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瑜伽哲學,Pholosophy

好書介紹:瑜伽之光+探索瑜伽

「Light on Yoga」瑜伽之光這本原文書買了很久,放在案頭上,不時撫觸,有時興致來了便翻翻,記得有一回發狠很努力地用螢光筆將每一個體位法的梵文名詞標示出來,至少,明白,這一頁在闡述哪一個體位法,否則,密密麻麻的文字還真令人退步三舍。

後來,託人買了簡體版,很大本,有點納悶,原文小小厚厚還好攜帶,怎麼變成中文,就變這麼大一本,買了,也還沒認真看,但有時會為一個體位法反覆去查中英文翻譯的差異,那時就覺得簡體字有些體位法的名詞翻得怪怪的。

現在出了中文繁體版,感覺親切許多,一來是譯筆優美,二來是翻譯比較貼近原文,三來用詞比較符合一般人的用語。

這麼好的一本書,要感謝湘映文化的努力編排,並主動供書,但面對好書,實在是等不及了,那時人在高雄講課,承蒙高雄「美麗春天瑜伽教室」的苑利老師一口氣買了好幾本,有幸得到一本,當時,用力睜大想睡的懞懞雙眼,腦袋昏沈地但心情卻high到極點的猛K書。真是好棒的書,封面設計美麗雋久,很耐看,內頁則是一個體位法一頁,簡單明白,原文書的設計則是體位法一個個連續下來,內文和標題都長得差不多大小,乍看之下,有點糊在一起,中文版的設計好多了,但書本也變大變厚了。

據說,譯者是同瑜伽之樹的那一位前輩,難怪文筆如此優美,因為前輩也是一位研習艾因嘉瑜伽多年的老師,有了堅強的外文背景若缺少瑜伽的研習,總是不對味。還好,這本書是由瑜伽人翻釋,感覺好多了,最重要的,在專業名詞上,都同時附有英文,這樣才不會因為譯成中文的不同而搞得一頭霧水,如IYENGAR,可以翻成艾因嘉,艾揚格,艾因卡,艾因格。天啊,這麼多,還以為是艾因嘉的兄弟呢!錯,全都是指這位大IYENGAR,正式說來應是B.K.S. Iyengar。瞧,英文多重要!

建議同學,最好中文及英文都要買,先看英文,不懂,查字典,真不懂,才看中文,這樣英文才會進步,喔,不!!是梵文才會進步,像是:
Padangusthasana,手拉腳拇趾站立前彎式,很長,有人簡稱別針式,但若明白pada 是腳,angustha是腳的大拇趾,一看梵文就會做出那個動作,不是更酷,因為用別針式再翻回英文給外國人聽,那意思就差很遠了,記得以前的老師還說,你可以自行命名,只要讓人想到那個形狀做得出來即可,那是老一輩老師的觀念,但現在可就行不通了。就像「小叮噹」要改名叫「哆啦A夢」一樣,作者藤子先生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小叮噹可以認祖歸宗,無論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小叮噹都叫做「哆啦A夢」。

如今,我的兒子現在只喊他「A蒙」,有時,問他:你在看小叮噹,他還會白你一眼說:媽咪,這是A蒙,不是小叮噹啦!酷吧,只要不斷地洗腦,真的,他真的不是小叮噹,他叫「哆啦A夢」,但我心裡偏想著:才怪,那是他的日文名,他的中文名仍是小叮噹。呵,對五六年級生來說,小叮噹永遠是我們不變的回憶。

誠如許多大師的堅持,他們認為「手拉腳拇趾站立前彎式」或是Standing forward bend,都應該統一稱為:Padangusthasana帕坦咕斯阿薩那,酷吧!!呵~記得Aadil大師就很堅持這點,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台灣的學生竟然對這些梵文字陌生到好像看到火星文一般,每個人都呆若木雞,沒人知道大師要叫我們做什麼!!!!

這也難怪,在國外受訓口試的題目就是用梵文將ashtanga第一級體位法含拜日式A,B用梵文朗誦出來,這還仁慈,筆試中赫然出現請將梵文體位法寫出來的題目,那時嘴角揚起一絲抽搐般的笑容,心裡想著:有夠狠,還好先前在台灣有K梵文的習慣,很努力地揣摩發音後拼出。就這樣,梵文和我相戀了,呵,雖然當初是在萬般不得己的情況下苦讀,現在倒像倒吃甘蔗般地甜美。

如今,大家很幸福,可以有中文書看,但缺點是,對梵文的感覺不會那麼強烈,因為眼睛會自動搜尋中文字,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先看原文版,再看中文版,或是先看中文版後,再看一次原文版,記得,不要只看中文,將來,大家有機會一定會走出台灣這座島嶼,出了台灣,就會明白,當初死K的名詞,現在聽阿逗啊講起來,格外親切。

另外,同時,也介紹另一本好書是:探索瑜伽Discovery Yoga ,可別誤會是Discovery channel出的,這是一本由瑜伽前輩出的好書,內容是帶領各位更進一步了解瑜伽體位的歷史和其象徵的意義,例如:
戰士式一Virabhadrasana I
動作:前弓後箭,雙手合十向上。
功效:是打開胸部,消除肩頸的痠痛並可以強化下半身,消除臀部的脂肪。

意涵:這個體位法是在歌誦一位勇士名為Virabhadra,他是一位英勇的戰士,是盛怒之下的希瓦用頭髮變成的戰士,因為希瓦的老婆Sati莎蒂回娘家,卻自己的 爸爸Daksa達剎排斥,因為爸爸當初非常反對這門親事,老人家認為希瓦不懂文明社會的禮儀,是個老粗,沒有文化的野蠻人,因此很痛恨希瓦騙走他心愛的女兒,相對的,也對女兒很不諒解,因此,縱然女兒回娘家參加慶典,他仍然冷漠以待。

此時,性情剛烈的莎蒂竟然氣到說出這麼一句氣話:你生了我的肉身,又如此待我,從今而後,我不屑以此肉身為伍。說完後,坐下冥想,引燃體內的火,自燃而死。天啊,這死訊傳到希瓦的耳裡,勃然大怒的他,扯下一絡髮辮摔向地面,瞬間迸出一個勇猛的武士,手持許多武器,那人便是Virabhadra維拉巴鐸,他英勇地砍下達剎的頭,為希瓦出了一口氣,因此,這個體位法便是在歌誦維拉巴鐸的行徑。

作者問,很多人會覺得莎蒂這般行為是否過於瘋狂,其實,這是她無力為丈夫辯解之下,用自焚表達最嚴正的抗議,但作者請大家留意的是,古代瑜伽師是有能力決定何時離開軀體,因此,她不是自殘,也不是自殺,她是忠誠地捍衛丈夫的清白,如今Sati這個字己成為對丈夫忠誠的代名詞。
另外,Virabhadra維拉巴鐸雖是一名身形高大,手拿各種武器,面目猙獰的武士,但他對希瓦的忠誠從他第一句話即可看出,他說:「希瓦呀,鬼王啊,我的主人,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因此,作者告訴我們,在做英雄式一時,除了力量及氣勢外,應傳達內斂忠誠之心。

看完這些書,心裡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以前,看這些故事時,總是覺得粉恐怖,怎麼連神祈都這麼人性化,現在,想想,就如何希臘神話故事般,每個神話其實都是人心的反射,在神話裡,我們可以看到人性脆弱的一面,但也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藉由神祈的展現而激發我們靈性的成長。

這是一本很不一樣的書,讓你更明白體位法背後的歷史典故,讓你在做體位法時,能更深切地溶化這個體位法所要傳達的精神。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希望對大家有助益,加油了,我親愛的同學,努力看書。在早晨的每一個體位法裡,練習,冥想。

JUDY
寫於台北長春路~樂活療癒瑜伽教室  02-27189633 
you_loveyoga@yahoo.com.tw
—————————————————————————————————————————————————
INTRO_NEW BOOK I

瑜珈之光Light on Yoga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4818
 
作者:B. K. S. 艾因嘉
出版社:相映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7461759
裝訂:平裝
定價:600元 優惠價:9折540元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480元(8折)

內容簡介
最權威的瑜珈經典,最細緻的譯文與校對。瑜珈人奉為圭臬的瑜珈聖經,精進瑜珈不可不看。來自艾因嘉大師最經典最權威的瑜珈指導,唯一授權繁體中文版,千呼萬喚始出來!  1966年出版後,已發行20種譯本,全球銷售突破百萬冊,至今仍高居亞馬遜書店瑜珈類圖書排行榜。  2004年美國TIME雜誌把B.K.S. 艾因嘉與姚明、貝克漢共同評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人」。  50年代第一位將瑜珈傳入西方的大師,本書被評為「西方人通往東方古老藝術的捷徑」  「瑜珈界的米開朗基羅」—英國BBC電台

  艾氏瑜珈(Iyengar Yoga)可說是最為人熟悉的哈達瑜珈學派,創立者B. K. S. 艾因嘉在瑜珈界的地位非常崇高,堪稱是印度的國寶級人物,也是八支串連瑜珈祖師爺克里希那瑪查雅的入門弟子,《瑜珈之光》這本著作於1966年出版後,即被翻譯成數十國語言並且狂銷數百萬冊,儼然成為瑜珈體位法鍛鍊的「聖經」。

  在《瑜珈之光》書中,艾因嘉根據自己時代的經驗與傳承的背景,盡可能簡明、詳細且深入地描述每個體位法、呼吸法的知識與需求。全書包括200個體位法的完整技巧,並配有592幅照片,以幫助練習者掌握這些體位法的細節;另外,也包括練習哈達瑜珈不可或缺的鎖印法、淨化法和調息法。艾因嘉深信,體位法不單只是對身體的練習,正確的體位法鍛鍊著實涵蓋了整個瑜珈八支的修行之路,最後會走上三摩地的境界。本書除了實用的八支瑜珈實踐,艾因嘉對瑜珈的體認也著墨在古老的神話甚至是哲學和道德戒律上,讓本書內容既重要又有趣,因為讀者應該知道這些體位法的起源。

作者簡介

B. K. S. 艾因嘉
  1918年出生於印度南部,1934年於印度邁索在姊夫克里希那瑪查雅的瑜珈學校練習八支瑜珈,然後1937年於印度普那展開個人研究式治療性的瑜珈試驗。艾因嘉對體位法進行精心研究,並探索使用輔具幫助病人能夠完成瑜珈的鍛鍊,其獨特的輔助瑜珈體系,成為日後所創立的艾氏瑜珈。艾因嘉將瑜珈科學化、醫學化,藉以改善個人身心上的種種毛病。他的教學風格嚴謹,要求身體對稱、平衡、能量貫通,並開創使用各式輔具來提升練習的精準,其獨特的輔助瑜珈體系具有治療性的功效,幫助改善個人身、心上的種種毛病,使身體能按照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INTRO_NEW BOOK II

探索瑜伽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9999
作者:江信慧、楊逢財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6635380
裝訂:平裝
定價:350元 優惠價:79折277元
優惠期限:2008 年 12 月 31 日止

內容簡介
正統印度瑜伽巡禮、國際級瑜伽大師的實證導引

  在相傳數千年的瑜伽經典中有許多關於體位法的故事,與所蘊含的深刻意義相互輝映,本書將開啟你不曾有過的瑜伽視野,深刻體悟古印度瑜伽大師的獨有智慧,自然融入瑜伽文化的哲理真髓。作者以「功效」、「要領」、「故事」、「省思」四個觀點來引導讀者深入認識24個體位法,包括:奎師那持笛式、蛇式、弓式、三角式…等,藉以呈現出身體和精微體並進的練法,使讀者重新認識瑜伽體位法的真諦,其中並包括多位瑜伽大師的觀點及取材自古印度經典《薄伽梵歌》、《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薄伽梵往世書》的精華。藉由本書慢慢地探索瑜伽,宛如乘坐時光機一般,穿越千萬年的時空,一窺古印度瑜伽的奧妙,從體位法的源流,到瑜伽古經典的微言大義,瑜伽與印度文化的關係,一段段精彩絕倫的神話,彷彿身歷其境,是令人大呼過癮的瑜伽之旅。

本書特色

實地體察印度瑜伽的精髓,一場完美的瑜伽巡禮

  有別於市面上只強調體位法的瑜伽書,作者藉由印度經典和神話故事,將深奧的瑜伽密碼以易懂的白話文和深入淺出的方式,傳達給熱愛生命的瑜伽學習者。完整介紹瑜伽的來源與全貌,並介紹多位近代印度瑜伽大師及派別,是學習正統印度瑜伽必備的參考書。  從奎師那的持笛式揭開體位法鍛鍊的序曲,24個體位法包含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招式的要領,及作者深刻的省思,藉由體位法的覺知,更能明暸瑜伽的精要,進入身心靈的合一。
作者多次親自到印度體察大師瑜伽的精髓,以優美的文字,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陶醉在無上的瑜伽喜悅之中。

作者簡介   

江信慧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學士
美國密西根州州立大學碩士

楊逢財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
 

瑜伽資歷及證照
 
1997年 信慧接受啟迪進入印度「勾迪亞 外士納瓦」奉愛瑜伽傳承
2002年 逢財接受啟迪進入印度「勾迪亞 外士納瓦」奉愛瑜伽傳承
2003年 印度瑪雅埔高等教育中心 瑜伽經典學士(Bhakti-Shastri)
2003年 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廟宇崇拜司祭」證書
2004年 印度慧希凱施Omkarananda Iyengar 瑜伽中心研究
2005年 印度普那 Iyengar 瑜伽總部研究
2005年 印度慧希凱施Parmarth Niketan瑜伽師資認證
2006年 接受二次啟迪成為 brahmana (知梵者)

現任
  奎師那瑜伽教室負責人,教授體位法、梵音冥想、《薄伽梵歌》,並於高屏

地區義務講學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正統印度瑜伽教師
  鳳山社區大學/市民學苑  正統印度瑜伽教師
 
著作

《瑜伽飲食養生全書》 (商周出版)
《瑜伽飲食養生全書 簡體版》(中國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宏道文化出版)
《薄伽梵歌──瑜伽奧義書》

========================================================================
湘映文化~瑜伽之光  團購訂書優惠

Judy老師您好:

謝謝您在樂活瑜珈醫學網站上不遺餘力地推廣瑜珈,讓許多朋友改善了身心的健康,重新建立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看了您所立下的「瑜珈醫學協會」的目標,讓我覺得很震撼,也感受到您的決心和毅力。

相映文化本月出版了大師B.K.S.艾因嘉所寫的瑜珈聖經《瑜珈之光》(跟《瑜珈之樹》的作者是同一位,我們用艾因嘉,他們用艾楊格,只是中文譯名不同啦),本書自1966年出版後,影響了整個瑜珈世界,已翻譯成20種譯本,至今仍高居亞馬遜網路書店瑜珈類圖書的排行榜,在附錄中也提到針對不同疾病的治療性體位法,可說是精進瑜珈不可不看的經典書籍(請看附件的介紹)。

為了讓瑜珈同好能從《瑜珈之光》中得到助益,相映文化將提供團購的朋友優惠價格:
本數           折扣      單本金額
 
1~10本       79折       $474
 
11~19本     77折      $462
 
20~29本    75折      $450
 
30本以上   7折       $420
 

希望能有機會在樂活瑜珈醫學網站上介紹,讓大師艾因嘉的智慧,照亮更多人的瑜珈之路。
 
城邦集團  相映文化出版社  行銷業務
Anfernee Wang  王上青
100 台北市信義路二段213號11樓
統一編號:97125343
Phone:(02)2356-0933#278           Fax:(02)2358-1716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4 則留言

好書共賞~艾揚格大師的瑜伽之樹,必讀

瑜伽之樹體位法的深度,有多深,呵,絕不會是以體位法的簡繁來定一切,聽聽一代大師IYENGAR艾揚格如何說明.
他認為我們初學體學體位法時,只是摸到皮毛,表面的,這時可稱為Conative action嘗試作用,意思是我們生出了學習瑜伽想法和意願,想努力嘗試,但這個作用僅限於生理作用.

然後,身體在做各種姿勢時,突然間皮膚、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所有的知覺器官)感受到身體的變化,這時可稱為cognitive action認知作用。皮膚有了認知,認出了肉體的動作。

第三階段,艾揚格稱為溝通,交流的階段,這時心觀察到皮膚的認知作用和肉體的嘗試作用有了接觸,此時,心加入工作,由知覺器官帶到行動器官,確切明白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新的念頭會在心裡產生,我們可以更專注地看,並記住所有的動作,並省思:這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是什麼?此時這個具有分辨能力的心,可仔細觀察分析身體的架構,稱為:reflective action反思作用

最後,當整體動作合而為一聚焦成一個完整的覺知時,從最深層的真我到皮膚的表層,此時的瑜伽動作已蛻變為靈性修練。

那麼當下的體位,即是冥想也是體位,一切都合而為一。
空即是一,一即是空。

一切就如同帕坦加利在瑜伽經中第三章所描述,真我和至上意識合而為一。
這樣的體位法,非一蹴可及,非經年累月可及,乃終生的修練,研習者必須要有:信心,記憶力,勇氣,專注,不間斷的覺知。

瑜伽的本意乃是聯結之意,身心靈合一的完美瑜伽行者,在行住坐臥中都煥發著生命的光彩,這樣的瑜伽行者必須堅守瑜伽八支的精神,特別是持戒,一切由它而生。
以上幾乎是我看了瑜伽之樹之後所擷取的片斷,這本小書,很棒,能為全台瘋瑜伽的人另一種清新正確的觀點,或許,看完之後,你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心態,呵,艾大師在書中直指人心弊病,仔細看完之後,或許對各位在研讀瑜伽經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這令我想起有人曾告訴我,她的老師從來不鼓勵她看任何瑜伽的書籍,呵,都是一堆爛書,她笑著重覆老師的話,呵~~我也笑了,真是好犀利的一番話,令曾待在出版業的我,臉上無光。但確也是實情。
現在,我要很熱情地告訴大家,這是一本好書,不要只買體位動作書,看多了,也不見得做得起來,呵,練高難度體位法有時得看先天體型,就像叫菲爾普斯去練舉重,一金恐怕都無法入袋,況且,瑜伽體位法又沒金牌可拿,練到頭破血流實在不值得,想想看艾揚格大師的話,一個體位法的深度,在於當下身心靈的合一,用你的靈魂之光照亮每一個毛細孔,讓整個人浸淫在光亮之中,那是靈性的光芒。呵,明天就像修行好的同學借個光吧。

註:高雄及台北leve1同學必讀.

-----------------------------------
瑜伽之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2312

 
The Tree of Yoga
 
作者:艾揚格
原文作者:B. K. S. Iyengar
譯者:余麗娜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1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82381
裝訂:平裝
定價:250元 優惠價:79折198元
優惠期限:2008 年 09 月 30 日止

內容簡介top
  艾揚格是當代重量級的瑜伽大師,全球弟子無數。他不僅以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還提出一套實際可行的方法、語言,讓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

  《瑜伽之樹》是艾揚格在歐洲各國的演講結集,他從瑜伽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到對應身心靈的哲理沉思,向世人傳授這門學問的全貌及精華。書中兼論家庭、愛與性、健康與療癒、冥想以及死亡,將瑜伽與人生,做了完整的引導與融合,更對瑜伽教學者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建議。
  本書中,艾揚格以淺顯易懂的語句,分享個人練習瑜伽體位法與呼吸法的經驗,不論你是瑜伽的門外漢,還是已有瑜伽基礎,想再更深一層地探索這門整體學問,本書都是您的最佳指導。
作者簡介
艾揚格(B. K. S. Iyengar)
  印度人,生於1918年,九歲喪父,家道清貧,但屬於婆羅門階級。因身體孱弱,在姊夫亦即印度著名哲人及梵文學者克里希納馬恰亞(T. Krishnamacharya)要求下開始學習瑜伽,從此走上瑜伽研究教學之路。
  艾楊格是二十世紀瑜伽現代化的頭號推手。1936年,年僅十八歲的艾揚格遵奉師命去教授瑜伽體位法。1952年因緣際會下成了小提琴家曼紐因的導師,兩年後受邀赴英,名聲從此逐漸在倫敦的藝術界傳開。艾揚格在1960年代初期已經成為英國的知名人物,曾接受BBC電視台專訪。1966年,第一本著作《瑜伽之光》(Light on Yoga)出版,該書影響深遠,是瑜伽史上的經典之作。1967年為英國官方訓練瑜伽老師,1969年,瑜伽正式進入英國成人教育系統。
  早在1956年,艾揚格就受邀至美國,為人治療並做演說和示範,但這趟初訪經驗並不愉快。一直到1973年,有心求法的美國人萬里迢迢辛苦跋涉到印度,終於在普那尋到這位十七年前失之交臂的大師父,懇請艾揚格赴美教學。
  從西岸到東岸,艾揚格調教出一批批優秀嚴謹的美國本土「艾氏瑜伽」老師,這些老師不但為美國奠定了安全、確實、有系統的瑜伽體位法的練習根基,同時他們一生老實練習的功夫,加上研究、創新的精神,使得三十幾年下來,瑜伽在美國這塊土地上開出繁茂的花朵,還有豐富的出版成果。1991及2002年兩度獲印度政府表揚,被視為印度國寶級大師;2004年,美國時代雜誌評選艾揚格為「影響美國的100人」。
譯者簡介
余麗娜
2000年開始練習瑜伽體位法
2005年進入美國加州柏克萊的瑜伽室(The Yoga Room)練習
並參加瑜伽室的三年進階研習課程(The Advanced Studies Program)
接受艾揚格式的瑜伽訓練
於2008年結業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公告:哈達瑜伽經中文版~熱情上市

今天要和各位介紹幾本好書,第一本是今天才剛拿到手的書,叫「Hatha Yoga Pradipik」哈達瑜伽經。厚,英文的喲,對啊,去年我在國外看到原文版本想下手買,結果一翻,實在是太難了,有點難讀,因為梵文的專有名詞太多了,我想,除非我失眠,否則我是不會買的。

但,現在有中文版了,託邱顯峯老師的福,他一肩扛成將此書中文化的重責大任,現在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大家有空一定要買來讀一讀,讀完之後,再去讀原文版才比較能體會其中意涵。

懶得讀的人,記得四月二十日這個星期日,在劍潭救國團活動中心有哈達瑜伽經的演講,有空的人一定要去聽呵。

我今天快速地瀏覽一下,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原來我們練的很多功法都來自於哈達瑜伽經,因此,在這本書可以說鍛練體位法的葵花寶典,從持戒精進及飲食的重要性,到瑜伽體位法的由來,到六種身體淨化法,到生命能量控制法,也就是呼吸控制法,到何謂身印、鎖印等等,以及祕音和三摩地等等,精彩內容引人入勝,令人回味不已。

呵,這真是一本好書,尤其對研習瑜伽人來說,不想練到走火入魔,那麼必定要先從正念開始做起,有正念才會有正信,才會在精進的路上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很多人苦練哈達,最後變成一個瑜伽術,一個精通各式體位法的匠,在現今社會裡,很多的瑜伽匠,有大師級的匠,也有走唱江湖的匠,就像是聖哲阿由賓杜(Sri Aurbindo)所言:

哲學沒有瑜伽的訓練是不會有結果的;瑜伽的鍛練沒有哲學底蘊,是不會有根的。

這句話,對於一心只想追求體位法突破的人來言,無諦是棒頭當喝

「你在練什麼?」

「為什麼要練?」

「究竟是誰在練?」

「練的目的為何?」

瑜伽,不是只有體位法而已,即使學會了所有體位法及呼吸法的技巧,仍然不足,因為哈達瑜伽經告訴我們,那些都是為了追求勝王瑜伽所需要的技巧罷了,就像攀高山須要登山配備一樣,到了山頂,你會感到自己的渺小,你會敬畏大自然的力量,你會學會感恩,你會溶入這美妙的一刻,就在那當下,你已和至上意識合而為一,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醉心於攀登喜馬拉雅山,但對瑜伽人而言,那座山不在尼泊爾,就在各位的內心。

往內觀吧,各位親愛的朋友,向內觀察你的內在,你會發現七情六慾的愛恨情仇下的心,根本只是光的變化,那是透過三稜鏡反射出來的變化,那並不是光真正的顏色,光是無色的,就像你初始的那顆心,純淨自然透明,猶如晶瑩剔透的琉璃。

再次感謝邱老師的努力,造福大家,也希望透過此書的中文化,讓所有研習哈達的同學,可以回本溯源,看看哈達的經典,相信下回在練習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感謝老師賜書的Judy敬上

補充資料:
哈達瑜伽經電子報:
http://www.sdm.org.tw/newwebnews.htm
更多資訊請到喜悅之路網站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新書分享: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

向各位同好介紹一本新書--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是有關《薄伽梵歌》這本素有瑜伽聖經的書,這本書很薄,但愈薄的書,通常都愈難懂,尤其是這是一本與神對話的書,內容在描述阿周那王子為了要攻打同一宗親的族人內心所面臨的掙扎,這種人性的掙扎與痛苦,軟弱與逃避,都是亙古不變的人性弱點,也因此,這本經典有一陣子還成為紐約最火紅的暢銷書籍.

真理,是永遠不變,但真理卻是混沌不明的,也常是一般人視而不見,因為一般人覺知的人都被五蘊所罩住了,五蘊,即五陰panca skandha ,意指:色rupa-物質,受vedana-感受,想samjna-概念,行samskara-意志,識vijnana-了別,一切有形的生理和無形的心理現象,人身便是由此聚合而成的,若能運用般若智慧直觀五蘊就能參透人生的真理,了無執著,也就是心經上所言:照見五蘊,度一切苦厄.

最後一堂瑜伽課這本書的作者,以《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及個人修習心得引領大家一起領略瑜伽的完美境界。譯者是瑜伽前輩江信慧老師,江老師在高雄有任教,有興趣學習正統印度瑜伽的同學可至其網站參觀.個人相信,在其優美的文筆之下,同好們定能對<薄伽梵歌>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以下是有關本書的介紹:

內容簡介top

當你在生活上遇到問題、感到迷惘時,有沒有這樣一部經典是你可以隨時找到相應的解答的?有沒有這樣一部經典是你平日裡讀著讀著,會自然地淨化你,讓你在靈性上有長足進步的?20個故事帶你經歷一段不可思議的心靈旅程,灌注給你改變積習的能量,你的心性、個性、態度、行為舉止、人生觀都將有良性的轉變!

我曾經追溯恆河,從下游到上游,一直到源頭「剛果垂」(Gangotri)。因全球暖化,恆河源頭好久以前就退到「歌慕可」(Gaumukh),所以我也徒步去了那裡。我懷著朝聖的心,一路上也有許多內省與感動。但恆河的終極源頭到底是什麼?是一座座的白頂黑山,是淺不及膝的冰河雪水,是五月自天上飄落的雪花、無情的風、地上的冰原、還是不合理的大太陽?佇足於源頭旁的大石,我體會到大自然的不可思議,可是還有些什麼嗎?我的生命,我的存在與眼前的奇景又有何干?我來這裡幹嘛?

突然間,有人唱起讚美詩歌——薄伽梵呀 ,奎師那呀,小巧甜美牧牛童,多「可愛」的奎師那……唯有純粹的奉愛(prema bhakti)才能征服?……

「努力不懈的瑜伽師,已然覺悟真我,他清楚地瞭解這一切。然而,心智尚未開發、真我尚未覺悟的人,雖然也很努力,可是他看不到事情的真相。」--詩節11

Yoga在梵文的意思是合一、相應連接,是一個身心修練的通泛名詞。古印度的宗教哲學派別林立,有兩本著作被大多數印度人尊為經典,《薄伽梵歌》便是其一。《薄伽梵歌》的內容揭示了「四大瑜伽路徑」(marga,瑪迦)——

行動瑜伽、知識瑜伽、禪那瑜伽、奉愛瑜伽,教導人們工作的態度、如何獲得智慧、解脫,以及「對至尊主的愛」,

最後回到永恆的家園。本書作者以《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及個人修習心得引領你臻至瑜伽的完美境界。

作者簡介

江信慧

台灣政治大學英語系學士

美國密西根州州立大學碩士

瑜伽資歷及證照

印度瑪雅埔高等教育中心(Mayapur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瑜伽經典學士

印度慧希凱施Omkarananda Iyengar瑜伽中心研究

印度普那 Iyengar瑜伽總部研究

香港Jagannath Yoga Shala認證瑜伽師資

印度慧希凱施Parmarth Niketan認證瑜伽師資

現任

高雄新興社區大學 正統印度瑜伽教師

鳳山市民學苑 正統印度瑜伽教師

著作

《瑜伽飲食養生全書》(商周出版2005.5)

個人部落格:「瑜伽知音」 http://tw.myblog.yahoo.com/hare-krsna

我要買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83520

目錄top

自 序 淺談靈修

前 言 如果有神,為什麼神允許邪惡存在?

暖身閱讀 《薄伽梵歌》

《神的人格展示》(The Supreme Personality of Godhead)

《奎師那》

《瑜伽真義》

楔 子

PARTⅠ移民靈性世界

詩節1皇后的鑽石 物質世界是水中倒影,靈性世界方為實體

詩節2猴子戴帽子 看不見的操縱力——物質三重屬性

詩節3 王子的風光與快樂 物質世界的真相

詩節4新浪子回頭 天堂並非靈性世界,為何你還不回家?

詩節5杜可嵐真人真事 你符合回靈性世界的條件嗎?

詩節6梵天之歌揭露靈性世界 耶穌說:「去找,你就會找到。」

PARTⅡ神祕的自助旅行

詩節7個馬戲團大家都說:「讚啦!」 人人都在苦中做樂罷了

詩節8感官在說話 要做感官的主人

詩節9為誰辛苦為誰忙? 心思在哪,你就會去哪

詩節10國王與笨樵夫 愚昧有多可怕

詩節11盲人摸象 努力之前要先具備靈性知識

PARTⅢ是誰 維繫著眾生及宇宙?

詩節12這模型是誰做出來的? 確認至尊主的地位

詩節13 崇尚自然簡樸的小地主 最愛你的人

詩節14國王的四個妃子 最值得你去愛的人

詩節15不吃芒果的小孩 最重要的功課

PART Ⅳ瑜伽的完美境界 —— 去愛祂!

詩節16 永恆地反敗為勝 自以為是主人的人孰能無過,主的僕人卻能永不犯錯

詩節17 您比神更偉大? 人再怎麼完美也成不了至尊主

詩節18不敢說出真相的大臣 神也可以有形象呀!

詩節19要找對老闆 快做奉愛服務吧!

詩節20完美成功的人生 阿兌塔老師的圓滿人生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瑜伽歷史二:面臨失業的瑜伽大師

瑜伽很火熱,但瑜伽老師卻面臨失業的危機,市場趨近飽和,但仍然有許多瑜伽老師被培訓出來,在快速的七十二小時之內一批批掛著瑜伽老師頭銜的產品不斷生產出來,供過於求,造成瑜伽老師面臨失業的窘境,也就是課愈接愈少,要少,就是鐘點費愈來愈少。

猶如狄更斯(C. Dickens)在《雙城記》所言:「這是最光明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

沒錯,光明與黑暗,就在一念之間。有人看到危機,也有人從危機中看到轉機。

在這個轉折點,才能真正沖刷出一個人的心志,有志者會利用這段時間沈潛,反省,思索,下一步該如何走,是就此打住,抑或是,再次浴火重生。

這樣的窘境,不是只發生在少數人的身上,在克里虛那瑪查雅的身上就活活地發生過,想想!這位被後人尊稱為「現代瑜伽之父」的大師,在其晚年的教學生涯裡,竟面臨無學生可教的窘境。當時,他面對空盪盪教室裡僅存的三名學生,再映照當年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六十耳順的他,真是無語問蒼天,最可悲的是,當年調教出來的學生如艾因卡及Indra Devi皆已名滿天下,而他因印度獨立之後政權更迭,在失去舊有邁索皇室庇蔭而新的主事者對瑜伽不感興趣之下,毅然決然離開這個曾經讓他茁壯溫飽的溫室,重新走入人群,將瑜伽的愛被澤給大眾。

將瑜伽的愛分享給人們,是其老師的訓示。克氏的老師Sri Ramamohan Brahmachari聖拉瑪默罕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待在遙遠的西藏拉薩山深處,精進苦修,是當時印度人眼中真正的大師,這位大師收了克氏為徒,在其學成之際,只要求他兩件事:

一,是回國後,在印度國內教授並傳揚瑜伽的科學與藝術。

二,是成家立業。不要獨自苦行,要走入婚姻,養兒育女,在家庭的柴米油鹽中苦行。

個人認為,這點是對的,在印度,一般人都是在成家立業兒女成人責任已了後,便開始專心修行,否則每個人都獨善其身,社會機制將無法運作。所以,瑜伽行者不應將家庭視為牽絆,應視其為一種修行,一種對本份的修行,扮演好夫妻、父母、人子的角色,才能真正將稜角分明的自我磨合到最純淨的境界,這也正是瑜伽經要求的精神。

記得早年,一位國內的前輩曾說過一句話,他說,練瑜伽早要有大成就者,必須看破紅塵,或是生了重病,在面臨人生最悲慘的狀態之下,才能真正放下一切,專心修行瑜伽。這句話當時嚇壞了我的同學,因為她家庭幸福美滿,她可不希望因為練瑜伽練到夫離子散的地步。當然,前輩本身是妻離子散,所以他才能身無掛礙地專心修行瑜伽,但其實,不用如此,也可成就瑜伽,誠如Sri Ramamohan Brahmachari聖拉瑪默罕那所言,將瑜伽的愛被澤到周遭的人,那就是瑜伽,一種在生活中研習的瑜伽。

克氏,回國之後不忘師訓,時時將老師的鞋子放在頭頂上,緬懷師恩。在印度,一位學生彎腰下跪親吻老師的腳趾是表達其無上敬意的方式,克氏此舉,顯示他的老師在他心中的份量是無人能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克氏是一位十分好學的人,也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的人,以現代話來說,就是具有實驗教學的精神,他汲取瑜伽經典將其注入現代元素編排出符合年輕人的ashtanga瑜伽,以串連動作將每個體位法像珠子一樣串起來,這的確是很不錯的教學方式,他以凝神及呼吸的技巧,充分掌握住瑜伽要求專注及心在當下的精神,但以不同的教學方式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如晚年發展出來的viniyoga的理念。

克氏的一生中,在變動中尋求永恆不變的真理,在不變的真理中不斷地求變。

這和古人老子的理念十分契合,也和電腦怪才的現代人朱邦復理念相符,朱老曾言,人必須處於半窮狀態,才能不斷地激發出求生的意志,太過安穩的人生,乏味且危險,有道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朱老的話,一點也不假,想想,聖嚴法師當年以不惑之齡遠渡東洋取經,在天寒地凍的雪國裡窮究經典,他的老師鼓勵他:

「道心之中自有衣食,衣食之中沒有道心」這句話的真諦,各位可參透!

我想,克氏老早就參透這層道理,所以,他回國之後並沒有到大學任教,而是展開一連串的行程,將古老瑜伽的價值重新介紹給印度人們,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瑜伽已成為印度最重要的文化輸出品,就像中國的少林武術一樣,是中國文化的另一種表徵。

但最最難能可貴的是,克氏在其晚年面對教學生涯上最重大的挫敗,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重新思索教學風格上的突破,對一位老師而言,最大的失敗在於無學生可教,最大的成就在於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克氏剛好面臨這兩個窘境,不過,很快地,當他重新教一般人即所謂的normal people(記得在國外受訓時,老師常說我們這群人是abnormal,言下之意,normal就是指沒練瑜伽的人,也就是當過兵的人最喜歡講的“那群死老百姓”)時,他發現,天啊,沒想到大家問題一堆,毛病一堆,於是乎,他比他的學生艾因卡更致力於療癒瑜伽這一領域。

他早年曾精研阿育吠咜醫學,因此他對人體的醫學常識是比艾氏豐富許多,也因此他在晚年指導學生時,特別重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他會利用把脈來分析學生的體質,是屬於風向或是水向的體質,在體位法的教學上也會因此而具有彈性,例如:同一個體位法,可能有好幾種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死板板地腳一定要外轉九十度,大腿一定要轉正朝前,當然這是最佳準則,但,不見得適用在每一個人身上,當要求角度一定要對的時候,克氏必須先確認這個人的肌耐力是否足夠去承受這個標準動作,若不行,就必須先強化肌肉組織,才能避免傷及軟組織如半月軟骨板或是韌帶等,而這,也正是許多人練習瑜伽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看完克氏的傳奇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好學及研究的精神,他的創新注入瑜伽新的生命,他的學習態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給艾氏,艾氏後來在體位法的鑽研是令人感到激賞的,因為他比克氏更早接觸到一般的普羅大眾,最重要的是,艾氏曾經受過傷,古人曾說:生病,是人最大的導師,它教會體認肉體的侷限性,也凸顯出精神的超越性。

僅以此文,與各位分享,也希望在面臨教學瓶頸的同好們,看完此文之後,能有重新再出發的鬥志。

judyyoga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瑜伽歷史一:克里虛那瑪查雅

我對於瑜伽的歷史,十分有興趣,但知識總是斷簡殘篇不夠全面性,直到我參加了Russcell Case的那堂課,以及新近閱讀一篇Krishnamacharya legancy,才對瑜伽的流派及近代歷史有一概念,當然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Krishnamacharya克里虛那瑪查雅這個人,我知道他是 B.K.S. Iyengar艾因卡及Pattabhi Jois巴達悉.喬伊的老師.

但至於他晚年發展出另一個世界聞名的viniyoga流派,我則是一知所悉,但愈深入了解viniyoga的精髓及理念,愈令我神往不已,Krishnamacharya一生的經歷,正好呼應由他而生的三個流派,早年,他意氣風發精力過人,於是他建立了ashtanga yoga,以串連體位聞名,而後,在每個當下,他要求學生做到極致完美的境界,在艾因卡早年的訓練生涯中留下深刻影響,直到晚年失去皇室的庇蔭,他的學生人數直落,不得已只好開始指導一般人,就是吃五穀雜糧焉能不得病的死老百姓,就像尋常百姓的你我一樣,他開始驚覺,怎樣這群人都不像當年那群學生一樣地好操,他開始思索瑜伽的目的是什麼,瑜伽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於是晚年的他有著更深層的改變,這些改變都烙印在他兒子的心靈,於是viniyoga誕生.

這麼動人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無限漣漪,我可以感受到他的震撼,唯有當他真實地接觸到一般人,他才真正體會到瑜伽的價值,人的身體就是一座廟,而每一個當下的動作,就是一個將己身完全奉獻的儀式.他曾對他兒子說過:呼吸的循環就像是一種臣服的儀式:
吸氣-讓神接近你
閉氣-讓神與你同在
吐氣-你親近神
吐氣後的止息-臣服在神的足下

According to Desikachar, Krishnamacharya described the cycle of breath as an act of surrender: "Inhale, and God approaches you. Hold the inhalation, and God remains with you. Exhale, and you approach God. Hold the exhalation, and surrender to God."

說了這麼多,這個人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你可能還是不熟悉,但他是將瑜伽體位法第一個引入西方世界的人,對瑜伽的影響力很大,他就是許多大師的「瑜伽上師」的克里虛那瑪查雅。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練以下那個流派:

一,以Pattabhi Jois所傳授的──以串連體位聞名的Ashtanga Yoga阿斯坦伽瑜伽。

二, B.K.S. Iyengar(艾因卡)強調每個體位法要求到極致完美境界的Iyengar Yoga艾氏瑜伽。

三,以Indra Devi所指導的古典體位法為主的瑜伽,這位女士擁有「Yoga First Lady」瑜伽第一女士之美稱,也是Krishnamacharya破例收下的第一位女弟子。出生於蘇聯皇室的她,學生眾多,最有名的就是老蔣總統夫人宋美齡女士,想不到吧!!她的故事很傳奇,活到102歲,依舊耳聰目明,值得拜讀一番。

四,以強調瑜伽必須因人而異,協助每個人找回自己身心靈內在連接的Viniyoga這個流派也是克氏晚年逐漸發展出來,最後在他的兒子T.K.V. Desikachr手上發揚光大,又稱為the heart of yoga(心瑜伽)。

以上這些流派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流派,但一切的起源都來自於一百多年前,出生於印度南部村落一個婆羅門世家,擁有五尺二吋身長的Krishnamacharya。

透過這些學生的影響力,即使克氏從未曾遠渡重洋,但他的影響力其實遍布全球。爾後從首批學生旗下繁衍出來的Power yoga or Yin yoga等其他名謂的瑜伽就不計其數了。

克氏將人們早已遺忘的古老瑜伽瑰寶重新編纂整理,賦於現代化的觀點,他以一個先鋒者的角色,將體位法精確化(Iyengar yoga),將其有系統地串連(ashtanga yoga),歸納出具療癒功效的特殊體位法(viniyoga), 透過結合呼吸法(生命能)以及體位法的練習,將其視為冥想整體的一部分,而非單一零碎的動作。

若非克氏的努力,瑜伽早已埋葬在昔日的光輝下,在那個印度受制於英國殖民統制下的社會,瑜伽是一門極為古老甚至快要失傳的學問,它須要有人來重新挖掘。這個人就是克氏。一八八八年出生於印度,是婆羅門世家也就是僧侣祭司階級,就讀於派卡拉因明學中心,這是一處宗教權威及辯論研及律法的文化中心,奠下深厚學術基礎。但他最早的瑜伽老師是他的父親,後來在尊者Sri Babu Bhaga-van Das巴嘉梵.達司門下學習。

一九一五年展開一段喜馬拉雅朝聖之旅,前往西藏拉薩山傳說中濕婆神居住處尋訪名師,後來,在尊者Sri Ramamohan門下學習,一待就是七個年頭,學習範圍包括:體位法和調息法以及一些止息的特殊能力,例如讓心跳及脈博停止。據說,他的老師精通七千多種體位法,他本人則精通三千多種體位法,但目前大家所學的體位法不超過一百種。因此,也有人說,克氏其實也有學到藏傳佛教或是Tantra yoga的一些技巧 ,這個答案只有克氏本人才知道.

所以說,在當今談到瑜伽,首先就先想到令人讚嘆的完美體位法,其實,這些都要感謝克氏的鑽研,因為他可能是第一個將瑜伽體位法研究得如此精確的人,這個態度影響了在他身邊的弟子艾因卡,艾氏的姐姐正是克氏的妻子,所以倆人是有姻親關係,艾氏要稱克氏為姐夫,雖然拜師在姐夫門下,但據說克氏極為嚴格,即使有特權也沒有用,師徒情誼只有一年而已,因為艾因卡在一場示範瑜伽體位法的演講中,受傷了,因為姐夫要他做一個姿勢Hanumanasana (a full split),就是前後劈腿,可是他暗示克氏「你,,,,還沒教我這一招耶,我還沒準備好,我可不可以不要做!」可是克氏以極為嚴格的口吻說了「Do it」做,就是去做,在師命難違之下,艾氏硬生生地前後劈腿,在痛苦難耐之下完成了表演了,也拉傷了大腿後側的膕膀肌Hamstring muscle,從此,他只好離開門下,回家療傷去了。

在現在,這樣的觀念仍存在某些老師的想法,劈腿就是要劈到兩側大腿都黑青,才叫有效,黑青表示氣結,黑青完了,表示氣通,也表示過關了。其實,這是指大腿淺層的微血管都被拉扯到破裂,整個組織會變得腫脹,屬一級拉傷,過幾天就會好,尤有甚至會拉傷到肌腱,嚴重一點就會造成二級拉傷,再嚴重一點就是三級拉傷,整個肌束都斷裂了。
我想,艾因卡應該是介乎二級至三級,所以他需要長期的休息,否則,絕對不會打包回府。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就連克氏也不例外。

但艾因卡後來在家若心研習體位法,他有一個活生生的道具,就是他的妻子,好在,他的妻子十分尊重他的工作,更樂於參與他的工作,於是乎青出於藍勝於藍,在體位法的精確度下足功夫研習,以至於,艾因卡後來的成就與克氏齊名,甚至不遑多讓。

在國外,艾氏瑜伽有furniture yoga傢俱瑜伽之暱稱,因為在課堂裡有許多的輔助工具可以幫助,像是瑜伽繩,瑜伽磚,壁繩等等。但記得,ashtanga yoga是不時興這一套,頂多利用牆壁,磚或繩,想都別想了,因為Pattabhi Jois認為身體就是最好的工具,有手有腳,et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ll is coming!

待續
http://www.yogajournal.com/wisdom/465參考原文資料

judyyoga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過年這幾天,我都在讀一本書,中文名字是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英文是autobiography of a yogi,作者是Paramahansa Yogananda尤加連納尊者.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書,令我一看便著迷不已,當然中間也曾昏睡好幾次,因為他的文筆實在是太優美了,你知道嗎,看英文若是寫得太優雅,我會看不太懂,最好是主詞加動詞,頂多再加個受詞,或是主詞補語,這樣最簡單,我看你的頭也昏了,你忘了嗎,英文的句型分為五大類耶!!(全還給老師了!>_<,我看還是別提了!)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講的就是 Yogananda一生的故事,他從小就具有靈性,十分崇拜聖人,對一些瑜伽行者的事蹟更是如數家珍,因此在他青少年時期有幾次離家出走的經驗,目的就是前往喜馬拉雅山拜那些聖人為師.在他的自傳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印度人是如何看待瑜伽行者,透過他的目光,我們更可以第一手的資訊了解瑜伽行者的生活,看完他的自傳之後,我才真正了解一個瑜伽行者當他被稱為guru時那種尊崇及重要的地位是在世父母無法比擬的,父母給你生命,但Guru指導你生命的方向,告訴你如何充實生命的廣度如何透過瑜伽這個修行的法門提昇你靈性的生命,讓你覺知你的當下,讓你了悟你的生命,不在混混噩噩地過日子,你記得你昨天在幹什麼,你記得你一早起來到現在坐在電腦前面的這些時間,你在做什麼?你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你追求的是什麼,你快樂嗎,你的快樂是建立在什麼的基礎上面,你的目光是向內的嗎,你曾審視過你內在的靈魂嗎,若是剥除你外在的容貌及工作及社會地位,告訴我,你還剩下什麼?
你只剩下一個靈魂,一個你不太熟悉的靈魂,一個不曾自覺的靈魂,一個走到生命盡頭才發現人生如夢就像是一場散場的電影,你發現人生舞台的戲己經落幕,但你仍深陷在如夢如幻的劇情當中無法自拔,你仍愛恨交加地與他人的命運糾葛在一起,你以為你能掌控一切,但當生老病死的關卡一步步逼近時,你又開始懷疑自己的能耐,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生命的終了就是神性的開始,當你愈早了解死亡的陰影,你就愈能了解生命的真相,而一個靈性的導師,他能指引你這堂生命探索的旅程,只要你開始準備要接受他,以一個空的心,承接上師的愛,那麼你就能和宇宙的大愛合而為一.

有時,我看了一些經典的書,雖然很響往書中的真理,但那畢竟就像是天邊的彩虹,可望而不及,但透過 Yogananda的自傳,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以堅強的求道之心在瑜伽大道上堅定向前的身影,在他的喜怒哀樂之下,我彷彿也能透過他的心靈與真理相會,透過這本書,我在瑜伽的路上又多了一份內在的體會,這種喜樂我想和你分享.

別擔心,那本原文書你看不懂,我想那麼厚一本書,你大概一下就看完了,我保證封面封底看完只要兩分鐘,這樣怎行!!你就無法體會我的喜悅,我幫你找到網路中文版,不錯吧!!自己連上去看看即知.感謝哪位不知名的前輩,他翻的真是好極了!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有中英文版,若你要買書,page one或是誠品都有賣,我本人就買了一本,不錯喲,有時,你買書是給作者很大的鼓勵,否則作者會無法感知你的回應.有興趣的人還是買書吧!!

這本書也是你出國受訓時,一些老師指定的課外讀物,不錯吧!
http://sm21.net/jing/yogananda2/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遇見靜心

學習瑜伽這麼多年,最近這一年才真正體會瑜伽的滋味,那就是空,空,代表無邊無際,空就是放下你所有的掛恚,和大地星辰合而為一,這種感覺,好美,好美,就像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繁星遍布,而你的心,就是宇宙.

昨天,練習完瑜伽之後,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心靈慢慢沈澱下來,就像是山谷中的深潭,平靜無波,但光想平靜下來,我就練習了好久,思緒紛飛,最近這一年才學會,放下,放下妄念之後,心真的就靜下來,專注在呼吸,然後,我就發現身體不見了,當然並不是真的不見,而是我的心已擺脫身體的束縛,開始遨遊在太虛之中,我可以聽得到血流心跳的聲音,我可以感受到身體的空,就醫學來說,身體就是由一條消化道所貫穿,那就是一條空的通道.

我相信大師們所說的靈性世界的美好,就像是空氣一樣,你看不到,體會不到,但它很重要,除非你警醒,否則你永遠體會不到呼吸的重要.靜下來心,好好專注在呼吸上,沒有呼吸,沒有瑜伽,沒有冥想,沒有瑜伽.少了呼吸及冥想,你做的瑜伽,究竟是什麼呢?值得沈思.

我以往,從不重視這兩塊,因為依恃自己的柔軟度好,體能佳,於是乎,我做了好幾年的瑜伽,歐,不,應說是伸展操,而後,接觸ashtanga,有了肌耐力的訓練,體位法看起來又更美了,就像是羅丹的雕塑一樣,但感覺上好像就是少了什麼,直到我的心開始向內探索,我的眼睛不再只是看到外面的繁麗體位法,我開始靜下心來,深思,瑜伽的真諦,yoga,就字根來說,就是聯結,找尋失落的心世界.

經過幾年的歷練及成長,我想,我找到了我的心,那是無以名狀的世界,就像Anusara大師John Friend所說,那就是你們中國人老子所說的空.

放開你的心,用專注及警醒的心,帶領你走回你內在的世界.一個不需要任何物質的世界.那就是心靈的世界,在那裡,你的身體只是一件披風而已,擱下它吧.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你快樂嗎?向你內在的神性致敬

你快樂嗎?

或許你錢賺得很多,但心裡並不快樂(這種人愈來愈少),或許你錢賺得不少,但心裡很快樂(這種人也不多),別告訴我~你錢賺得很少,但心裡也很悶!(哈!這種人最多,我想)

現在,錢是愈來愈難賺,錢是四腳人兩腳,永遠追不上,人說:大富由天,小富由儉.想要一夕致富,真的要上天積德,但福禍相倚,小心,禍福難料,根據統計很多一夕致富的人,常常在幾年之後又一貧如洗,而且更加赤貧.

那到底人的快樂是不是建築在金錢上?

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有答案,那就是”有錢並非萬能”,廢話,因為有錢並不能買到幸福或是快樂,有錢也沒法讓你瑜伽的功力一日千里,但”沒錢萬萬不能”這到是真的,沒錢真的是寸步難行,連參加個大師研習,也都要有幾千元的預算,因此古人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一早出門時,臨時決定將隨身細軟放在腰包上,揚棄了每天必背的大包包.為什麼不背了呢!老實說,因為我最近身體不適,你不要告訴別人,我得了一種很秘密的病,就是”白帶”與”梅毒”.這種病老實說,不丟臉,因為很多人都得過,只是不像我這麼勇敢地面對~對!我真得病得不輕,而且,從不去面對這兩個症狀.

這個毛病還是以前的老同事告訴我的,因為她也得了,她仔細端詳我的臉,又看了我的生活習性,斷言我必得無誤.當時,心想,”哇塞!你真是真人不露相,看不出是會得性病的臉!”
我同事看起來,一臉中年婦女模樣,姿色普通,老公也很安全...
不過,她說得沒錯,會得性病的人通常都有一些特徵,根據多年經驗,但,說也說不出來,反正就是那種感覺就對了.

可是,我攬鏡自照,一臉良家婦女樣,而且,生活單純,怎麼可能會這麼倒楣!該不會是公廁馬筒下彈時,被噴上來的水給感染吧!頭皮一陣發麻,哇!會不會是上回去洗溫泉時被感染!心中閃過很多念頭,心神不寧的我被她大手一拍,”幹什麼發呆!我是說你包包裝這麼多的書,帶來帶去,一定是”白帶”或”沒讀”居多.

靠!不早講,原來是這個”帶”和那個”讀”,那我早就知道了,我早八百年就得了!有人還國小就病情嚴重!

為什麼沒事就要大包小包放在身上,其實是不安全感作崇,深怕有些東西掛一漏萬,那天要用臨時用不到就毀了,看看我的包包裡,很像小型屈臣氏,生活百貨樣樣都有,這是我的習性!但你可能有別的習性,例如:非常重男輕女,又或是對瑜伽過度執著,幾近病態地步,又或是,對錢非常摳,寧願與家人鬧翻,也不願出錢分擔家用.

反正,每個人習性不同,習性,是幾輩子累積而來,本來只是習氣,後來不斷累積內化成為你內在的性格,積習在你的第八意識(潛意識)於是形成你的習性,影響你日後的行為,這就成為你的業.業,梵文是karma,業瑜伽(karma yoga)的定義如下:

業是行爲的意思。業瑜伽認爲,行爲是生命的第一表現,比如衣食、起居、言談、舉止等等。業瑜伽倡導將精力集中于內心的世界,通過內性的精神活動,引導更加完善的的行爲。瑜伽師通常采取極度克制的苦行,歷盡善行,崇神律己,執著苦行,淨心寡欲。他們認爲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壞的敵人都是他本身,這全由他自己的行爲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獻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爲達到與梵合一的最終境界。

這麼崇高的境界,誰能逹到,同學,想想看??????

想不出來,再去撞牆之後,想想看,對了!

就是德蕾莎修女呀,夠份量吧.有一天,當她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她堅持不參加主辦單位當晚所舉行的盛大餐會,她說,你們一個晚上的吃吃喝喝,可以讓多少留落街頭的可憐人吃飽,她的堅持贏得在場人士的尊敬,大家都同意將餐會的費用捐贈給她,讓她能代替上帝照顧她最弱小的弟兄.

這讓我想起德蕾莎修女的另一個故事,有一天,修女一如往常在街頭照顧貧苦的人們,在臭水溝裡她發現有一個髒兮兮的動物在喘息,她忍著惡臭拉起這個黑漆漆的東西,用清水將他洗滌一番,漸漸褪去的穢物下竟是一個垂死的老人形貌,修女緊握著他的手,給這個瀕臨死亡邊緣的老人一個擁抱,老人在修女的細心照顧之下,娓娓說了一段話:

我生下來如垃圾般地苟且殘活了一輩子,但,現在,我要死了,死的時候,就像天使一樣的幸福,因為,你是引領我回去的天使!

說完,老人家就安詳地死在修女的懷中,修女輕輕地親吻他的臉頰,”安息吧!我的弟兄”

寫到這裡,我的淚水又在眼眶裡打轉,德蕾莎修女,一個赤腳駝背在布滿皺紋的臉龐上,你看到神的化身.

你知道你常唸的namaste的意思嗎,”我向你內在的神性致敬”

是的,你的神,就蔵在你的心裡,你做瑜伽的目的,不過是啟發你找回你內在的神性.

那你還執著於什麼高難度的體位法,體位法只是一個法門,任何體位法都是一樣的,沒有高級與低級之分,在大師的眼中,我們世俗人的論點只能換得大師的一抹微笑,笑什麼,唉,你還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若,你真的對本文深有同感,那你一定是快樂的人,因為,你的快樂,不須建築在物質上,不須依附在他人的一頻一笑中,你的喜悅來自你的內在,一個單純的內在,但卻是你在濁世亂流中唯一的憑藉.如何到逹這個喜悅的三摩地,這也是我們練瑜伽的終極目標,三摩地,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助人,一個是冥想.

祝福你

namaste

Judy

———————————————
參考資料:

 

業力的探討
◎慧深法師     

 業,是是一種行為、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各種行為、意志等身心活動,是一切善惡行為的通稱。當我們的行為做過以後,它並不完全消滅,而是在我們的第八識(潛意識)中留下一個影像,並為一種潛在的勢力,影響我們往後的行為,稱為業力。

 現在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探討:

1、業力是一種力量

心之所念,必會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會驅使作者去造作新的行為,此新行為又產生的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

2、業力是一種神秘

以人類為例,為什麼有的小孩剛生下來就馬上夭折,有的健康的活下來呢?還有同樣是眼睛,為什麼人的眼睛會眨眼而魚的眼睛不會眨動呢?孔雀吃毒物不但不死反而健康有力,如果我們吃下同樣的毒物則會中毒而死。可見世間萬事萬象皆蘊藏著無盡的神秘,吾人習以為常,認為沒甚稀奇,但稍加觀察,則見事事皆奇妙不可思議。

3、業力意味著命運

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其容貌、個性、天賦、際遇都各不相同,此即一般人所謂的命運。此命運乃人人自己往昔業力所造成,故今生大部分的命運皆由前生業力所造成,而來世的命運亦由今生行為而決定,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4、業力是形成人的氣質和品格的一種力量

 一般人今生喜歡樂善好施,前世也可能是位歡喜布施的人;反之,有人今生喜愛偷盜,可能前世已養成愛好此道的習性。因此,一個人如果常常做某類的事,他就會變成某一類的人。

「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業報的關係雖然極為複雜,但是有些人不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只見到「行善之人,不得好報;作惡的人,卻過著富裕逍遙的生活,因此斷言沒有因果業力的存在。其實,業依照受業的時間可分為現生造業,現生就受報;現生造業,來生受報;現生造業,二生或多生受果報。可見,今生雖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善因薄弱,善緣未熟,須待來生再受善報;惡人亦然。

以上說明,可以得知業力不失,通於三世,世間上的好好壞壞,都是由我們自己所造作的,而且一定要自己去承受業報,沒有人可以代替;但是,只要改過遷善,「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終有償清的一天。

以上來源自:http://www.blia.org.tw/education/01/01-b02.htm

 

印度瑜伽之旅   陳積
 
  本年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曾往印度一瑜伽退修營參加了為期一月的瑜伽導師訓練班。此行原意是作一舉三得之打算:第一,把疏於練習的瑜伽練好;第二,借助退修營的山林環境及這訓練班的靜坐時間作為我為期一月的密集禪修訓練;第三,完成這導師課程的話,又可樂於取其一紙「瑜伽導師」文憑。
  到達後實際情況卻非想像中的如意算盤。該課程編排緊迫,每天節目由早上六時開始,至晚上十時許才可休息。課程有「哈達瑜伽」(Hatha Yoga) ── 身體的鍛鍊與淨化,「服務瑜伽」(Karma Yoga),「奉愛瑜伽」(Bhakti Yoga) ── 唱誦及敬拜神明,瑜伽理論課等,忙得不可開交。而全日節目中編排的靜坐時間僅得早晚各半小時,難以達到我當初希望做到密集禪修營每天數小時禪坐的要求。今趟印度行雖失卻了密集禪修的原意,換來一個月密集地及全面地修習及認識「瑜伽」。修了「哈達瑜伽」十多年的我,一直對時有所聞的各式各樣瑜伽一知半解,一切有關「瑜伽」的概念卻在此一月的南印度山林之旅釐清,現在以下與大家分享一下:

  「瑜伽」字解「實踐」、「融合」(Union)等很多人早已知,但如何去實踐及最終如何融合於真理中卻可從二千三百年前Patanjali大師的《瑜伽經》(Yoga Sutra)開頭的第一章第二節中找到:“The Purpose of Yoga is the stoppage of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Mind? ── 「瑜伽」的最終目的就是停止「心」對所緣境的修改(對所緣境產生自我的想法或「心行」)。這很像佛教所強調的「如實觀」,無論佛子或瑜伽士若能把心修到此一地步,宇宙的最終實相便如實呈現眼前,再不會執拗於概念、名相之中了。什麼是「瑜伽」的「最終實相」(Ultimate Reality)呢?「瑜伽」哲學所據的「吠檀多」(Vedanta)經典稱之為一個無窮的、自存的、永存的超然本體,它是超出相對、品質及屬性、不可以我們世間智所了解的。「瑜伽」認為人內裏的真心或本來面目其實就是這宇宙最終實相,「瑜伽」為印度教的一門分支,它承襲了印度教的泛神傳統,把「最終實相」形象化為各神明。就因以上關係,「瑜伽」告訴人:你其實就是「神」,滿有「神」的質素在你之中。

  要停止由「自我」驅動的「心行」,在「瑜伽」道上可以有四條道路(Four Paths of Yoga):「業瑜伽」(Karma Yoga),「奉愛瑜伽」(Bhakti Yoga),「勝王瑜伽」(Raja Yoga),「智慧瑜伽」(Jnana Yoga)。以上四條修行之路或稱修行方法皆可達到心行止息、徹見真相的目的。以往當我未曾系統化地了解「瑜伽」一物時,心中常有一問:“為何咁多瑜伽、它們的關係為何?”現時得觀其全貌,在以下對每條路詳解一下,看官當更了解「瑜伽」一事了。

  「業瑜伽」(Karma Yoga):「瑜伽」之道亦很重視「業力」(Karma)的運作。我們的真心千萬劫來就是被虛構的「自我」所造的「業」所構成的身與心(心識)囚困而不得自由。「業瑜伽」的修行是「無私的行為」,行者在生活中的一切行為皆不為己,所作所為視為對神的奉獻、心中不存在個人利益,更進一步行者眼中看到神居存於一切眾生中。就這樣「業瑜伽」行者樂於助人,並推及愛護一切非人類如動植物、大自然以至全世界,行者心胸開闊、「自我」逐步摧毀,最後得證自心原就是宇宙最終實相,這在「瑜伽」學中稱為「自我實現」(Self Realization)。亦因為在上述修行過程中,行者的一切行為皆不為己,故無業果,當此生「現業」耗盡、沒有「未來業果」去建構來生的身心,圓滿的行者在此生完結後不會再受生,此亦為瑜伽士的最終追求;這亦是無私服務與「業」的關係。是故「業瑜伽」亦稱為「服務瑜伽」,其當世表表者非德蘭修女莫屬。

  「奉愛瑜伽」(Bhakti Yoga):「情緒」或「情感」是人心靈中最豐富的品質,兼且有強大的力量,很多驚天動地的行為皆由情感所推動。「奉愛瑜伽」於是把這股人心中的強大力量昇華為對神的熱愛,藉以提昇心靈。行者可以其個人喜愛的方式去敬奉他心目中的神,諸如歌頌、禱告、誦持名號、聽講神明及聖人的故事、進行敬拜儀典等,藉此轉化情緒、培育「謙卑」、把「自我」減薄,以達「無我」而證入最終真相。

  「勝王瑜伽」(Raja Yoga):這是以科學化方法有系統地去馴服心靈的「瑜伽」,古瑜伽士深究到人的身心結構及兩者的精妙關係,自五千年前起就代代相傳了各式各樣通過身及精神的修鍊去馴服這蒙蔽真相的心識,至二千三百年前Patanjali大師把這些散落的方法輯錄成一部條理分明的《瑜伽經》,內裏提及一套有系統的方法去馴服心識,稱為「勝王瑜伽」,又因它內裏分為八支,故亦稱「八步瑜伽」(Ashtanga Yoga)。八支是:

外在控制(Yamas):不暴力、不傷害眾生;真誠、不說謊;禁慾、把性能量昇華為精神力;不嫉妒、不貪心偷盜;不接受禮物及賄賂。
內在控制(Niyama):身體及精神的潔淨【這裏包括了一些瑜伽獨有的淨身法(Kriya)】;常知足;檢樸生活或苦行;研讀宗教經典;敬奉神明以破除「自我」。
體位法(Asana):修習各式穩定不動的身體姿勢以穩定心靈,亦使行者有健康的身體去支持精神修鍊。
呼吸調控(Pranayama):此步瑜伽的梵文由Prana 及yama兩字根組成,Prana解「生命能」,yama解「控制」。瑜伽認為控制了呼吸,就能控制生命能(因空氣中有很多生命能),控制生命能就能控制你的心識,事關心意識無非是一些能量,這精神能量與生命能本是同源。這與我國修道者認為「心氣不二」同理。
感官控制(Pratyahara):把我們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調控到不隨外境奔馳,便可減少騙人的心行,心識易於止靜。
專注訓練(Dharana):把心專注於一項身外或身內的目標,以達「一念消萬念」的功效。
坐禪冥想(Meditation):把所有「心的功能」(受、想、行、識)持續性地專注於一個所緣境 ── 心一境性,而沒有了其他感官的感知(sensual perception);在這裏瑜伽士的所緣境通常是心中的神明。
三麼地(Samadhi):是一個超意識的境界(Super-conscious state),此時人的心識進入了一個不可言說、心智難以把握的境地。「三麼地」超越了所有平常的感官經驗及心行概念如時間、空間、以至一切的緣生經驗。瑜伽士認為「三麼地」代表了一切存在的最終目標,所有生靈皆向它邁進。
「勝王瑜伽」成立後在這二千多年裏亦從中衍生出不少分支,較為人所知的有二:

甲.「陰陽瑜伽」(Hatha Yoga):以人體裏上下兩股主要生命能命名,它包含了鍛鍊及淨化身體(體位法及淨身法Asanas and Kriyas),調控呼吸(Pranayama),崩鎖術(Bandhas)及手印(Mudra)以導引及封存身體裏的生命能,最後如上曾說的因控制了生命能,便能藉之調控心識。總的來說,此門強調以身體去控制心靈。

乙.「軍荼利瑜伽」(Kundalini Yoga):「軍荼利」是Kundalini的音譯,其意譯為「蛇火」。「瑜伽」認為從最終實相而來生成這可見宇宙的能量(Shakti)必定有動態及靜態兩面,宇宙才能保持平衡。萬事萬物之內皆有Shakti,而人體中動態的Shakti就是「生命能」Prana,靜態的Shakti就是「軍荼利」,她潛藏於人體最末的一段腰脊骨底部的「海底輪」(瑜伽哲學中的七個能量叢之一)中靜止不動。「軍荼利瑜伽」行者的修行主要是以特有的方法去喚醒此「軍荼利」,當「軍荼利」被喚醒時,她會帶著如蛇叫的嘶嘶聲沿位於脊柱的中脈(人體中的主要能量通道)盤旋而上,就是因她表現似蛇,故「軍荼利」意為「蛇火」。蛇火由「海底輪」上昇,經過由中脈所貫通的各能量叢(Chakras),據說每到一個叢,行者就有某一程度的精神提昇,直至最後抵達頭頂的「頂輪」與存於此的Siva神會合,行者便證入瑜伽士的最終目標 ── 不可說的超意識境界,修行便功德完滿。

  「智慧瑜伽」(Jnana Yoga):這是在精神道路上以智力(intellect)對生命之謎窮研猛究的「瑜伽」,它被認為是四路瑜伽中最直接地邁向「自我實現」(Self Realization)的方法。「智慧瑜伽」行者通過研習「吠檀多」哲學(Vedanta Philosophy),去學習區別(Discrimination)什麼是有限及不真實、什麼是無限及真實,又不斷進行「正確的質疑」(Right Inquiry) ── 質疑「我是誰」及作「自我分析」(Self Analysis),如此修習便慢慢形成對世事出離不執之心(Dispassion)。行者以智力窮盡區別及否定有限與不真實的世間事後,最後連智力也需摒棄,餘下的只有對真實的體驗,是為「自我實現」。「吠檀多」哲學更認為解脫(Liberation)不能由敬拜、服務、履行責任、慈善事業等來達到,只有憑直覺經驗(Intuitive experience)方可成就;這與我國禪宗的『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吠檀多」Vedanta這字的意思是「知識的終結」(The end of Knowledge),寓意甚深!

 

結 論:

  今次導師班雖然課程緊密,但在每星期的一天假期及畢業後的兩天停留中曾到附近鄉村及城鎮遊覽,發覺印度果為精神生活之鄉。人們物質生活雖然落後,但民間宗教氣氛濃烈,各門各派的修行者、寺院、退修中心比比皆是,身處其中有常常被提醒要修行的感受。

  說件有趣的聽聞:當地一些對宗教有認識的本地人告訴我,在我身處的瑜伽中心一山之隔的地方,就是當年南印度王子中國禪宗的創始人菩提達摩的故鄉。菩提達摩的故事在南印度亦是家傳戶曉,他們的傳說是達摩最初是瑜伽士,後來加學佛法,之後再到中國傳禪法。禪宗的修法之一是己心常參「我是誰」,亦有一心法:『起心即乖,動念即錯』,及常用的「否定」(negation)法等都與上述的「智慧瑜伽」修法雷同;說達摩曾是「智慧瑜伽」行者應是有跡可尋。

  不談禪宗,就原始佛教的追隨者亦相信佛陀未成道前也是師從婆羅門修盡四禪八定。佛陀其實已能做到上述的『「瑜伽」的最終目的就是停止「心」對所緣境的修改』,能直觀生命的真相而悟道。

  由以上事例可知「瑜伽」與佛教關係菲淺,姑勿論兩者各自詮釋最終實相,要注意的是吾人無論修那一家,『務求達到停止「心」對所緣境的修改』是兩家不爭的修心要旨。在此筆者誠心奉勸任何宗派的求道者放下偏見,停止無謂的爭拗,力行:『不理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這句名言。

  最後,謹以我在印度受學的瑜伽中心的創始大師Vishnu-devananda的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One ounce of practice is worth three tons of theory!” ── 『一安士的實修可等值三噸重的理論。』

以上來源自:http://www.godwin.org.hk/friend/fri11/f1114.htm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

尼泊爾靈修少年

昨天,網友小愛告訴我他看了探索頻道Discovery裡介紹”尼泊爾靈修少年”的節目,我雖然錯過了節目,但經由他的口述倒也收穫很多.

他說,西方科學家對東方的瑜伽靜坐冥想及禪修十分有興趣,因此聽聞尼泊爾有一少年仿照佛陀一般,十個月以來都坐在菩提樹下靜坐,不飲不食,餐風露宿,在當地五到十度的低溫下,仍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一行受過西方正統科學訓練的專家群便決定實地開拔至尼泊爾,以攝影機全程拍攝四天,計九十六個小時,確定少年是否真如村人所言如佛陀般入定.

透過先進的科技,科學家們發現少年不是文風不動地盤坐,偶爾也會輕挪一下身軀,略略調一下身姿,但令人嘖嘖稱奇地是,原先以為少年會趁著他人不注意時補充食物,結果,發現即使是在無人在場的情況之下,少年仍然盤坐不動,而且還會不自主地流汗,體內生理機能運作良好,甚至有如運動般地發熱,讓身體不致在低溫的環境下失溫.

”他都不進食嗎?也不如廁嗎?”眾多的問號在科學家的心裡盤旋,”難道真有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一群西方科學家們難以置信地反問.

透過不斷地交涉,他們再度爭取到四天的觀察期,透過整整八天的觀察,他們相信村人所言,這是一個科學所無法解釋的神蹟,即便他們無法在少年身上裝置各種監測器,因為小村落的村民們早已將少年神化,在他身旁圍起護欄,保護村少年,也避免外人干擾少年的靜坐.同時,也向外人收取觀看的費用.

為了解釋神蹟背後的答案,科學家們找到這位少年的師父,他是一位尼泊爾的喇嗎,同時是多所寺廟的主持,這位得道高僧只是略略透露,少年自小就開始禪修,他是透過名為哈默這種古老的瑜伽冥想修行法門,進入靜坐冥想的狀態,因此能在樹下靜坐至今,一待就是十個月.

除了少年之外,有另一修行者則在尼泊爾醫師觀測下,證實這位白髮幡幡的修行者,不飲不食在樹下修行,所攝取的養份是來自太陽,他的修行法門是透過陽光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這位修行者同意醫師在他身上裝置檢測器,因此取得更多的科學根據.據醫師透露,他就像是植物一樣,透過光合作用,在口腔的黏膜裡進行養分的交換,他的飲食方式是吸取太陽的能量,他的排泄方式是透過毛細孔,透過全身上下的毛細孔將身上的廢物排除,他的呼吸平緩深沈到幾乎止息的狀態,乍見之下,以為他往生了,但不然,他只是將能量帶至全身的每一個細胞裡,因此可以在極低的生理需求下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看到這,我不禁想起,為何瑜伽行者總是少食,食至七分,心懷慈悲,不葷,不殺害生靈以滿足口欲,心不外放,不以物為戀,能捨才能得.瑜伽啊,瑜伽,愈是深入,愈覺己身渺渺,體位法乃瑜伽之枝節,冥想才是研習瑜伽的目的,你能明白嗎!體位法是讓你擺脫身體這個皮囊的枷鎖,讓你更能專心朝靜心邁進,同學們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我記得,我猛問小愛,他們從頭到尾畫面裡有沒有出現瑜伽的任何體位法,任何一個都可以,小愛搖頭晃腦地想了又想,總算擠出一個答案,
”有,有出現一個,就是....”
”就是什麼,快說,小愛,”
”就是他的手”
”手???”我滿臉狐欵
”他的手呈這樣,食指抵住大姆指,然後,雙盤,就這樣,你不要再問我啦!”
哇塞!這樣的答案讓我更滿意,因為手印也是瑜伽的一環,只是我們很少接觸,又讓我開了一次眼界.

那天,聽聞同學說,有辣妹在練習瑜伽時,頂著一幅太陽眼鏡,穿著最流行的低胸衣來練習瑜伽,大家邊說邊笑,實在想到這個畫面太好笑了,連我也不禁想笑,因為你的手得不住地扶住大鏡框,還得跟得上老師的動作,同時,又怕兩粒奶繃出來貽笑大方.

我想,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講,能來接觸瑜伽就己經粉不錯了,當她愈了解瑜伽就愈會發現一個真理,簡單就是美!像我,當初學瑜伽的動機,實在是聳到最高點,就是想變瘦,別以為我有多麼崇高的理想,我真的就如同凡夫俗子般,想變美,因為體重快逼近六十大關,而我才一百六十公分高,實在是不能看!現在好多了,五十公斤,走起路來輕盈許多,體力親像一尾活龍!(台語)所以說,每個人慧根不同,但無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進入殿堂,走大門跟走小門,無貴賤之分,別忘了,名可名,非常名!

你也想要體驗一下冥想的滋味嗎,雖然你不能成為尼泊爾少年,但沒關係,我看現代人也沒什麼興趣在樹下坐這麼久,家裡還有老的小的,水電瓦斯外加保險費,不吃不喝固定支出也是心頭重擔,現在就學學簡易的放鬆法則,但無論何種法則,若那顆心老是緊張兮兮,什麼妙法都~~罔石無效!

 簡易放鬆法 減輕壓力傷害  
  
   有工作就有壓力,透過簡易放鬆法,可以減少壓力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新光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車先蕙表示,淨化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和冥想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
 ★淨化呼吸法:短短5分鐘怒氣降溫

 車先蕙指出,人換氣頻率在每分鐘6次左右的呼吸含氧率最高,利用5分鐘時間,吸氣5秒後,再吐氣5秒。

 將「吸氣、吐氣」當作一個單位,每單位10秒,1分鐘作6次,連續至少5分鐘。淨化呼吸法讓人神清氣爽,而且生氣時特別好用,短短5分鐘,怒氣降溫。

 ★漸進式肌肉放鬆:對付痠痛最有效

 漸進式肌肉放鬆是上班族最好的簡易放鬆技巧,隨時隨地都可做,對肌肉常痠痛的人很有效,可降低肌肉纖維的乳酸堆積,改善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後導致的肌肉疼痛。剛開始練習需要較長時間,大約15分鐘,熟練之後就有立即放鬆的效果。

 透過心理學「交互抑制法」的反射作用,利用緊繃、鬆弛間的交互轉換,讓個人體驗緊繃與放鬆時肌肉和身體的感覺差異,經過多次訓練,增加對身體肌肉張力的敏感度。只要一感覺壓力造成緊繃,馬上可以進行處理,不用等到一天下來累積很多壓力才處理。

 漸進式肌肉放鬆的三個步驟是調息、肌肉放鬆、調息。先以腹式呼吸或深呼吸讓心情平靜,注意力集中。接著從身體的大肌肉群,包括頭皮、臉部、頸部、背部、肩膀、雙手雙腿、胸部、腹部等作肌肉放鬆。

 先將想要放鬆的肌肉部位緊繃起來,連續緊繃,一次比一次緊繃,維持30秒後再放鬆,同樣的,一次比一次放鬆,連續放鬆,維持約60秒。順序是從頭部開始,一個一個肌肉群接著做。

 如果某個部位特別痠痛則可多做一次。練習久了,只要針對明顯不舒服的部位放鬆即可。之後再調息,做深呼吸,體驗全身放鬆的感覺,讓心情沉澱。漸進式肌肉放鬆的過程中,加入音樂,效果更好。

 ★冥想:透過心靈對話舒鬆心情

 壓力讓人想要逃避,冥想就是很好的方法,讓人暫時逃開現實卻不怕失控。先找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選定適合的音樂,簡單、空靈或有流水鳥叫聲的音樂都可以。

 調息呼吸,然後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等到呼吸平順,就讓自己進入冥想世界。依照自己的喜好在腦中創造一個景象,想像自己在那裡很舒服、很放鬆,也可以想像正跟某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人說話。

[……]

Read more

分類: 瑜伽哲學,Pholosophy | 發佈留言