯正之前,應先做X光片的檢查,此外若發現有下

述情形之一者,應避免施行手法:

有血栓症或血管硬化症者。

有風濕性關節炎,而且其椎間孔很小者。

有頭暈和偏頭痛的頸椎病患者。

肌肉痙攣而舒緩困難者。

病人仰臥或坐姿時,後仰其頭部或旋轉到極限時有頭暈、嘔吐

,或眼球跳動者。

未先做理筋舒筋手法者。

1﹒寰樞椎的斜板矯正手法

(1) 以右側受限為例,患者仰臥,醫者站在床頭,左手托住病人

的下顎,右手扶住病人的枕骨,其食指放在C1 的橫突上,向左(即

健側)旋轉到最大極限後,再以輕快的瞬間爆發力向左(即健側)板

動,聽到「喀啦」聲後即可,但不必強求有聲。

(2) 板動的角度以2°~5°為宜,起過5°易造成傷害。

(3) C1,C2頸椎的矯正,不必採用鎖定的手法,病人的頸椎保

持中立即可。

2﹒C3-C7 頸椎的斜板矯正手法

C3-C7椎的矯正需要鎖定技巧,就是使被治療的關節群中,作

用力只作用於其中一節有問題的關節,而不致強行動到其他鄰近的關

節,這些鄰近的關節必須用鎖定法保護。鎖定法有二種,即關節面並

靠鎖定法與韌帶張力鎖定法。應用前、後屈,側彎,和旋轉的混合動

作以獲得適當的鎖定。如頸部向右側彎,向左旋轉,使右排的關節面

緊靠,左排產生縫隙,則右側被關節鎖定,左側被韌帶鎖定,此時要

做的是以關節面鎖定法鬆解右排關節或以韌帶鎖定法鬆解左排關節。

要注意的是,鎖定之處是在受限的神經根的上一個椎體的棘突上。

(1) 臥姿矯正法(以右側受限為例)

病人仰臥,醫生站在床頭靠右側(患側),以左手托住病人下顎

,並以前臂及肘支撐其頭部。右手食指橈側面掌指關節處,抵住異常

頸椎關節的上面椎體關節突,並輕輕的左推形成右側彎。當右手食指

向左推感到阻力時,即將病人的頭向左旋轉,當旋轉的扭力帶動病人

頸部肌肉到達食指時,即順著右手臂方向(小面關節平面),瞬間施以

頓力板動之,聞「喀啦」聲即完成矯正,但不必強求有聲。旋轉度以

不超過5°為限,以免造成傷害。施頓力時要注意右臂與小關節面平

行,手肘幾乎要碰到患者右肩,向前上方也就是對著左前額的方向施

力。

施行上述手法後再用本法,患者仰臥,醫生站在床頭輕握患者

頭部兩側,雙手輕輕將頭右旋,並將頸部向左側彎,左手食指的方位

與前述同,醫生將手中的頭輕轉幾下,試著感覺正確的位置,在轉動

中施以頓力忽然增加短促的旋轉與側彎角度,使右排的滑囊產生縫隙

(2) 坐姿矯正法(以左側受限為例)

患者正坐,醫生面對患者,以左手掌扶患者頸右側,右手置於

太陽穴與臉頰,將頸右側彎,左旋轉。以左手中指協助將力量局限在

要矯正的關節的上一節,施頓力板動,以加速右側彎及左旋轉,聞聲

即可,但不必強求有聲。

患者坐姿,醫生站在左側,以左手撐他的右頰,右掌環扣頸後

部,中指壓在右側的關節突上,大拇指壓著左乳突,以左手控制左旋

轉,右手控制右側彎。

(3) C3~C8神經根異常的矯正法(以左側受限為例)

病人仰臥,醫生站在床頭,並將左手食指橈側掌指關節處抵住要

矯正的關節的上一個頸椎的棘突旁,左手放在病人的耳後和枕骨後。

將病人的頭慢慢抬起,頸後的肌肉會被慢慢拉緊。當拉緊的感覺到達

食指時,就停止向上抬頭。此時左手食指輕輕用力向右推,形成向左

的側彎,當左手食指受到阻力時,側彎停止,完成鎖住。在食指緊緊

頂住棘突時,雙手抱住病人的頭向右旋轉到極限,向著小面關節的平

面方向,瞬時施以頓力,聞聲即完成矯正,但不必強求有聲。

二、牽引治療

傷科匯篡.旋台骨篇轉載陳氏秘法曰:凡頭從高處墜下頓縮者,

先用消風散或住痛散加麻藥服之,令患人仰臥,用布巾帶兜住下頦直

上。可見古代對頸部急性損傷已普遍應用布帶牽引治療。現代人對頸

椎病的治療,頜枕牽引也是較普遍和常用的手法。

頜枕牽引之著力點在下頜及枕部,故名頜枕牽引,俗稱頸椎牽引

。可分坐位牽引及臥位牽引兩種。對多數頸椎病患者有效,但也有少

數反應不佳者。

在牽引時,下頜的著力點常大於枕部的著力點,若牽引使頸部輕

度後仰,則頸椎後部常得不到鬆解,以致影嚮療效。牽引時使頸部輕

度前屈,至少是直線位較易見效。

牽引重量可以從小重量開始,坐位牽引可用2~3公斤,如無反

應可逐漸增加到5公斤,臥位牽引可從5公斤開始,最重不宜超過10

公斤。要注意患者由於頸部疼痛,項棘肌痙攣,牽引時未能完全放鬆

頸部肌肉,則不見效。同時要注意避免損傷顳頜關節。

三、功能鍛練

對於頸椎病可經由太極奉、外丹功等做全身性的鍛練,也可用頸

項的功能鍛練,以增強局部肌力,滑利頸椎關節,緩解症狀。

(一)哪吒探海(前伸探海)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雙手叉腰。

(2) 頭頸前伸並側轉向左前下方,眼看前下方約2公尺處,似向

海底窺探一樣。

(3) 還原。

(4) 頭頸前伸并側轉向右前下方,眼看前下方。

(5) 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

(二)犀牛望月(回頭望月)

(1) 預備姿勢:同上。

(2) 頭頸向左後上方盡力轉,眼看左後上方,似向天空看望月亮

一樣。

(3) 還原。

(4) 頭頸轉向右後上方。

(5) 還原。轉動時吸氣,還原時呼氣。頸部慢慢轉動,轉動時需

稍用力,轉回時亦需慢慢轉回。

(6) 上身及腰部不要轉動,轉頭時下頜微向內收。

(三)霸王舉鼎(雙手舉鼎)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與肩平寬,兩臂屈肘,雙手虛握拳,平

放胸前,高與肩平。

(2) 兩拳逐漸鬆開,掌心向上,兩臂柔和地向上直舉,眼隨兩掌

上舉而向上看。

(3) 兩手逐漸下降,下降時掌漸握成虛拳,手指稍用力恢復預備

姿勢。上舉時吸氣,下降時呼氣。

(四)仙人推碑(轉腰推碑)

(1) 預備姿勢: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臂自然下垂。

(2) 向左轉体,右手成立掌向正前方推出,臂與肩平,左手握拳

,抽至左腰際抱肘,頭向後轉,眼看左後方。

(3) 向右轉体,左手變立掌向正前方推出,臂與肩平,手掌伸直

,右掌變拳,抽回右腰際抱肘,眼看右後方。手掌推出時吸氣,手掌

收回時呼氣。動作要緩慢,手腕稍用力,臂部不要僵硬,兩腿立定不

動。

四、針灸治療

針灸有行氣活血,和絡止痛,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治療本病對

改善症狀及減輕疼痛有良好的療效,各地學者有不同的針法及取穴。

不過,大抵說來,根據病因及臨床症狀的不同,本病在中醫上分為痹

阻型、瘀阻型、肝腎不足型三種,。

(1) 痹阻型 治則宜袪風散寒、舒經通絡,穴取風府、風池、天

柱、外關、合谷、列缺、大椎、落枕、後溪等。進針得氣後用提插捻

轉瀉法,留針20分鐘,針後艾條灸每穴五分鐘。

風府、風池、外關,祛風通絡;風府、大椎,通調督脈之陽氣,

以祛寒濕等陰霾之邪;天柱配後溪,以疏通太陽經經氣;列缺、落枕

,是治頸項強痛的經驗要穴,且十總穴有頭項尋列缺;列缺有主治頭

項疾患的作用。

(2) 瘀阻型 治則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穴取天柱、大椎、身柱

、膈俞、曲池、陰郗、陽溪、後溪等。進針得氣後用提插瀉法,留針

20~30分鐘。

膈俞,血之會穴;陰郗,為心經之郗穴,心主血。瀉此二穴,能

起活血化瘀之作用;大椎、身柱,疏通督脈之經氣;天柱、後溪,疏

通太陽經氣,且督脈太陽經均循行頸項,故共奏行氣通經之功,為治

頸強的要穴;曲池、陽溪,通調陽明經經氣。

(3) 肝腎不足型 治則宜滋水涵木、調和氣血。針刺用補法,穴

取肝俞、腎俞、血海、膈俞、氣海、申脈、懸鐘、髀關、足三里。

補腎俞、血海、膈俞,滋陰血濡筋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News=挑戰高難度 瑜珈老師頸椎間盤破裂受傷

前幾天,接到朋友寄來的mail內容提及南部有位瑜伽老師在教導高難度體位法時,不小心在示範時受傷了,以下是報紙的內容:

挑戰高難度 瑜珈老師頸椎間盤破裂受傷  

更新日期:2007/08/27 17:30 

 近年來「瑜珈」風潮歷久不衰,越來越多人喜歡透過瑜珈來抒解身心壓力,不過日前發生一起瑜珈老師因示範高難度動作卻造成頸椎間盤破裂的傷害,醫師提醒,愛好瑜珈的朋友們,在活動開始前別忘了做好暖身運動,才可免受運動傷害之苦。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椒喬指出,後彎、扭轉、下腰等活動,都是瑜珈時常見的體位,不過由於上述的體位都與脊椎部位息息相關,如果扭動不慎會造成過度擠壓,椎骨和椎骨之間的軟骨因為異常磨損,或者是脫水而導致突出或破裂,壓迫到神經,也就是椎間盤破裂與神經根壓迫的症狀,嚴重的話有可能導致患者痛到連手都舉不起來。

楊椒喬表示,上門求診的這位患者是為瑜珈老師,有天上課期間卻突然一股疼痛感從頸部一路蔓延至左上臂,手完全無法舉高,緊急送到醫院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的左邊第六、第七頸椎兼有椎間盤破裂與神經壓迫的現象,緊急施以外科顯微頸椎手術,去除壓迫到神經根的椎間盤,一個月後才重新恢復瑜珈老師的教學工作。

從事瑜珈活動時,如何才可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呢?楊椒喬提醒,暖身運動是一定不可少的步驟,在做各種瑜珈體位的時候,下巴也要記得稍微內收,才可以讓頸椎拉長一點,瑜珈其中有不少高難度的動作,民眾應該量力而為,發現頸部僵硬或是身體有任何不適時,都不應該繼續強迫身體的扭動,才能真正達到瑜珈運動、樂活身心的目的。

***********************************************************************************************************
瑜伽老師受傷已不是新聞,但在全民瘋瑜伽的現在,對媒體來說仍是一則大新聞,很多瑜伽老師會說,我教的,,,絕不會受傷,其實這句話可信度存疑,因為在參加多場瑜伽研習活動裡,老師會問在場的學生誰在學習瑜伽的過程中沒有受傷的,請舉手!你知道沒有人舉手,現場有三分之二是線上老師,幾乎大家都受過傷。

像我,受傷的莫明奇妙,受傷的當下根本沒有覺知,在盡全力完成當下那個動作之後,隔兩三天,就發現胸口咳嗽會痛,「拉傷了」,心裡暗知不妙,誰知這一痛,痛了快半年,在那半年裡,我減少練習的次數,像串連動作能剩則剩,我知道身體現在需要的是時間來療癒。前兩三個月,我又發現我的膝蓋有微微的不適感,我知道這是練習某一個動作所引起的,因為我太盡力了,將雙腳不斷地向上盤起以便雙手能在背後環扣抓住前面的腳趾,但因為抓到之後還要向後躺下再起身做五次,因此,為了不讓腳趾跑掉,我的右邊膝蓋在我過度用力之下,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在做英雄式時,右膝在彎成九十度左手伸直朝前方時,更可感受到它的不適。

我知道,我為什麼會受傷,前者是因為在做體位法時,沒有配合呼吸,後者是在做體位法,心太急了,一直在練習。

受傷,讓我對身體的覺知更敏銳,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然而,受傷,對某些人來說,卻視為是正常的,必要的關卡,到底中間的界線是什麼??我相信,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不一樣的,對某些人來說,後彎膝蓋會痛或是髖關節會痛是正常的,因此,你會很疑惑,到底自己的痛是正常的還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我的答案是,正常的痛,只會痛個兩三天,但若是超過這個界線,就是不正常的痛,表示己經傷到身體的組織,以先前那位瑜伽老師為例,她的頸椎椎間盤的問題絕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而是長年累積下來的慢性傷害,只是那是一種溫和的傷害,若對身體沒有覺知或是缺乏醫學知識者,就會視其為「慢性排毒」的過程。

排毒,這個字眼有點被濫用,尤其在現今社會,像是保健食品如靈芝吃過量引發免疫系統亢進,進而誘發初期的紅斑性狼瘡等症狀時,業務員通常會鼓勵你多吃,因為這是身體在進行排毒的反應,當然,身體是會進行排毒的工作,但若是過度刺激免疫系統也是不行的,像是氣喘或是過敏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靈敏所致,搞得整個身體機能緊張到不行。

身為一位瑜伽老師,擁有好的體位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懂得保護自己,才能保護學生。對於一個完全沒有受過傷的老師來說,從事教學是一件危險的工作,因為他不明白什麼叫做受傷,身體先天上的柔軟再加上後天自小的訓練,會讓一個人的動作出神入化,相對地也減少他受傷機率及對受傷前兆的警覺性,一旦受傷,下場會比初學者來得嚴重。

在醫院,每一年都要舉行CPR的演練,每一個醫護人員都要參與甚至連事務人員都要加入,大家輪流急救躺在地上的外國人Johnason,當然是假人,只要急救成功,假人就會出現訊號表示你過關了。為什麼,每年都要來一次演練,因為人是健忘的,即使是每天都在醫療線上的工作人員都無法確定自己在面對緊急突發狀況時,能否掌握那黃金時間。

生命的流失,有時就像手中的流沙一樣,握不住,就因為生命是如此無常,才顯得如此可貴,但很多人常覺得生命是永遠不會消失,忘了自己只是這個世界的過客,上了站,瀏覽沿途風光之際,終點,也就在不遠的地方等你。

練習瑜伽,可以讓你在欣賞人生風景時,感悟到造化者的神奇,因為你知道這一切只是一場美麗的旅程,瑜伽讓你也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美麗風景,但前提是,你要夠健康才行。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News=一分鐘自我檢視骨質疏鬆

早期,我練的瑜伽是哈逹瑜伽,重修心與體位法,但不太重視暖身,而且,是做一個體位法之後,調息四次,身體的柔軟度是提昇了,但,在我心裡卻很清楚,我的心肺功能並沒有提昇,身體也沒有流汗,微微發汗是有,但沒有到微喘的地步,那也意謂著,我的骨頭並有做到負重的動作,也就是說,我的骨密不會因為我練哈逹就變得更好,我的心肺也不會,肌耐力更是差強人意,但我的柔軟度倒是變得不錯.

這點讓我有點遺憾,直到Mysore的練習引進國內,讓我開始體驗瑜伽的另一種風貌,感謝有哈逹的基礎,讓我在做Mysore時,可以很快地進入狀況.至少,我相信,我的骨質密度會因此而大幅提昇.

有回,在上workshop時,看到一些同學跟著大師一起做體位法時,看到大家在做平板式的雙手不斷地發抖時,心裡再想,天啊,要小心啊,不要再硬撐了,小心肘關節受傷!肘部以上的肌力全是睡死了,一點都沒有意思要來幫助肘關節,你不能怪他們,平常你練瑜伽,就都沒呼叫他們,他們當然不會來,連上臂骨肱骨都冷眼旁觀,看著那個肘關節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

這就是身體本性,基本上是懶的,你不去動它,它是不會動的,就像一坨死豬肉一樣地掛在你的腋下,好聽一點叫做蝴蠂袖,別再自欺欺人了,你的肌肉臉上的皺紋比你的眼袋還要多,鬆弛就是它的特徵.

肌肉一旦鬆弛,骨頭的養份的供給就不足,當然會骨鬆,再加上平常美白做得徹底,又怕流汗,蔬果少吃,飲食又不正常,年紀又超過三十,逼近三十五,恭禧你,餅乾美女封號非你莫屬.

骨鬆的另一時尚代名詞--餅乾,真是太貼切了.

小心,注意看看,你的同學有沒有是餅乾美女,記得提醒她多來上課.

ps:很多人都是骨鬆的高風險群而不自知,有時看到大家在那苦練體位法,不時傳來陣陣哀嚎聲,我心裡都在默禱,希望偉大的帕坦加利保護這位可憐的同學,千萬不要有所閃失,一定要量力而為.願大家平安.

==========================================

骨質疏鬆症女比男高六倍 民眾應提高警覺
中央社╱中央社 2007-05-11 15:56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十一日電)女性因骨質密度較男性低,且因停經後骨質大量流失,再加上平均壽命較長,花蓮門諾醫院指出,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因此比男性高出六至八倍,而年齡越大、體型越瘦小的女性,危險性也越高,通常婦女多等到骨折時才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

門諾醫院表示,人體大約從三十五歲開始,骨質量會逐漸減少,許多婦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都是等到發生骨折時,才驚覺已罹患骨質疏鬆症,民眾應多注意身體平時發出的警訊,及早檢查,以避免發生危險。

骨質疏鬆症的警示訊號包括,向前彎腰會痛苦不堪,或感到背部酸疼無法仰睡,起床時背部、腰部感覺疼痛,一點小動作就骨折,背部彎曲駝背,出現瀰漫性慢性背痛,門諾醫院指出,這些都是骨質疏鬆症的警訊,民眾應提高警覺。

門諾醫院表示,民眾如果發現相關警訊,應儘速檢測骨質密度以瞭解骨骼狀態,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婦女在接近更年期時檢查一次,以後一至二年再檢查一次最為理想。

一分鐘自我檢視骨質疏鬆 預防髖骨骨折
中央社

    當梅雨季開始時,因為天雨路滑造成髖骨骨折的病例即明顯增加,銀髮族由於骨質疏鬆,又對骨折的警覺性低,很容易把輕微骨折當成筋骨扭傷、坐骨神經痛等,現在只要花一分鐘,中老年人即可自我檢視是否為骨質疏鬆高危險群。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陳文哲今天指出,長庚醫院的統計顯示,一到梅雨季,長庚最新每天至少有一位因髖部骨折而入院的個案,其中不乏重複骨折者,患者絕大多數都是有點年紀的民眾,骨折原因幾乎都是滑倒。

    陳文哲指出,位在骨盆的髖骨是骨質的重要指標,髖骨支持身軀重量,一但骨鬆就容易骨折,輕則造成行走不便,重則使人臥床並引發尿失禁、感染等,不但有損老年人生活品質,更是減損壽命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因為髖骨骨折導致各種併發症的死亡率,直逼癌症。

    母親節前夕,骨鬆症相關學會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引,宣導「骨質疏鬆一分鐘自我檢測」,民眾可先自問:
父母曾否跌斷股骨(即大腿骨)、
本人曾否跌斷骨頭、
曾否服用類固醇超過三個月、
本人身高是否減少超過三公分、
是否常飲酒、是否抽煙超過二十支、
是否經常腹瀉等七個問題。
 

    接著女性自問是否在四十五歲或以前已經停經、除懷孕期間外曾否停經超過十二個月,男性自問曾否因雄性激素過低而引發陽痿或性慾減低。

    上述任何一條問題答「是」的話,民眾即應進一步諮詢醫師,以決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Judy 補充:
以前我在醫院最常治療的患者以髖骨骨折為主,老病患,但幾年之後,都沒有再回診了,直接到殯儀館報到去了,因為髖骨骨折的死亡率和乳癌患者的死亡率是差不多的,不要以為你逃過乳癌的威脅,就沾沾自喜,小心,骨鬆的殺手髖骨骨折正等著你正投羅網.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脊椎的末端~尾骨

記得嗎,在很早很早的年代裡,你是一個有尾巴的靈長類動物,否認,搖頭,看看你自己的屁股,在屁眼上方有一塊凸凸的骨頭,那個就是證據,尾骨,沒錯,屬於脊椎的最末端,位於薦骨之下方,由四節(三至五節)退化椎骨結合而成,構成脊柱尾端,除了薦骨與尾骨的韌帶及其他小韌帶附著在上面外,臀大肌也部份附著在其上.

尾骨,是尾巴退化所留下的骨頭,看起沒,沒用,哈~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現在女性流行翹臀美,尾骨與薦骨的曲線,正好是你臀部的曲線,由側面看,從腰到臀,有一個很美的弧度,但角度小的人,看起來就像是沒屁股的人,穿緊身褲或是旗袍,真是不能看,若是搭配個結實的臂膀,那就是標準的倒三角形的體型,就像健美先生一樣.所以,女生是很怕沒屁股的,在古代,這簡直就是不孕的象徵,雖然二者沒有關聯.

尾骨,平常是不太容易受傷的,除非~~~~不小心重心不穩直落地,例如:擦地不小心滑倒,或是別人惡作劇,將椅子拿走等等,那就超級大麻煩,因為臀部重挫,尾骨首當其衝,大部分的情況,是造成脫位Dislocation,骨折倒還不至於,除非真的很嚴重,這個時候,你就會體會何謂坐立難安,因為你的屁股的疼痛感,會讓你如廁不便,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唉~~~!多年前,我服務過一位很有名的模特兒,她就是高跟鞋太高,滑到,結果,暴瘦,因為活得很痛苦,無法久坐,連上大號都沒法儘情使力,會痛~~~,要小心上,大便不能太粗,太硬,要細小,要軟,才能輕輕地通過地雷區,”這是個什麼世界啊”~她叫苦連天,後來,我建議她,何不去買個泳游圈,醫療器材行都有在賣,小小的圈圈,放在椅子上,讓屁股和椅子不要直接接觸就會比較好.日常多熱敷患部,或請醫師用超音波治療,加強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環,以幫助療效。

那到底何時會好,聽說要很久,在治療上,復健的療程包括深部電療、按摩及鬆動技術、適切運動技巧及正確姿勢教導。局部注射止痛,對某些患者也可達到良好緩解效應,至於因激烈疼痛而需尾骨切除手術之情形甚少。為了維持治療的效果及避免對尾骨的進一步傷害,需要有適當的座墊,墊子的材質要適中,不能太硬,否則坐在上面會不舒服,太軟則無矯正效果,也要合乎人體工學的基本要求,如此才不會影響腰部以上姿勢不良。

此時,請不要做船式Navasana,尤其是擺出漂亮的v字,那會造成更大壓迫.還有你在練船式進階動作時Urdhva Muka Paschimottanasana,會將頭靠在小腿上,變成一個I字型,這個時候,調整的老師若是很用力地頂你的背時,你的尾骨就容易受傷,我先前尾骨也會痛,就是因為我在做這個動作,現在,比較不痛了,因為在老師指導之前,就先偷偷練,哇~被老師這麼一頂,我屁股痛好幾天,又不敢鬼叫,所以,只好先偷練.本人經驗,供各位參考,其實,時間到了,該練什麼動作,自然會做到,有時做不到,是因為身體沒有準備好,像我的尾骨,就還沒準備好.那你的尾骨準備好了沒~
NavasanaUrdhva Muka Paschimottanasana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脊椎側彎正確觀

那天看到這篇文章,我覺得很棒,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特地摘錄如下:

脊椎側彎正確觀~此文是汪作良醫師的大作,汪醫師目前是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 ,學貫中西,由他來發表專業文章最是妥當,將來有機會我會邀請汪理事長為我們演講,現將其簡歷介紹如下:

汪醫師現任
   1. 台北脊祥診所 院長 http://www.balance4u.com.tw/
 2. 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理事長
 3.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學歷
   1.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2. 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
   1.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2.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3. 美國 Katella 疼痛控制醫學中心研究員
 4. 美國 West Coast 裝具實驗室研究員
 5. 美國 AmFit  足科醫學中心研究員
 
專長
 
 1. 脊椎手法治療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2. 顱薦系統治療 (CranioSacral Therapy)
 3. 手法醫學     (Manual Medicine)
 4. 脊椎側彎矯正
 5. 疼痛症之診療
 6. 足科醫學與醫療鞋具製作
 7. 運動傷害及一般復健診療

什麼是脊椎側彎 ?

答:脊椎側彎是指脊椎左右側彎曲變形,並合併椎體旋轉到曲線的凸側。脊椎側彎依據形成的原因可分成兩大類:(1)如果是因姿勢不良、肌肉不平衡造成脊椎側彎,叫做「功能性」脊椎側彎,通常側彎不超過10度,只要矯正姿勢與肌肉不平衡即可。(2)如果是因脊椎本身的異常造成脊椎側彎,則叫做「結構性」脊椎側彎,多半具有先天遺傳的傾向,側彎通常超過10度,需要積極治療,否則將來成年後容易有影響健康的併發症。

誰容易得脊椎側彎 ?

答:一般說來,青春期正在發育的兒童及青少年最容易得到脊椎側彎,惡化的速度也比其他年齡層來得快。發生率女生大約是男生的九倍。台灣學童脊椎側彎的比例依統計高達10.10%-19.34%,也就是說每十名學童中,就有一到兩人罹患不同程度的脊椎側彎;其對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戕害,實在不容輕忽!

脊椎側彎有甚麼併發症 ?

答:兒童或青少年一旦發現有脊椎側彎,將來成年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1)容易腰酸背痛。(2)造成神經壓迫﹙如坐骨神經痛、肌肉無力﹚。(3)造成內臟壓迫﹙如心肺壓迫、衰竭﹚。(4)因脊椎外觀不對稱,裸露背部時(如游泳)會較尷尬,造成生活的不便。

脊椎側彎一定要開刀嗎 ?

答:這是許多脊椎側彎的學童或家長最常問的問題。目前台灣醫界對於脊椎側彎的治療,多半採取的原則是:Cobb’s角度在40度以上者考慮手術矯正;20至40度之間建議穿著背架預防側彎的惡化;20度以下者作居家運動,每半年回診一次。事實上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單獨作運動或穿著背架或許能減緩側彎的惡化,但卻無法有效改善側彎的程度。因此當下國內對於脊椎側彎的非手術治療成效是令人沮喪的。有的醫師甚至很明白的告訴病人甚麼事都不必作,只要每半年回診一次,等到把脊椎側彎「養」到40度以上了再來開刀。這種治療邏輯不但讓病家感到失望,醫師也相當無奈。事實上脊椎側彎是可以用非手術的方法矯正的。尤其Cobb’s角度在50度以內的病例,可用「脊椎側彎非手術整合療法」獲得非常顯著的改善。

何謂「脊椎側彎非手術整合療法」?

答:是有由美國醫界多位治療脊椎側彎大師的方法中,挑選效果最佳的數種,並加以修正改良後所形成的整合療法。內容包括:矯正長短腳與骨盆歪斜、背架治療、電氣治療、脊椎手法治療、與運動治療等。「脊椎側彎非手術整合療法」的優點是(1)療效快,絕大多數的病例在三個月左右即可看到明顯效果。(2)治療的過程完全無痛,是最安全的治療方式。(3)由於不用手術,因此沒有因為手術而造成感染、輸血疾病、麻醉併發症、金屬鋼條疲乏移位、脊椎因被固定而完全僵硬的後遺症。

何時治療脊椎側彎效果最好 ?

答:雖然青春期是脊椎側彎惡化速度最快的時候,卻也是治療脊椎側彎效果最好的時候。但這並不意味著年紀過了青春期就無法用非手術療法矯治脊椎側彎。許多超過十八歲以上仍有矯正成功的案例。

脊椎側彎該如何自我檢查 ?

答:(1)站立時,請旁人面向著自己,觀察是否有肩膀左右不等高(俗稱高低肩)、骨盆左右不等高的情形。 (2)亞當式測試:身體向前鞠躬到底,請旁人從後方觀察脊椎兩側是否有不等高的情形。讓患者雙腿打直,向前彎腰成90度鞠躬狀,檢查者從背部觀察,看背部是否左右高低或明顯肩胛骨隆起。因為脊椎側彎會旋轉或推擠胸肋骨,會讓肩胛骨隆起、背部一邊高一邊低。

整脊在臨床醫療的正確角色 分類:醫療保健2006/09/10 14:01汪作良

近來坊間充斥著「整脊治百病」、「整骨瘦臉、塑身」的廣告,使得「整脊」、「整骨」這類充滿著神秘色彩的醫療行為,已成為相當流行的話題。由於台灣的主流醫療體系並不提供「整脊」的服務,台灣的醫學院亦無教授「整脊」相關課程,因此不但一般民眾對「整脊」、「整骨」毫無所知,就連大多數的醫療專業人員也不甚瞭解。反觀歐美先進國家,不但有專門的整脊醫學院,更有嚴謹的證照制度,為民眾的健康與就醫安全嚴格把關。
筆者本身為中華民國復健科專科醫師,於1998年前往美國進修,接受完整的整脊醫學教育,並取得美國整脊醫學博士學位(D.C.)。由於兼具復健醫學與整脊醫學的雙重專業背景,筆者深諳「整脊」的臨床醫療用途。依據嚴謹的科學文獻與個人的行醫經驗,筆者認為「整脊」在臨床所扮演的角色有四:

一、「整脊」當主角:「整脊」對某些神經骨骼肌肉系統的問題,尤其是疼痛症,療效頗佳。其療效之快速,可用「槍響鳥落」四個字來形容。這些問題包括:急性頸痛(如落枕)、急性下背痛、頸神經根壓迫、坐骨神經痛、椎間盤脫出、脊椎小面關節症候群、與薦腸關節症候群等。

二、「整脊」當配角:「整脊」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上扮演配角,必須配合其他治療方能奏效。這些問題包括:脊椎側彎、脊椎骨刺、脊椎滑脫、椎管狹窄症、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急慢性腰扭傷與某些功能性疾病等。

三、「整脊」當龍套:有些器質性的問題,如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整脊」可藉由自主神經系統的調制,或許能間接地緩解一些症狀,但絕對無法根治,臨床價值不高。

四、「整脊」碰不得:如果病人有下列狀況是絕對不能接受整脊的。因為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中風、四肢或下肢癱瘓等:

1. 椎底動脈血循不良。在頸部向後伸展或向左右旋轉時會有暈眩、噁 心、嘔吐、複視、或因而導致中風發作等現象者。

2. 腹部主動脈瘤。
3. 骨骼腫瘤。
4. 骨骼感染(細菌性或結核性)。
5. 急性外傷、骨折合併不穩定性脊椎。
6. 發炎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活動期。
7. 馬尾症候群或進行性肌肉無力。

筆者在臨床服務時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整脊安全嗎?」事實上,在受過正規訓練並有豐富操作經驗的醫師手中執行整脊,其實是相當安全的。但若由非專業人士執行,其危險性自然提高(如中風、四肢或下肢癱瘓)。整脊前(尤其是頸椎的整脊)一定要先照X-光並作安全測試檢查,以排除不適合作整脊的狀況,提昇整脊的安全性。在美國等醫學先進國家,有專業的專科醫師執行整脊。然而在國內,並沒有專門提供整脊服務的專科醫師制度,同時又缺乏適當的法規來規範此種治療,以致民眾的健康與就醫安全缺乏保障。因此民眾在尋求整脊服務時,宜謹慎小心,多聽多問。同時也期盼國內志同道合的醫界朋友能共同努力,將正確的整脊知識加以推廣。真希望有一天,整脊服務能在台灣的主流醫療體系裡普及化,讓民眾的就醫安全多一層保障。

認識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 
http://www.tamm.org.tw/
創會源起
 
 
    作良忝為復健科專科醫師,行醫近十載後,深感傳統醫療對許多脊椎疾患之療效有限,台灣脊椎醫療似有更上層樓之空間;而國內醫療體系大多重視構造性病理(structural pathology)的診療,對於功能性病理(functional pathology)的課題少有研究。因此作良於1997年毅然負笈美國研習脊椎醫學,冀能學習更精進有效之診療技術。在美留學期間,作良常往來各州研習各家技術,夙夜匪懈、孜孜不倦。希望回國後能貢獻所學,讓國人能享有更高品質之脊椎醫療服務。

歸國後,承蒙恩師洪章仁教授與北醫陳適卿主任於2002年一月十二日、十三日及二十日分別於成大、北醫召開「2002台灣脊椎手法治療研討會」,此乃台灣醫界第一次針對脊骨矯治醫療舉辦之大型研討會。會中邀請了美國Dr. Alan Adams及謝章優教授發表學術演講,並邀請台灣復健醫學界前輩:連倚南教授、詹瑞棋理事長、周崇頌主任、謝霖芬主任、王亭貴醫師、黃茂雄主任及物理治療專家徐阿田主任與方飛鵬理事長等擔任座長,與會學員超過百人,盛況空前。
 
撰文:
創會理事長 汪作良醫師
 

    會後有眾多學員希望能學習完整之脊骨矯治技術課程,遂在復健醫學會之協辦下,開辦了兩期脊骨矯治技術課程,並提供復健專科醫師繼續教育學分(特別感謝劉復康秘書長與阮綜合醫院黃光聖主任之支持)。此兩期課程共有許碩堯等二十三位醫師(註一)完成全程課程。在與會學員的互動交流中,深感脊骨矯治醫學應與現代醫學(medicine)相結合。 而優良的醫療技術更不應敝帚自珍,應該藉由一個兼具研究、教學、服務三大功能的學術組織,在志同道合醫師的共同努力下,作有系統的推廣。遂於2002年八月間,由三十二位發起人(註二)向內政部提出籌組「中華民國整脊醫學會」之申請。經過內政部與衛生署的嚴格審核,終於2003年三月間獲准成立。並於同年四月十二日,召開發起人會議暨第一次籌備會議。會中選出王文達等九位醫師(註三)擔任籌備委員。 後因SARS疫情影響,籌備工作稍有停頓。第二次籌備會議延至同年六月二十一日召開,會中確定成立大會訂在同年七月二十六日,於台大景福館召開。此乃為我國第一個由專科醫師組成並經官方認可的脊骨矯治醫學學術機構,堪為台灣醫療史之重要里程碑。

 
 
  民國九十三年二月起,本會在復健醫學會詹理事長 瑞棋的大力協助下,先後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舉辦了兩期脊骨矯治醫學技術核心課程,得到醫界同好的熱烈迴響。本會並於民國九十三年間接受內政部委託,分別於北、中、南三區舉辦「教養人員脊椎傷害防治研討會」,教導教養人員脊椎保健的專業知識。隨著會員人數的增加,本會與社會的互動更為緊密,為能使本會之專業形象更為明確,遂於民國九十四年度會員大會決議將本會名稱變更為「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Taiwan Association of Manual Medicine)」,並在「救人的方法愈多愈好」的理念下,廣泛研討中西各家脊骨矯治醫術,期能使會員們在專業領域方面有更多切磋精進的機會。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創會之初,端賴諸創始會員對學習的執著與無私的奉獻。在無任何資助與奧援的情形下,自掏腰包,四處奔走。然一燕不能成夏,眾志方能成城。期盼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能加入我們的行列,為深受病痛所苦的病友尋求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法,庶幾無忝為醫療工作者之神聖社會責任。
 
 
台灣脊骨矯治醫學會
理事長 汪作良 謹識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八月十三日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

脊椎研討會10/21改成10/28(六),請注意!!

各位,真是萬分的不好意思,我們10/21活動要延期改成10/28(六),時間如下:

時間:10月28日(六)12:30~13:30
11:30   報到
11:30~12:30原文講義研討時間
12:30~13:30簡文仁理事長演講

地點:梵瑜伽

主題:脊椎側彎如何復健?

若你已經排除萬難,特別調課,請假,或是各種努力才空出那一天的人,請不要K我,因為我們的貴賓臨時10/21(六)有事,所以無法前來,簡理事長交代我,在此向大家賠罪,因為因為他的行事曆上忘了將第一次訂的10/15(日)改成10/21(六),所以………………..另外排了活動,只好以十二萬分的歉意,向大家說聲~~真歹謝!!

前一回有來上課的同學,就知道簡理事長是個十分客氣的長者,我相信10/28(六)即使是刮大風下大雨,簡理事長一定會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為同學上課.我相信那天的活動,絕對是加湯加料不加價,絕對值回票價.不來會粉可惜,因為理事長絕對會秀出十八般武藝來回報各位.

請同學告訴同學,10/21活動改成10/28,別忘了,若已報名但無法前來者,記得在本頁留言,我會請梵美妹登記,讓候補的同學有機會參加.

也請各位原諒主辦單位的我~~JUDY敬上

[……]

Read more

分類: 脊椎/骨骼,Bone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